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一般般
-
2 # 周易研究者
其實當時雖然分為三國,但是都是從漢分裂而成,說到底都是漢人。用姜維是因為姜維得到了諸葛亮的真傳。諸葛亮死後,姜維是唯一能頂替諸葛亮的人了。而夏侯霸一直得到了曹爽的厚待。當曹爽被司馬懿害死之後,夏侯霸心中不安才投奔姜維。三國後期夏侯霸的武力還是可以的,也是非常關鍵的人物。因此劉嬋才會用姜維和夏侯霸。
-
3 # 海鏡清
和中國歷史上的其他亂世一樣,三國是一個非常重視人才的時代,其中缺乏人才的蜀漢尤為突出,魏(晉)、吳兩國一般會對降將任以高官厚祿(例如蜀漢降將黃權位居車騎將軍,東吳降將孫秀位居驃騎將軍),作為政治宣傳需要,但不會給太多實權(孟達算是例外,但也僅僅是太守)。而蜀漢是真正重用有才能的降將降臣,這個政策一以貫之,不獨姜維和夏侯霸。
例如一個忠於曹操的死硬份子劉巴,他在蜀漢的仕途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曹操任命劉巴為掾,讓其招納荊州南部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結果曹操在赤壁戰敗北歸,劉巴拒絕了劉備的招攬,逃到交趾,然後轉去益州投奔劉璋。劉璋請劉備入川時,劉巴堅決反對,對於這樣的人,劉備在奪取益州後卻重用他,任命為左將軍西曹掾。劉備稱王后,任命劉巴為尚書,後又接替法正任尚書令。
再如王平,其在魏軍中只是一名小小的假校尉,投降劉備後立即提拔為牙門將、裨將軍。後來屢立功勳,官也越做越大,直至鎮北大將軍、安漢侯,坐鎮漢中。
夏侯霸是夏侯淵的兒子,本來與蜀漢有殺父之仇,但是司馬懿發動政變,誅殺曹爽。徵西將軍夏侯玄被調入朝。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從前得到曹爽的厚待。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漢,被任命為車騎將軍。事實證明他的不安是有道理的,夏侯玄很快被害。而蜀漢和夏侯家族還是有著很深的淵源的,那就是皇后是張飛的女兒,而張飛的妻子就是夏侯家的姑娘,這就是為什麼夏侯霸在害怕受到迫害的時候是選擇蜀漢而不是東吳的重要原因。像這樣的降將,蜀漢自然是不會懷疑的,因為他沒地方可去了。
還有大將軍費禕的死,也和這種重視降人的政策有關。魏中郎郭脩一向有功績德行,著名於西州。被姜維所俘,降蜀漢後受劉禪封為左將軍。然而郭脩一直不願成為蜀臣,更想找機會刺殺漢後主劉禪,平日利用向劉禪道賀的時機,一邊拜賀一邊趨前,希望接近劉禪,卻總是被其側近阻隔,難以得手,於是郭脩決定另覓刺殺物件。正好大將軍費禕開辦歲首大會,郭脩當時在座,乘費禕歡飲沈醉之際,親手刺殺費禕,自己亦被蜀人所殺死。
回覆列表
都是漢朝子民,何來區別。對於當時來說,魏國只是剛剛成立不久,並沒有什麼歸屬感。只能說人各有志。到合適的地方去施展抱負,到達人生巔峰。其次劉禪是有大智慧的,都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根本原因是蜀國國力太弱,消耗不起長時間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