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康先生
-
2 # 老鄭說世界
我相信諸葛亮這個詞早已不是人物名字那麼簡單,他更多是智慧的象徵。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等等這些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熟知三國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有個哥哥叫諸葛瑾,早年就在吳國打工,是吳國重臣,那麼很多人就會問,那諸葛亮為什麼不去吳國,為吳王效力?而偏偏去了蜀國,選擇了劉備,為什麼?
個人觀點如下:
1、諸葛亮早年在隆中(位於今湖北襄陽)隱居,平日喜歡吟誦《梁甫吟》,常以管仲、樂毅自比。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華夏,而樂毅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這二位都是響噹噹的王佐之才,由此可見諸葛亮平生之志,是要成為輔佐君王的第一輔丞!——諸葛亮對自己的定位!
2、再看當時各大勢力。魏國曹操集團,早年四處征戰,已經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內部體系,武有許褚,張遼,典韋等,文有郭嘉,荀彧,程昱等,而且佔據北方一大片土地,已經是相當成熟了;再看東吳孫權集團,早年經歷父親孫堅,哥哥孫策的經營,武有程普,黃蓋,文有周瑜,張昭,魯肅,而且佔據南方,勢力也已經穩定;而此時的蜀國劉備勢力,雖然地盤很少,東躲西藏,但是武有關羽,張飛,趙雲,並且劉備待人寬厚,又是皇室宗親,唯獨缺的是軍師人物;再看其他勢力,要不就是武將少,要不就是君主昏庸。
3、綜上所述,雖然諸葛亮有哥哥在東吳,但是根據諸葛亮平生志向,要當輔佐帝王第一輔丞,如果去東吳是沒有太多機會的,因為東吳體系已經完整,周瑜,張昭,魯肅已經與吳主孫權建立深厚感情,為吳國貢獻很多,諸葛亮過去很難展抱負。所以我個人認為只有缺乏地盤,缺乏軍師,但是武將不缺又深得人心的劉備才是他最好的選擇,平臺大,舞臺大,實現他輔佐君王第一輔丞的平生抱負!
諸葛亮在隆中時,常自比管、樂,可見諸葛亮是渴望像管仲、樂毅一樣輔佐明主建立不世之功業。而諸葛亮選擇效力劉備主要有一下幾點吧。
一、諸葛亮是儒家學派的人,而儒家學派最講究的就是正統,而在當時曹操以及孫權都被算做是亂臣賊子,劉備是皇室後裔,也算是正統了,所以他選擇了劉備。
二、知遇之恩。未出隆中已知三分天下的諸葛亮在後人眼中自然是馳騁萬里的良駒。然則,方其躬耕隴畝自比管樂之時,還是受到了"時人莫之許也"的冷遇。“懷才不遇”,人生之孤獨和抑鬱再大亦不過如此。而劉備就是他的千里馬,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而諸葛亮也不負所托 用七年的時間幫助劉備三分天下。
三、在當時,孫權所在的東吳已歷時三年,而且江東以世家居多,人才濟濟。曹操在當時手下有郭嘉,荀彧等幕僚,深得曹操的信任,而諸葛亮在當時也沒什麼名氣,他如果去了這兩家最多也是做冷板凳,實現不了他的抱負,所以最終他選擇了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