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彩生活小康哥
-
2 # 愛釣魚的土撥鼠
既然提到阿波,那麼就跟磯釣有關。咬鉛的作用在磯釣中是用來調節子線在水面下的角度和幫助釣組下沉 ,咬鉛最好能把子線調節到45度,這樣有利於魚類就餌。咬鉛在什麼位置好,那就要看海水的流速,流速緩慢 ,咬鉛可以在鉤距子線一米處 ,當流速加快,就要適當的將咬鉛往鉤的方向下移,根據各地洋流速度不一樣,有時候會將咬鉛移到鉤柄處 。如果是全遊動釣法 ,完全可以不需要咬鉛了。
咬鉛
浮游磯釣中的咬鉛(也叫夾鉛)和水中的最基本作用是平衡線組的承載力和調整線組的水下狀態。在海流中,線組會亂擺、亂轉或上揚,裝上咬鉛有利於線組下 沉,抵禦風力、海流的影響,穩定釣餌。調整線組狀態方面,主要是調整咬鉛的重量和在釣線上的位置。咬鉛的型號從最小的G8號一直到最大的6B劃分為14個等級。
下面是咬鉛具體應用的一些方法:
(一)順暢度配置方法不同釣組的順暢度也不同。看一個例 子:一個5B丹錐、子線長4米,在有流水的釣場,採用兩種咬鉛配置方式,一種是用一個5B(1.85克)咬鉛直接夾在距鉤子1米的子線上,另一種是緊貼 主、子線連線的8字環附近主線上夾一顆2B咬鉛,然後再向下1.5米夾一顆B咬鉛,再向下1.5米再夾一顆B咬鉛。釣組順暢度明顯不同。
(二)咬鉛的位置
1、在風大流緩的環境,咬鉛應該靠近8字環近一些,並集中配置,這樣咬鉛重力克服風的作用才比較明顯。
2、在流大風小的環境,如果為了克服水流造成的釣組上揚影響,咬鉛應該夾在子線中下段。
3、無風無流的環境,可以在八字環附近集中配置咬鉛,子線上不夾鉛;或者是將小號咬鉛夾在靠近鉤子附近的子線上,不過這樣釣餌會呆板些。底流紊亂時,如果為了穩定釣餌也可以根據流的大小貼近鉤子夾一顆小號咬鉛。
4、有風又有流時,最好採用分段式配置方式,在上、中、下不同位置分別夾咬鉛。
(三)分段式釣組咬鉛配置的大小順序為了使咬鉛既發揮抗風、流的作用,又能使釣組順暢自然並形成合理的打斜效果,一般情況應自上而下咬鉛逐漸減小,例如:3B(0.95克)釣組想要夾兩顆 咬鉛時,就可以採用自上而下B(0.55克)、G1(0.40克)的配置方式。但有些情況需要相反操作,比如在激烈翻攪的浪衝點,如果想保證釣餌不被水流 揚起,則需要靠近鉤子的咬鉛重一些。
(四)重鉛和小咬鉛的使用重鉛有利於線組的快速下沉直擊底部,但下落過快的重鉛容易使跟不上速度的長子線同主線纏繞,因此,應儘量避免採用重鉛釣組,確實需要時,則應適當減小子線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