-
1 # 溫妮趣談
-
2 # 陽光明貞
尼采有過一段話:其實,人和樹是一樣的,愈想接受高處的Sunny愈需把根鬚伸向黑暗的地底深處!私慾自我是幸福的源泉,愛心正能量是人的本性初衷!所以,人愈成功就得愈具備兩面性!細讀歷史大抵如此,真正覺醒人心的大都為主流命運所不容,老子棄世釋迦出家孔子一生漂泊屈原自殺蘇格拉底被殺耶穌被釘十字架!這樣的例子中外俯拾皆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事實,不是老子胡說!能夠成為經典的小說,都在揭示命運的脈絡!如西遊紅樓等!白鹿原是當代較深刻如實的作品,對人心的刻畫很通透,是有深度的作品!中中國人最大的劣根性在於偽善而失真,缺乏對人性的深刻認知和反思!當然,這與邪惡力量對人類並眾生命運的扭曲有關,但也與人性劣根性相關!
三國時司馬懿和諸葛比較,品德和才華都有所不如,卻最終取得了成功,不是純粹運氣和偶然!他對諸葛的評論很到位: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斷,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不久矣!他知能並不低,只是陰險毒辣而已!真實和真誠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真實偏於私慾小我,而真誠偏於愛心正能!看路遙金庸作品和陳忠實莫言作品,味道不一樣,即由於此!
-
3 # 林深不見鹿ol
作為小說,“白鹿原”很奇特,包羅有許多隱喻,而只需讀懂這些隱喻,才算實在讀懂這本書,
“白鹿原”是一部農耕文明的輓歌, 在書中作者歷來都不吝惜筆墨描繪各種農田勞動,怎樣耕田、怎樣收割,描繪婦女們怎樣織布、怎樣燒火煮飯------而這悉數作者都以一種近乎是讚美詩的文筆在書寫,細膩、淡泊而又深重, 就求雨的那一段,也是滿含忠誠,
,作者陳忠實以為,農耕年代是人類最夸姣的年代,而這本書所寫的正是在西方工業文明衝擊之下,陳舊的農耕文明退出歷史舞臺的一段苦楚的閱歷, 的消亡、辛亥革新的迸發、共產黨的鼓起,無一不是西方工業文明衝擊的成果, 在這樣的大下,人們會閱歷怎樣的離合悲歡呢?
先看白嘉軒和朱先生,
嘉軒既是一個地主,又是一個農人, 階層區分,很難說他是聚斂階層或是被聚斂階層,他是從農業文明中提煉出來的一個人物,是一個傳統的衛道者, 白軒恪守著“耕讀傳家”的信條,勤勞、正派, 作為,他一馬當先,以鄉約來規範本身的行為,然後規範族員的行為;作為父親,他嚴格教育本身的子女,讓他們和本身相同,精心看護先人留下的土地和規則, 他的和他的苛刻使他簡直不行侵犯, 他的這種道者的形象在黑娃看來,即是“腰挺得太硬太直”, 朱先生恰恰代表了白嘉軒苦苦護衛著的道, 白軒代表了農耕年代的經濟基礎,朱先生代表了農耕年代的上層建築,一個是經濟的濃縮,一個是文明的濃縮, 在書中再三說到白鹿精魂,這兩個人能夠稱得上白鹿精魂,
嘉軒的腰為什麼會被打斷?書中告知是黑娃的土匪打斷的, 其實白軒的腰早晚要斷,新年代的降臨不允許有這樣太直太硬的腰存在,因而他只能彎著腰,抬起堅強的頭顱護衛著歸於阿誰年代的道, 朱先生在書中是一個完美的聖人形象呈現,卻是帶著惋惜脫離, 於他的物質基礎沒有了,他天然也無法存在, 朱先生逝世後,嘉軒慨嘆:“世上再不會有這樣的先生了!”這句話是真話, 中國的傳統文明是建立在文明的基礎上的,一旦工業文明替代了農耕文明,傳統文明就只能成為戲臺上的道具,不光貌同實異,而且沒有實踐的用途,
中的幾個年輕人都是朱先生的學生, 兆鵬、鹿兆海兄弟是,白孝文、白孝武弟兄是,白鹿精靈白靈是,黑娃也是, 這些人出同門,卻有差別的性情、差別的閱歷、差別的結局,
兆鵬是白鹿原最早的共產黨,思維先進,一向在百折不回的做著革新作業,幾經存亡,卻執迷不悟, 單憑這一點鹿兆鵬就值得人敬重,但朱先生是怎樣點評他的呢?當兆鵬和白孝文作為仇人在白鹿書院遭受後,兩個人明爭冷戰,一個想抓,一個想逃, 朱先生說了一句話“看來都不是正人,
很明顯,鹿兆鵬也不是作者心目中的白鹿精魂, 兆鵬差別於其他文學作品中的經典形象,作為一個導師級的人物,他的血緣很不好, 兆鵬先人的發家史很不光榮,用白嘉軒的話說,是“靠賣尻子發的家”;他的父親是一個心術不正的流氓,而他,偏偏是白鹿原上第一個共產黨, 為什麼不把第一個共產黨寫成是朱先生的兒子或白嘉軒的兒子?是有意為之?
鹿兆海是鹿兆鵬的弟弟,是一個國民黨的下級軍官, 他身上並沒有多少特別之處他是其時一些青年的代表,這樣的人物在其時許多, 他在書中最出彩的是和白靈談愛情,他和白靈用擲銅錢的方法決議各自要參與哪個黨派, ,他一向珍藏著這枚銅錢, 他和本身的哥哥都愛著作為白露精魂的白靈, 又有兩個隱喻:那枚銅錢是否在說,國共原本即是一體,是一枚銅錢上的兩個面, 他們兄弟倆對白靈的愛,是否在說兩個黨派都深愛著本身的家園,深愛著本身的國家?
白靈是小說裡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她是白鹿的化身,是作者筆下非常理想化的一個人物,是書中的白鹿精靈, 在先生眼裡,白靈文“能夠治國安邦”,武“能夠指揮千軍萬馬”, 朱先生又覺得白靈的命運不好,“左面有一個黑洞”, 無疑是白鹿原上最美最有才思的女兒,她標識表記標幟了白鹿原的柔情和熾烈的理想,但她卻是流著淚走的, 在嘉軒的夢裡,那頭純白的白鹿脫離時滿眼都是冤枉的淚, 其實這原本就不該她來,由於這國際太渾濁, 她是一個者,沒有死在敵人的槍口下,沒有死在叛徒的鄙俗中,卻被本身的同志活埋了,
的死讓讀者很苦楚,我想作者這樣組織心裡也是苦楚的, 假如她被殺死,咱們會怨恨敵人;假如她是病死,咱們會慨嘆命運多舛, 她這樣的死法卻讓人非常的抑鬱,這種組織直接封死了咱們能看到的亮光,
-
4 # 靜一號普洱茶
中戲版《白鹿原》為2010級表演班畢業大戲,改編自陳忠實同名小說的話劇,由張超人、菅韌姿、趙韓櫻子等中戲新生代演員主演,導演高景文系中戲教授,曾培養出了姜文、鞏俐等一大批學生。
中戲版《白鹿原》於2013年12月18日公演以來,贏得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
一部《白鹿原》五十萬字,到劇本三四萬字,再到舞臺兩三個小時,其中艱難,可想而知。
而幾乎每一版《白鹿原》,"田小娥"都毫無疑問是最具爭議和話題性的關鍵人物,性感、風情、情慾似乎成為大家一直追逐在"田小娥"身上的焦點。
先前有宋丹丹、濮存昕版的話劇《白鹿原》,宋丹丹飾演田小娥一把年紀在臺上脫褲露臀大膽戲份,讓人瞠目結舌;後有王全安的電影《白鹿原》引來罵聲無數,張雨綺飾演田小娥雖妖嬈性感,但卻讓《白鹿原》從一片地變成了一間房和一席炕,觀眾只記得田小娥與黑娃、鹿子霖、白孝文之間的床上糾纏,都忘卻了那個厚重故事的本來面目,顧此而失彼!
而中戲的《白鹿原》中菅韌姿飾演田小娥,給了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樸素卻不失性感,率真而不失羞澀,魅惑又毫不低俗,白富美大膽倒追窮屌絲的現代闡述,給人以無以名狀的感動和震撼,那樸實厚重的塬上場景,那一幕幕人生悲喜劇,連同那富有生命力和氣魄的老腔,都扣人心絃。
我們不敢說,中戲版《白鹿原》是否超越了以往眾版《白鹿原》,但毫無疑問,菅韌姿飾演的田小娥已然超越了以往眾版的田小娥。
作為一個傳統女性和新型女性之間的過渡女性,菅韌姿版的田小娥純樸、善良、無助、無辜而又劣跡斑斑,她抗爭過,受傷過,她抓住了男人最原始最致命的弱點也是自己唯一的武器--性,試圖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地位,她呻吟著、質問著、反省著,不解又無奈,但在命運面前,卻不得不屈從。她用她誠摯和悲嗆,向我們攤開懷抱,讓我們看到一段蒼白而又滄桑的生存歲月,讓人唏噓而又感動!
在中戲版《白鹿原》中,我們看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百分之百的滿滿誠意,菅韌姿飾演的田小娥,張超飾演的田娃,還有白嘉軒、百靈等都給人留下了念念不忘讓人回味的深刻印象,我們可以輕易地感受到主創人員在劇情上的點滴揣摩和細節上的反覆雕琢,那些微妙的表情、動作和臺詞,沒有一遍遍的精雕細琢,很難拿捏的如此準確而生動。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臺詞結合潮流,並納入嘻哈、板凳舞等娛樂元素,不失厚重,又顯得鮮活生動 。
-
5 # ACD影視記錄
“白鹿原”很神奇,包含有許多隱喻,而只有讀懂這些隱喻,才算真正讀懂這本書。
小說“白鹿原”是一部農耕文明的輓歌。在書中,作者從來都不吝惜筆墨描寫各種農田勞作,如何耕田、如何收割,描寫婦女們如何織布、如何燒火做飯------而這一切作者都以一種近乎是讚美詩的文筆在書寫,細膩、恬淡而又深沉。就連寫求雨的那一段,也是滿含虔誠。
或許,作者陳忠實認為,農耕時代是人類最美好的時代,而這本書所寫的正是在西方工業文明衝擊之下,古老的農耕文明退出歷史舞臺的一段痛苦的經歷。滿清的滅亡、辛亥革命的爆發、共產黨的興起,無一不是西方工業文明衝擊的結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會經歷怎樣的悲歡離合呢?
先看白嘉軒和朱先生。
白嘉軒既是一個地主,又是一個農民。按照階級劃分,很難說他是剝削階級或是被剝削階級,他是從農業文明中提煉出來的一個人物,是一個傳統的衛道者。白嘉軒恪守著“耕讀傳家”的信條,勤勞、正直。作為族長,他以身作則,以鄉約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從而規範族人的行為;作為父親,他嚴格教育自己的子女,讓他們和自己一樣,精心守護祖先留下的土地和規矩。他的寬厚和他的嚴苛使他幾乎不可侵犯。他的這種衛道者的形象在黑娃看來,就是“腰挺得太硬太直”。而朱先生恰恰代表了白嘉軒苦苦守衛著的道。白嘉軒代表了農耕時代的經濟基礎,朱先生代表了農耕時代的上層建築,一個是經濟的濃縮,一個是文化的濃縮。作者在書中一再提到白鹿精魂,這兩個人可以稱得上白鹿精魂。
白嘉軒的腰為什麼會被打斷?書中交代是黑娃的土匪打斷的。其實白嘉軒的腰遲早要斷,新時代的來臨不允許有這樣太直太硬的腰存在,因而他只能彎著腰,抬起倔強的頭顱守衛著屬於那個時代的道。 朱先生在書中是作為一個完美的聖人形象出現,卻是帶著遺憾離開。屬於他的物質基礎沒有了,他自然也無法存在。朱先生去世後,白嘉軒感慨:“世上再不會有這樣的先生了!”這句話是真話。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建立在農耕文明的基礎上的,一旦工業文明取代了農耕文明,傳統文化就只能成為戲臺上的道具,不但似是而非,而且沒有實際的用處。
書中的幾個年輕人都是朱先生的學生。鹿兆鵬、鹿兆海兄弟是,白孝文、白孝武弟兄是,白鹿精靈白靈是,黑娃也是。這些人師出同門,卻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結局。
-
6 # 數柒
不要猜。
小說故事的構成主要由:作者親自經歷過的、聽說過的、為滿足劇情需要虛構的、胡亂感受揣測的,等等。
白鹿原的作者究竟在隱喻什麼,書比較長,隱喻的也不止一項。
從國家變遷到農村瑣事,由小見大,故事沒出陝西地界,卻影射全中國。
農村有農村人的等級之分,原上人就看不起山裡人,死了6個老婆的白嘉軒,仍然可以娶山裡的黃花閨女香草。
白嘉軒和鹿子霖像極了中國農民,有樸實倔強,有奸詐狡猾。
而同樣是美貌女子,田小娥是傳統女子的宿命,紅顏女子多薄命?無知女子難過活?
白靈是相對於田小娥的,知識女性有力量?與田小娥很有對比性。
黑娃和鹿兆鵬是另一種對比,年齡相仿,學識不同,人生軌跡最終也不同。
小說裡所有人物,在對時局的判斷上,也很有意思,對與錯,生與死,看似只在一念之間,其實與原生家庭、與學識見識、與性格處事密不可分。
白鹿原好就好在,大部分人物的鋪墊和刻畫得很好,他們做的事,讓讀者看來,很合理,很貼切。
至於作者想隱喻什麼,很難說,也許作者並不想隱喻什麼,只想把自己遇到過的,想到過的東西,穿插在一本書裡。
主要看讀者從中讀到了什麼,讀懂了什麼,你讀到了什麼,那就是什麼。
書的價值也就體現了。
-
7 # 紅被子安娛
先看白嘉軒和朱先生。
白嘉軒既是一個地主,又是一個農民。按照階級劃分,很難說他是剝削階級或是被剝削階級,他是從農業文明中提煉出來的一個人物,是一個傳統的衛道者。
而朱先生恰恰代表了白嘉軒苦苦守衛著的道。白嘉軒代表了農耕時代的經濟基礎,朱先生代表了農耕時代的上層建築,一個是經濟的濃縮,一個是文化的濃縮。作者在書中一再提到白鹿精魂,這兩個人可以稱得上白鹿精魂。
白嘉軒的腰為什麼會被打斷?書中交代是黑娃的土匪打斷的。其實白嘉軒的腰遲早要斷,新時代的來臨不允許有這樣太直太硬的腰存在,因而他只能彎著腰,抬起倔強的頭顱守衛著屬於那個時代的道。朱先生在書中是作為一個完美的聖人形象出現,卻是帶著遺憾離開。屬於他的物質基礎沒有了,他自然也無法存在。朱先生去世後,白嘉軒感慨:“世上再不會有這樣的先生了!”這句話是真話。
現代人常常在吹捧某某人是國學大師,大學裡都在開國學課,政府也在國外成了孔子學院用以鼓吹傳統文化,這些做法都很可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建立在農耕文明的基礎上的,一旦工業文明取代了農耕文明,傳統文化就只能成為戲臺上的道具,不但似是而非,而且沒有實際的用處。
書中的幾個年輕人都是朱先生的學生。鹿兆鵬、鹿兆海兄弟是,白孝文、白孝武弟兄是,白鹿精靈白靈是,黑娃也是。這些人師出同門,卻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結局。
鹿兆鵬是白鹿原最早的共產黨,思想先進,一直在不屈不撓的做著革命工作,幾經生死,卻至死不渝。單憑這一點,鹿兆鵬就值得人尊敬,但朱先生是怎麼評價他的呢?當兆鵬和白孝文作為對頭在白鹿書院遭遇後,兩個人勾心鬥角,一個想抓,一個想逃。朱先生說了一句話:“看來都不是君子。”
很顯然,鹿兆鵬也不是作者心目中的白鹿精魂。鹿兆鵬的不同於其他文學作品中的經典形象,作為一個導師級的人物,他的血統很不好。鹿兆鵬祖先的發家史很不光彩,用白嘉軒的話說,是“靠賣尻子發的家”;他的父親是一個心術不正的流氓,而他,偏偏是白鹿原上第一個共產黨。作者為什麼不把第一個共產黨寫成是朱先生的兒子或白嘉軒的兒子?是有意為之?
鹿兆海是鹿兆鵬的弟弟,是一個國民黨的下級軍官。他身上並沒有多少特別之處,他是當時一些青年的代表,這樣的人物在當時很多。他在書中最出彩的地方是和白靈談戀愛,他和白靈用擲銅錢的方式決定各自要參加哪個黨派。而後,他一直珍藏著這枚銅錢。他和自己的哥哥都深愛著作為白露精魂的白靈。這裡又有兩個隱喻:那枚銅錢是否在說,國共本來就是一體,是一枚銅錢上的兩個面。而他們兄弟倆對白靈的愛,是否在說兩個黨派都深愛著自己的家鄉,深愛著自己的國家?
白靈是小說裡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她是白鹿的化身,是作者筆下非常理想化的一個人物,是書中的白鹿精靈。在朱先生眼裡,白靈文“可以治國安邦”,武“可以指揮千軍萬馬”。但朱先生又覺得白靈的命運不好,“左邊有一個黑洞”。白靈無疑是白鹿原上最美最有才情的女兒,她象徵了白鹿原的柔情和熾烈的理想,但她卻是流著淚走的。在白嘉軒的夢裡,那頭純白的白鹿離開時滿眼都是委屈的淚。其實這世界本來就不該她來,因為這世界太汙濁。她是一個革命者,沒有死在敵人的槍口下,沒有死在叛徒的卑劣中,卻被自己的同志活埋了。
白靈的死讓讀者很痛苦,我想作者這樣安排內心也是痛苦的。如果她被敵人殺死,我們會痛恨敵人;如果她是病死,我們會感慨命運多舛。但她這樣的死法卻讓人非常的鬱悶,這種安排直接封死了我們能看到的光亮。
不管在劇中還是在小說裡,田小娥都是最大的悲劇人物。她活著時沒有尊嚴,死後還要被壓在鎮妖塔下。通過田小娥,作者給我們展現了傳統文化冷酷的一面。她是制度與文化的受害者,是投火的飛蛾。田小娥的抗爭是很懵懂的也是很感性的,她在和整個道統為敵,挑戰著白鹿原的道德尊嚴。我覺得她和白靈有一比:小娥是被壓抑的人性在世界上扭曲的宣洩,白靈則是一種噴湧著的理性的追求。她們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兩個極端,一個舉著火把艱難前行,一個在暗夜的汙濁裡沉淪。
白孝文是個有故事的人。他本來是家族最有希望的接班人,卻墮落成了乞丐、大煙鬼,差一點就餓死餵了野狗。然後經人介紹進了保安隊,做了保安團的營長,又回到白鹿村認祖歸宗。最後他參加了黑娃策劃的起義,成了縣長。他的人生從令人尊敬的族長接班人到乞丐,又從乞丐變為撲殺革命者的保安團營長,然後又稱為投機的政客,這一切看似偶然,卻也講了一個必然的道理。
白嘉軒認為孝文的墮落是田小娥引誘的結果,之所以被引誘,是因為孝文的意志不堅。還有一個原因是覺得孝文的媳婦沒有找好。我倒是覺得,孝文的墮落是很自然的事情。孝文是給有思想的人,處在那樣一個大變革的時代,讓一個心眼活泛的年青人本分的呆在村裡當一個衛道者,幾乎是不可能的。他的墮落等於是給他的生命淬了一次火,在他接受的傳統教育中又添加了另一種東西:狡詐、冷酷與殘忍。我們的傳統文化本身就有兩面性,白孝文兩者兼得。所以他最後成功了:當了共產黨的縣長。
黑娃是一個特殊的人。
他的爺爺是長工,他的父親也是長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也會一輩子當長工。當他領著自己的愛人小娥回到白鹿原後,所有的人都不接納他,包括他的父親。他是一個真正的無產者,他和小娥是白鹿原上最需要革命的人。鹿兆鵬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才讓黑娃到省城學習,黑娃因此成為白鹿原弄協的主要領導。大革命失敗後,他隨習旅參加了暴動,在暴動失敗後又當了土匪,隨後被招安當了保安團的營長。當了營長以後,黑娃開始學好為人,拜朱先生為師讀書,回白鹿村祭祖,整頓部下,他成了一個真正的好人。他的變化令鹿兆鵬大跌眼鏡,問他怎麼能回村裡給曾經憎恨的祠堂下跪磕頭呢?
作者把這個功勞歸結為黑娃娶了個能讓他安靜的媳婦。以後他又幫共產黨的游擊隊安全轉移,和鹿兆鵬一起策劃了保安團起義。看到這裡,我們會覺得黑娃會順理成章的成為新中國的一名功臣,會成為理所當然的領導幹部。然而作者有和我們開了給玩笑,黑娃被當成反革命和嶽維山、田福賢一起槍斃了,而坐在審判席上的卻是被白靈憎恨得想打他倆耳光的白孝文。這是一個令人悲哀的冷笑話,真正需要革命並且真心革命而且學為好人的黑娃被鎮壓了,真正的革命者白靈犧牲了,革命的發起者鹿兆鵬生死不明,而投機者白孝文卻當了縣長。
鹿子瀮在小說中是一個非常豐滿的人物。作為好人,他不夠格;作為壞人,他又壞的不純粹不徹底。他是一個聰明人,但缺乏智慧。他作為一個人存在著,比所有的人都真實,因為他具有人性中所有的原始的惡習。他貪財、好色、嫉妒、背後算計人,他也因此得到了一些風光。但這些習氣讓他有了一個致命的弱點:短視。尤其是他坐了兩年牢出來以後,本來在認識上已經產生了一個質的飛躍,此時他已經沒有了長工,大房子也被拆了,土地也賣的差不多了,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他會有一個不錯的歸宿。偏偏此時他的孫子出現了,孫子的出現喚醒了他的全部身體機能和思想機能,於是他又開始當保長,又開始買地僱長工,又開始了他的酒色生涯。因為這些事,他又一次成了陪斗的物件,被嚇成了瘋子,悲慘的死去。對這個人,我們心裡生不出憎恨,也無法給與同情。
許多讀者對作者一開始不厭其煩的寫白嘉軒死了六給妻子,認為這毫無必要。小說中有一句話,叫“女人的地,男人的犁”。什麼意思呢?女人是土地,男人是這片土地上生長出的文化。中華文化是基於土地的農業文化,是男人與女人結合的文化。這種中原農耕文化曾經經歷了很多危機:第一次是犬戎的入侵,導致了西周的滅亡;第二次是五胡亂華西晉滅亡,導致中國北方淪入遊牧民族之手;第三次是唐末的分裂,導致人口銳減;第四次是宋朝開始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入侵,直至蒙古人統一中國;第五次是滿清入關;第六次則是近代從鴉片戰爭開始東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這六次災變對中國的打擊是致命的,就像一個男人死了六次老婆。所幸文化還在,只要有合適的土地,這種文化就能得以傳承。所以才有了第七個媳婦吳仙草的出場。
小說中塑造了許多女性形象,誰是作者心目中的好女人呢?這個問題問得不恰當,應該是誰才是符合白鹿原文化的女人?
白靈顯然不是,她只是一個理想的化身,無法在人間長久停留。田小娥更不是,她是白鹿原文化的副產品,太過消極沉淪。在第三代人(白嘉軒算第二代)裡,有兩位女性符合這個標準,一位是黑娃的夫人高玉鳳,另一位是白嘉軒親自為三兒子笑義選的媳婦。
高玉鳳的特點是知書達理,沉靜溫柔,她使野性的黑娃變成了好人。迴歸祠堂的黑娃和高玉鳳的結合是完美的結合,但黑娃死了,高玉鳳也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孝義媳婦的特點是柔順與勤勞。她在結婚是人們誇她最多的一句話是:“磕頭的樣子真美。”磕頭的樣子有什麼美呢?這是在突出一種性格,一種近乎奴性的柔順。在白嘉軒的兒子裡,老大孝義已經不可能再回鄉種田了,老二孝武除了種地還會做生意,只有老三孝義喜歡種地,也就是說老三白孝義是才是白嘉軒真正的繼承人,孝義和孝義媳婦真正承載著傳承白鹿原文化的責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孝義不能生育,他們的孩子是朝長工兔娃借的種。為什麼要這樣寫呢?僅僅是為了刺激人們的好奇心嗎?不是,作者這樣寫是在罵人呢。罵誰呢?罵現在招搖過市的國學大師呢。真正的傳統文化隨著農業社會的衰退已經消亡了,現在傳世的所謂傳統文化,是孝義媳婦與兔娃媾合的雜種,它衣著光鮮也罷,外表古樸也罷,骨子裡流著的是近乎奴性的柔順與麻木低賤混合在一起的血。
《白鹿原》並不是一部意識形態很鮮明的書,但電視劇就另說了,它只是展現了一個時代人們的生存狀態,讓讀者自己去品,去思考。書中真正要表現的東西是對農耕文明的依戀,是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是對生命的禮讚。白鹿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災難,生命依然在繁衍。書中寫了兩次災難,都帶有很強烈的神祕色彩。鬧旱災時的求雨,鬧瘟疫時的鎮妖塔,看似非常離奇荒誕,實際上這些東西深植於我們內心的,書中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是一種心理需求,是文化的物化。
-
8 # 三體合一
《白鹿原》到底隱喻什麼?
《白鹿原》這77集電視劇終於看完了。看的似懂非懂,到底隱喻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讀小說的時候,我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認為我在裡面讀到了一個很精彩的故事,同時也看清了中國鄉土社會20世紀頭50年的變遷史。”現在我忍不住要讚歎,電視劇對小說的還原度非常的高。電視劇完全呈現了我想看到的那些變遷,讓它變得無比鮮活無比生動。
不僅如此,電視劇還給出了很多小說裡沒有的我沒想到的但是令人分外驚喜的情節——比如嘉軒達和子霖達喝酒的那場戲,比如秋收割麥子那場戲,比如朱先生去世的那場戲……很多比如。
電視劇《白鹿原》還讓我得到一些新的體會,這些體會是過去讀小說的時候沒有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個現實主義的故事是如此的真實,以至於整個白鹿原上,你找不到一個完人。每個看起來是壞人的人身上也常常會閃現人性可愛的光亮,每個看起來是好人的人也常常成為儈子手。
子霖達壞吧,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可是看到孝文落魄的時候,他也忍不住伸手幫一把;白興兒壞吧,子霖達五毒得有四毒他都跟著,可是田福賢抓壯丁的時候,面對槍口他也沒慫;白嘉軒是好人吧,為族裡做了那麼多事,可是小娥和孝文的死,就是他犯下的罪;冷先生是好人吧,可是她女兒秋月的啞和死,就是他犯下的罪。
鹿兆鵬,電視劇幾乎是按完人來設計他的,為了革命工作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白鹿原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可是卻恰恰體現他是一個有黨性沒人性的人:秋月的死是他犯下的罪;他奉組織命令搞暗殺鬧起義,幾乎只考慮事件的結果而不考慮個體的生命;為了報復一個叛徒他不擇手段,可憐的子霖達在牢裡呆了三年,他卻不管不顧。
當初還在地下的時候,田福賢饒過了他,可他掌了權,沒有饒過任何人。朱先生特別欣賞兆鵬,可我就怎麼都喜歡不起來。每一個人都不是完人,這個世界原本如此。有時候你想設計一個完人,在一個現實主義的劇本里,卻反而顯得不像個人。
二、整部電視劇的表演水平之高,令人拍案叫絕。白嘉軒、仙草、鹿子霖、朱先生、嶽維山、田福賢、白孝文、小娥、鹿兆鵬、二豆都奉獻了教科書級別的表演。尤其高的是子霖達和仙草。何冰老師的表演完全改變了小說中鹿子霖純“反派”的角色,小說中所提的那些壞事兒雖然他一件都沒落下。
可是他並不讓人討厭,反而還團結群眾特別可愛。何冰用他的表演生動地教育我們,你琢磨琢磨,你要是個人,你是願意跟我這樣的抽點小煙喝點小酒打點小牌的人打交道,還是跟白嘉軒那樣鐵面無私的聖人打交道?我雖然愛貪點小便宜,有時候會犯慫。
可像我鹿子霖這樣的人,才是人民群眾裡的大多數叻……而仙草,我常常已經忘了她是秦海璐,我以為她就是白家的媳婦仙草,在一些張嘉譯明顯把戲做過了的瞬間,她依然能是仙草,而不是秦海璐……
所有人都好,除了白靈和黑娃……他們的失敗沒別的,就是一點,演技太差。當然你也可以說是不幸,兩個資質平庸的演員到了一個演技爆棚的劇組,怎麼演都是不幸。
白靈最大的失敗就是,把一個小說裡很討喜的充滿靈氣的姑娘,演成了一個很不討喜甚至有點令人討厭的弱智女學生。大概這是一位缺乏天賦的表演者,她理解的靈氣就是像小燕子那樣嘰嘰喳喳,她定位的白靈就是爹孃說什麼她不要聽,兆海說什麼她不要聽,兆鵬說什麼她就幹什麼。
這不是傻麼?有幾集裡面,她居然還染了頭髮!我想說小白呀小白,天賦差也就算了,這麼不認真就是你的不對了。你瞧瞧祖宗祠堂,羞先人叻!
我記得何冰老師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他年輕的時候讀《白鹿原》,最想演的就是鹿子霖,可到了如今真正演鹿子霖的時候,他最想演的是孝文,因為孝文挑戰更大。我覺得不止孝文,還有黑娃。從表演的角度,白嘉軒一出來是什麼樣,結束的時候還是什麼樣,鹿子霖一出來什麼樣,結束還什麼樣。
可孝文和黑娃不一樣,孝文有一個從“乖孩子”到“破罐破摔”到“混跡官場”的這麼一個人生大起大落,而黑娃則有一個從“底層農民”到“農協幹部”到“山裡土匪”到“迷途知返”的這麼一個豐富人生經歷。咱得說,就這兩個角色,孝文的表演者把這種人生的起伏把握得很到位,你可以從他的一場場戲裡看出孝文的人生變故對這個人性格的巨大影響,可黑娃就差多了。
基本上出場的時候是一個肌肉男、莽夫,被槍斃的時候還是一個肌肉男、莽夫。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看到黑娃回祠堂祭祖,朱先生對他那麼好,白嘉軒待他的禮節比待自己兒子還要高,我心裡就很不舒服,黑娃到底做了什麼?原上人憑什麼對他這麼好?
其實我很明白,我質疑的不是劇情,因為這些劇情都是小說裡有的,我質疑的是表演,黑娃的表演不值得讓朱先生和白嘉軒對他那麼好,他缺少變化。
三、跟小說相比,電視劇《白鹿原》在一些關鍵的情節上做了些改變:把本來給兆海的“白鹿精魂”轉送給白靈,把原本在肅反中被黨內同志活埋的白靈變成被莫名敵對勢力炸死的戰鬥英雄,把原本最終在解放後迎來人生得意的白孝文改成被明察秋毫地我黨官員鹿兆鵬繩之於法。
小說裡朱先生之所以揮毫寫下“白鹿精魂”給兆海,是因為兆海馬上要奔赴前線抗日,寫下這幾個字是為了鼓舞他奮勇殺敵呢,可送給白靈是啥意思?表揚她拍了教育部長一板磚?朱先生一輩子讀聖賢書當明白人,這不是噁心朱先生呢嘛!
白靈的死更僵硬無比,咱們回放一下當時的畫面。白靈正匍匐在戰場上跟莫名出現的敵對勢力搏鬥呢,她的丈夫鹿兆鵬穿過了數道不可能突破的敵人防線趕來救她。在戰鬥激烈正酣的時候,鹿兆鵬完全不顧危險的局勢和對面的敵人,大喊一聲,白~靈~~!白靈也完全不顧危險的局勢和對面的敵人,站起來揮一揮手。
兆~鵬~~!一個炸彈飛過來,白靈被炸死。我再重複一遍,咱《白鹿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電視劇,可在這裡出現了一個毫無戰爭常識的弱智浪漫主義鏡頭:鹿兆鵬和白靈,一男一女,在戰場上隔著幾百米不顧死活公開調情。也不知道白靈的死到底是應該怪敵人還是怪兆鵬。我要是白靈,躺兆鵬懷裡說的最後一句話一定是:親愛的,你他媽害死我就得了。
至於白嘉軒在最後一集秒變朝陽群眾,聯合媳婦和兆鵬將兒子孝文檢舉拿下,我都懶得分析了。他要有這政治覺悟,當初應該去鬧革命啊!
當然,從很多臺詞的設計來看,《白鹿原》這捐稅交的是很值得玩味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兩段。一段是魏太太問白靈,“你們說革命能夠讓窮人不再受窮,讓老百姓不再受欺負,你們說的這些都能實現嗎?”白靈滿心歡喜,“能,一定能的!”到了最後一集,福賢伯走的時候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哩!”
-
9 # 吃瓜橘子君
小說“白鹿原”是一部農耕文明的輓歌。在書中,作者從來都不吝惜筆墨描寫各種農田勞作,如何耕田、如何收割,描寫婦女們如何織布、如何燒火做飯------而這一切作者都以一種近乎是讚美詩的文筆在書寫,細膩、恬淡而又深沉。就連寫求雨的那一段,也是滿含虔誠。
或許,作者陳忠實認為,農耕時代是人類最美好的時代,而這本書所寫的正是在西方工業文明衝擊之下,古老的農耕文明退出歷史舞臺的一段痛苦的經歷。滿清的滅亡、辛亥革命的爆發、共產黨的興起,無一不是西方工業文明衝擊的結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會經歷怎樣的悲歡離合呢?
先看白嘉軒和朱先生。
白嘉軒既是一個地主,又是一個農民。按照階級劃分,很難說他是剝削階級或是被剝削階級,他是從農業文明中提煉出來的一個人物,是一個傳統的衛道者。白嘉軒恪守著“耕讀傳家”的信條,勤勞、正直。作為族長,他以身作則,以鄉約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從而規範族人的行為;作為父親,他嚴格教育自己的子女,讓他們和自己一樣,精心守護祖先留下的土地和規矩。他的寬厚和他的嚴苛使他幾乎不可侵犯。他的這種衛道者的形象在黑娃看來,就是“腰挺得太硬太直”。而朱先生恰恰代表了白嘉軒苦苦守衛著的道。白嘉軒代表了農耕時代的經濟基礎,朱先生代表了農耕時代的上層建築,一個是經濟的濃縮,一個是文化的濃縮。作者在書中一再提到白鹿精魂,這兩個人可以稱得上白鹿精魂。
白嘉軒的腰為什麼會被打斷?書中交代是黑娃的土匪打斷的。其實白嘉軒的腰遲早要斷,新時代的來臨不允許有這樣太直太硬的腰存在,因而他只能彎著腰,抬起倔強的頭顱守衛著屬於那個時代的道。 朱先生在書中是作為一個完美的聖人形象出現,卻是帶著遺憾離開。屬於他的物質基礎沒有了,他自然也無法存在。朱先生去世後,白嘉軒感慨:“世上再不會有這樣的先生了!”這句話是真話。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建立在農耕文明的基礎上的,一旦工業文明取代了農耕文明,傳統文化就只能成為戲臺上的道具,不但似是而非,而且沒有實際的用處。
書中的幾個年輕人都是朱先生的學生。鹿兆鵬、鹿兆海兄弟是,白孝文、白孝武弟兄是,白鹿精靈白靈是,黑娃也是。這些人師出同門,卻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結局。
鹿兆鵬是白鹿原最早的共產黨,思想先進,一直在不屈不撓的做著革命工作,幾經生死,卻至死不渝。單憑這一點,鹿兆鵬就值得人尊敬,但朱先生是怎麼評價他的呢?當兆鵬和白孝文作為對頭在白鹿書院遭遇後,兩個人勾心鬥角,
-
10 # 奇葩療心
《白鹿原》並不是一部意識形態很鮮明的書,但電視劇就另說了,它只是展現了一個時代人們的生存狀態,讓讀者自己去品,去思考。書中真正要表現的東西是對農耕文明的依戀,是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是對生命的禮讚。白鹿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災難,生命依然在繁衍。書中寫了兩次災難,都帶有很強烈的神祕色彩。鬧旱災時的求雨,鬧瘟疫時的鎮妖塔,看似非常離奇荒誕,實際上這些東西深植於我們內心的,書中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是一種心理需求,是文化的物化。
80年代文學作品大量湧現的代表之一,有那個時代整個社會的思考印跡,凸顯了那個時代對於人性的思考,觸及很多無法明說的觀點。
白鹿原隱喻了什麼,這是個有意義的話題。我以為所謂隠喻,是作者要曲說而不是白說的白鹿原的精神,白鹿原的魂。這種精神被近現代史上多如牛毛的革命和意識形態之爭淹沒了,被文化大革命徹底地掃蕩了。但是,做為一種千年文化承載的精髓,它一直流淌在中中國人的血液中,永遠不會消失,白嘉軒的形象,就是作者要集中表現的白鹿原的魂,就是一個字——義,義如紙薄,卻衝雲天。中華民族歷百劫而不倒,有一群義者,成為脊樑。
回覆列表
《白鹿原》播出後,好評不斷,這部作品可以說是白看不厭。至於《白鹿原》想表達什麼,我想應該從主角說起,白鹿原的主角是白嘉軒。
白鹿原對待老人是恭敬的,對待孩子雖然嚴厲,但也給予了滿滿的父愛。但那時候大家的思想還是很封建的,所以見不得田小娥這樣的存在,所以才會在村裡的人去找田小娥睡覺後,是田小娥被吊起來羞辱,而那些男人都平安無事。
黑娃雖然表面對白嘉軒恭順,但他骨子裡對白嘉軒是有恨意的,他覺得白嘉軒不該有那麼好的生活,尤其是接受了新的思想以後。但我想說的是,白嘉軒的家業是自己辛苦賺的,是靠著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辛勞賺來的,他對夥計也從不吝嗇,面對經常算計他的鹿子霖被冤枉入獄後,他也是前前後後想盡辦法的把鹿子霖救出來,在它看來大家都是一個族裡的人。不應該相互猜忌、應該團結起來。
想表達的農民生活的純樸,那時候大家骨子裡思想的落後,以及接受新思想時候的困難。我覺得作者想要表達的是那個時代大家對女人的不公平、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白嘉軒這樣的地主的正面形象。讓我們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是可惡的,也有白嘉軒這樣的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