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再生網
-
2 # 拾光尋貝
題主所說的南天門四大天王是道教中守衛南天門的四大天王,而大雄寶殿的四大天王指的應該是佛教寺廟中的四大天王。
現在通行的四大天王的形象是佛道共用的形象,其來自於歷史上的佛道融合。所以題主所說的兩個四大天王實則為一。
佛教的四大天王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四大天王即已傳入。他們分別是:
東方持國天王,持琵琶,護持東勝神洲,有庇佑國家之意;南方增長天王,持劍,護持南贍部洲,有增長智慧技能之意;西方廣目天王,持蛇或赤龍,護持西牛賀洲,有見多之意北方多聞天王,持傘,護持北俱蘆洲,有聽多之意。
四天王本出自婆羅門教的傳說,為二十諸天之一,後別佛教吸納,稱為守衛須彌山的天王,他位於須彌山腰,即三十三天中的第一天,所以在寺廟中通常位於第一重殿的兩側,也就是通常的進山門後的第一個殿。
道教的四大天王道教中本就有護法四大元帥,而傳說中也是這四位元帥守衛南天門,但對於四位元帥的說法一直不一,比較流行的說法是《道法會元》中:天蓬玉真壽元真君、天猷仁執靈福真君、翊聖保德儲慶真君、佑聖真武靈應真君。後世還出現了很多說法,比如關羽、趙公明、張飛等都做過四大護教元帥。這是道教神話中最被人詬病的一點,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形象出現,這也是西遊記、封神榜等文學作品最大的貢獻,至少統一了道教的神話形象。
隨著佛教的傳入,四大天王的形象逐漸開始被同化,尤其是封神演義的盛行,四大天王魔家四將的形象深入人心,守衛南天門的就變成了四大天王,而四大元帥開始給四大天王打雜。
關於四大天王的形象,其實也發生過變化,比如北方多聞天王原本在佛教經典中拿的是塔,他的三兒子就是哪吒的原型,但後來出現了拿傘的形象,尤其是唐宋間出現了一手持傘,一手拿塔的形象。
就現有的武器,道家附會上了風調雨順的說法,佛教也引用了這個說法。
所以說其形象是隨著佛道融合逐漸確立下來的。
佛教中,對於四大天王的說法只有一種,不存在南天門的四大天王和大雄寶殿的四大天王,並且四大天王通常供奉在天王殿,並非大雄寶殿。
南天門的四大天王和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都是佛教中的“護世四天王”。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分別是:
東方持國天王,其塑像身白色,手持琵琶,能護持國土。
南方增長天王,塑像身青色,手持寶劍,能令他人善根增長。
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手中纏繞一龍。
北方多聞天王,身綠色,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