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樹木的石頭
-
2 # 讀書郎超哥
三九天是指從冬至算起的第三個"九天",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9-27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
-
3 # 谿雲閣主人
冬至開始數九,到第三個九即為三九,一般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數伏,因為古時用干支記時日,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共十個,所以一伏為十天,到第三個十天為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
-
4 # 飛鴻鳴春
中國的歷法誕生於夏朝,後人稱之為“夏小歷”,也就是我們說的農曆。
農曆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從正月的立春開始,到臘月的大寒結束。三九天是指從冬至算起的第三個"九天",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9-27天。中國的農曆用"九九"來計算時令,冬至為"一九天"的第一天,每九天為一"九",第一個九天叫做"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第三個九天就叫“三九”,它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依此類推,過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結束了。
三伏天正好和三九天相反,它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可以用"夏至三庚"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
5 # 鹽地荊花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曆法規定:冬至當日“交九”,意思是從冬至這天開始進入“九九寒天”,這天即是一九第一天。九天之後是二九第一天……以此類推,八十一天後結束。在北方,“九九歌”很多小孩子都會唱,唱的就是這八十一天的時令物候。如此算來,所謂的“三九天”就是冬至後十八日至二十七日之間的這段時間,一般會在每年的元月9日至18日左右。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古時以天干地支紀年,同樣以天干地支記錄月份、日期和時辰。於是,農曆中每日都對應一個干支,比如甲子日庚子日等等。因為共有十個天干,所以每十天是一個庚日。曆法規定:夏至後(包括夏至日)的第三個庚日即為入伏日,定為初伏第一天。於是,十天後進入中伏。中伏結束進入末伏,末伏十天後,三伏結束。
需要說明的是:初伏和末伏各是固定的十天,而中伏日期不固定,或十天或二十天。為什麼這樣呢?原來,曆法中又有規定:若夏至日與立秋日之間有四個庚日,那麼,這年的三伏天即三十天,初伏中伏末伏各十天。若夏至日與立秋日之間有五個庚日,那麼這種情況就得“閏中伏”,中伏就成了二十天,這年的三伏天就成為四十天。總之,末伏必須在立秋之後開始。
關於三九天與三伏天,我的回答已完畢,如有錯漏,請老師們指正。
回覆列表
"三九"是指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約在1月中下旬。"三九"天為什麼最冷呢?這要從當時地面吸收和散發熱量的多少來看,冬季這時候雖然白晝短,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熱量最少,但此時地面散發的熱量還多於吸收的熱量,近地面的空氣溫度還要繼續低下去,當地面吸收到的太陽熱量幾乎等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氣溫才達到最冷。到"三九"以後,地面吸收的熱量又將多於地面散失的熱量,近地面的空氣溫度也隨著逐漸回升。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冬至後的"三九"前後。
何時入九?九九歌謠
冬至這一天開始數九,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提冬數九”。數上9天是一九,再數9天是二九……數到“九九”就算“九”盡了,“九盡楊花開”,那時天就暖了。
人說“冷在九、熱在伏”,數九雖冷,但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冷也冷得不一樣:
黃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 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開河,八九雁來;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見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篳篥(古代的一種樂器,意指寒風吹得籬笆噼噼響聲);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鷺宿(晚上寒冷象白鶴一樣捲曲著身體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六九五十四,貧兒爭意氣;七九六十三,布袖擔頭擔;八九七十二,貓兒尋陽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凍死狗,在江蘇則是“三九四九拾糞老漢滿街遊”,可見氣溫相差很大。
什麼是三伏?何時入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少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夏九九歌謠
“冬至”數九過冬寒,有的地方也有“夏至”數九過酷暑的歌謠。
“夏九九歌”: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渾身汗溼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半夜尋被子;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