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1224445526
-
2 # AC11264
現在的學歷成災,教個小學都弄本科學歷,碩士學歷,有必要嗎?說實在的,有高中知識就滿可以,現在飛得有大專學歷,這就等於高車炮打蚊子,沒有必要。小學知識並不難,並不需要多高的學歷,關鍵要有耐心,愛心,熱心和責任心。現在的高學歷,大多是第二學歷,只要花錢,報個名,走走過場,就能拿到學歷,看上去學歷很高。其實是形同虛設,沒有實際意義。對提高教學水平沒有多大效果。
相反,有的教師不是大河裡尿泡隨大流,而是潛心學習教育理論,多讀書。多鑽研業務,雖然學歷不高,但是教學能力卻很棒。比如,我們學校有一位教師,學歷不高,很愛讀書學習,光在教育報刊雜誌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幾十篇,指導學生髮表習作一百多篇,是位有能力有個性的教師,就是因為中師學歷至今晉不上高階職稱實在太可惜了。
-
3 # 大P老師地理課堂
其實合理不合理,誰說了都沒有用,只有評選的人說了才有用。你認為一些完全沒有參考價值的榮譽,或者說一些花錢就可以買到的學歷或者是論文,有可能會被人家當做晉級的硬指標。
只要你有這些東西,,別人也不會問他的出處,或者說是有多少參考價值,人家只要看到別人有,但是你沒有,這說明你不如別人,別叫比你更優秀。
以前我講過一個事情,就是一個學校的老師,在參加市級骨幹評選的時候,其他方面都很優秀,但就是論文有一點少,最終沒有被評上,我就認為不太合理。評價一個教師是否優秀,不是應該以他的教學成績,和管理學生的能力作為依據的嗎,怎麼到最後卻成了以論文的多少為標準了。
我講了這個事情以後,很多人都認為不太合理,也有不少人認為很合理,就說作為一個老師,連論文都寫不出來,還談什麼優秀,說什麼骨幹。也有人說,別人其他條件跟都跟你一樣,人家還能寫出來論文,肯定就比你要優秀。
但是我想說,如果大家的論文都是憑自己的才能寫出來的,並且透過正規渠道在正規的期刊上發表了,那就確實沒有什麼好說的,人家真的是很優秀。
可是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現在很多老師的論文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發表出去的,甚至有些都不用發表,只要你有這個論文就可以了。以這樣的方式來評價的話,豈不是太兒戲了。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叫做存在即合理,人家的規則制定在那裡了,一般大家也就會遵守這個規則,所以如果你不是制定規則的人,你就說什麼都沒有用了。
-
4 # 小灰灰
這個得分開看。首先,學歷不是虛無縹緲的,那是實實在在全日制學出來的。然後,榮譽,正常的獲得途徑應該是實幹出來的。題主講的虛無縹緲,指的應該是花錢買的進修學歷和假榮譽。既然學歷和榮譽是買來的,那麼這些人必然都是領導身邊的紅人,那麼這種評價機制就是違背科學管理的。如果硬要說不合理,也不太好說,畢竟一個人罩著自己人才是符合人性的。合理的評價機制應該是第一學歷加實打實的業績榮譽兼顧,而第一學歷佔比不能超過百分之三十。
-
5 # 使用者63285954389
非全日制的學歷混出來的多,像函授本科,自考本科。碩士學位混出來的也多,類似工程碩士,教育碩士,當了領導幹部之後才拿到的碩士博士大多數是透過給導師專案導師再先別人捉筆搞出來的。
-
6 # 舟三王
任何晉級都需要有個標準和依據,否則容易滋生腐敗,儘管存在名不符實之處,但相信絕大多數是名實相符的,因此我認為學歷和榮譽作為晉級的依據之一還是相對公平的。
-
7 # 乾煸辣鴨頭
一個代表了學歷一個代表著能力,設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隨著學歷教育門檻的降低,有些學歷水分大了,隨著被批准的期刊雜誌的大量濫發,為了牟利甚至僱用人員當槍手,只要花錢就都搞定,這樣一來當初設計的這個評價標準就變味了,在新的科學的評價機制形成之前也只能暫時照舊執行吧
-
8 # 東昕
評職稱不要證件,三課、課題、縣級以上表彰的優越性如何體現?至於這些在教學中有無用處,或是否是真才實學憑能力掙出來的,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須把這些弄到手,否則,你教學成績再好,你也評不上職稱。現實如此,說多無益。
回覆列表
非起始本科學歷在我們農村學校多得很嘛!交幾千塊錢參加所函授學校考試兩年就是本科,本科學歷就在我們學校象牛毛一樣多!!!學歷達標這是政府所逼,另外也是教師職業發展的需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