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事淵博
-
2 # 微觀國際
英國脫歐程序持續了三年之久仍然困難重重
原定於2019年3月29日英國跟歐盟正式“分手”,由於英國議會不透過時任首相特蕾莎·梅的脫歐協議,導致歐盟不得不同意英國延遲脫歐至10月31日
在英國脫歐全民公投結束三年後,英國議會仍在脫歐問題上爭執不休:無協議脫歐不行;有協議脫歐不行;再次公投是否脫歐也不行。實在看不懂英國議會要什麼,英國下議院議長約翰·博考引用了英國議會自1604年以來的傳統條例:“同一屆議會中一事不二議”否決了特蕾莎·梅一週內用相同脫歐協議進行第三次投票的可能性。本來應該恪守中立的議會議長竟然親自下場干預脫歐議程,這是他擔任議長10年以來首次打破慣例。而他在英國脫歐全民公投中投的是留在歐洲。
4月12日,英國議會批准法案;約束政府必須向歐盟提出延期脫歐要求,不得無協議脫歐,這也被看作是英國議會從政府手中接管脫歐程序的標誌。作為議會的議長雖然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他有自己的權利,他可以在議會辯論的時候可以選擇誰來發言,也可以選擇對哪些議程進行表決。而特蕾莎·梅所在的保守黨內部對脫歐與否也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即使同是脫歐也有有協議脫歐和無協議脫歐兩種不同看法,面對強勢的議會,政府顯得越來越弱勢。
而工黨作為反對黨對政府發起不信任投票,面對一團亂麻的脫歐程序,特蕾莎·梅也是從有心無力到心灰意冷,最終在5月24日宣佈辭去英國首相一職,這位英國第二位女首相最終因為脫歐難題悲情謝幕
同樣是保守黨的鮑里斯·約翰遜憑藉著強硬無協議脫歐的態度,在雷聲大雨點小的叫囂中於2019年7月25日接任英國首相。在經歷了幾個月和議會的無休止的爭論後,約翰遜宣稱成功和歐盟達成協議將脫歐日期延後至2020年1月31日,比起10月31日又延後了3個月,真是3個月後3個月,3個月後又3個月,這眼看這一年又過去了
相對來說約翰遜比起特蕾莎·梅還是要圓滑許多,知道英國議會在拖時間,所幸也對著拖起了時間,終於在12月12日英國重新大選首相前可以名正言順的解散議會了,感覺他的想法就是:既然議會是脫歐問題的最大阻礙,那我就先解散這個議會,如果議會不能保證脫歐議程的順利進行那麼不要也罷,不能完成脫歐的英國首相不當也罷。可能這也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解決脫歐問題的辦法吧
回覆列表
謝悟空邀請,因為民主,第一次全民公投,有64%的人支援英國脫離歐盟,而歐盟表示同意讓英國脫離歐盟,但需要支付高額分手費,並且國家邊境線不實行透過開放政策,歐盟這樣的要求英國顯然不能答應,因此,又有一部分英華人不覺得留在歐盟好,貿易往來比較有保障,英國兩個政黨之間爭論不休,所以,才有題主說的這種情況,英國脫離歐盟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