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盛廣學雜家雜論
-
2 # 道啟142
我釣過最大的是九斤草魚。那是十年前的秋天,剛花了六十八塊錢買了六米三的老鬼碳素竿就想去過把癮,結果不到半小時就上了大草魚,當時那個激動啊!真怕竿子斷了,說真的那時的東西質量真好,魚資源也豐富!
我釣過最大的是九斤草魚。那是十年前的秋天,剛花了六十八塊錢買了六米三的老鬼碳素竿就想去過把癮,結果不到半小時就上了大草魚,當時那個激動啊!真怕竿子斷了,說真的那時的東西質量真好,魚資源也豐富!
我在1970年,釣到了一條大草魚!當時沒有“秤”,沒法稱。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斤。
我1968年從長春市下鄉,到了吉林省德惠縣達家溝公社,成了一名下鄉知識青年。我當時只有18歲。
我們集體戶,有八個男生,八個女生,一共十六個人,算是比較大的集體戶了。我們集體戶在獾子洞大隊六小隊。集體戶的房子位於松花江的支流飲馬河畔。離河邊大堤也就是一百多米遠。用現在的話說,那時飲馬河的生態環境特別好。
知青生活困難,別說吃肉吃魚,就是吃菜也沒有。大田都是種糧食,因為“以糧為綱”嗎!同學們都很饞,沒油水。我就和另一個叫陶力祥的男同學商量,聽說飲馬河裡有魚,能不能釣點魚?試試!當時我們什麼漁具也沒有,也不可能買到,能買到,我們也沒有錢。我們倆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已知的全部釣魚知識,包括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中讀過的,冬妮婭看釣魚的情節,都搜刮出來。我們自己用縫衣針燒紅了,做成魚鉤,用細麻繩做成魚線。然後捉來大蝗蟲,川在魚鉤上做魚餌。
我們沒有釣魚杆,我們考慮單根魚杆也不行。我們用的是“下底鉤”的方法。就是在一條長繩上,間隔佈置魚鉤,總共用了五十多個魚鉤,同時連長繩子一起拋下河。這需要長時間等待。為此,我們兩個人在河邊搭了個窩棚,住了三天三夜。七,八月天,混身都被蚊子咬遍了。第一天,同學們看我們連一個青蛙也沒釣到,都紛紛嘲笑我們是“假行家”!第二天,也是隻有幾條不知名的小魚上鉤,總共也不到一斤魚!我們沒有臉回去。第三天夜裡,同學們都勸我們回去睡覺,我們已經兩天沒睡覺了。我的同伴陶力祥也動搖了。我說,不行,再堅持一夜!到了半夜,同伴在河堤上睡著了,我獨自一人開始第十二次起鉤!當五十多個底鉤起到四十多個的時候,繩子特別沉,奇蹟發生了,我現在想,應該有至少十五,六斤的一條大草魚上了鉤!我大叫,“小陶,快起來!快幫忙”!小陶一骨碌爬起來,照著剛露頭的大魚就是一鐵鍬!大魚很快不再掙扎了。
第二天,我們用飲馬河水燉飲馬河魚。因為有一句話,叫“江水燉江魚”,原滋原味。集體戶全體吃了一頓魚宴大餐,喝了三瓶德惠白酒。那情那景,至今難以忘懷。後來,我們又去飲馬河釣了多次,但收穫始終沒有超過這一次!
再後來,我也經常釣魚,江河湖海都野釣過。漁具也不再原始,而是不斷更新換代,一根杆,也價值不菲。但收穫還是沒有超過那一次!
至於到養魚塘裡去花錢釣魚,我是從來不去的。大約是“曾經蒼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