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穀子
-
2 # hyg陌上花開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現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愈發重要,不僅影響心情,甚至改變命運。那麼,如何才能長久地保持彼此間舒適的關係?
我認為,首先真誠作基石。《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薛瑄的《讀書錄》裡說: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徐琰的《雙調·蟾宮曲》裡更是乾脆利落:你既留心,俺索真誠。阮籍則說:人知結交易,交友誠獨難。就因為難,才更顯珍貴;正因為難,方令人珍視。切忌背後講人壞話,這不只是偽朋友所為,也是小人行徑。有想法說在明處,有外人在不方便就於獨處時;直接說傷人就委婉些。要別人對你真誠,你自己得先拿出誠意來,兩個真誠湊一起,火更旺,心更暖,路才更長。
其次理解是階梯。感覺到彼此的真誠,才能夠覺定相交,才想要好好相處,理解會讓感情更進一步,甚而昇華。“知我者謂我心憂”,那是理解;“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那是不理解。理解是什麼?是就算我什麼都不說,你卻知道我在想什麼?是就算我什麼都不解釋,你卻明白那是為什麼。是佛祖和迦葉的拈花一笑;是伯牙和子期的高山流水;是“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能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就能更深地理解對方的處境和心情;想他所想然後默默地儘量做他希望你做的,會讓人心生感動。
第三要做到存異求同。這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況且兩個人。家庭背景、各人性格、自身經歷、教育程度等等,人與人之間有太多方面的差異,但杜甫早就說了“人生交挈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不可否認,三觀相同的人相處才會舒適,“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做到“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那些小分歧小枝節就無傷大雅了。
第四要懂得若即若離。人於與人之間最舒服的方式就是這一點,太近了煩人,太遠了隔心。這世間凡事皆有度,水之所以為水,太冷則成冰;太熱則成氣。不要因為關係不錯就事事摳根刨底,每個人心裡都有隱私,都有不欲人道的秘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什麼不想人知道就不要追問別人;你討厭別人做什麼,你自己就先不要做什麼。
第五要能夠彼此成就。先說引申的意思,簡單說就是你幫我我幫你,“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除了父母,沒有人願意為你無條件付出;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精神或物質,總得有所迴應。這個“成就”,還有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兩個成功人士的關係比兩個失敗者的關係更容易維繫更容易舒適,這個不用細說,大家都明白。
“君子以行言”,以此收尾,與君共享。
回覆列表
生活太累,活著太累。
得過且過,才是真的美。
三天之前,不是我,你們誰也走不進去,乾脆忘掉之前的我。
人生但凡能夠處於靜謐的境界中,哪裡還會有這麼多的煩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