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獨狼映畫
-
2 # 使用者62034513991
緬甸軍隊在正面野戰很難與清軍抗衡……這一點在第二次明瑞與第三次傅恆領兵時極為明顯。緬甸的作戰思維就是把守要點,以空間換時間,把清軍補給線拉長。襲擊切斷補給線……造成清軍因為氣候不適,補給不良等原因大量非戰鬥減員。清軍始終無法與緬軍主力決一死戰,待氣力用盡之後只能主動退卻。主帥明瑞因為愧對皇帝註定殿後自殺殉國……但緬軍殲滅能力很差……第二次清緬戰爭清主力還是退回中國境內……第三次清在野戰方面優勢更大,尤其是面對緬甸主力從暹羅調回之後的優勢兵力情況下。清一度逼近緬甸首都百里處。可是緬甸還是採取了更前次作戰一樣的策略。天長日久,清非戰鬥減員嚴重,傅恆也染病,緬甸也已承受巨大損失。於是陣前雙方將領簽署停戰協議。緬甸皇帝非常不滿,罰將領宮外跪三天。而乾隆亦非常不滿,奈何傅恆勞苦功高又身患重病病入膏肓,不忍追究。客觀上不勝不敗。戰爭的結果是,緬甸名義上臣服清朝,而清朝並沒有達到戰爭的全部目的。而緬甸由於數次與中國的戰爭失去了稱霸東南亞的機會,暹羅趁機復國。
《延禧攻略》中好男人傅恆因一場戰爭而死,讓很多觀眾心痛不已。
但是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這張戰爭就是清緬戰爭。
而這個列於乾隆的“十全武功”內的戰爭實際卻非常之尷尬,戰爭雙方都覺得自己贏了。
事實上,清緬戰爭之所以會爆發,是因為雍籍牙朝不斷擴張而頻繁地騷擾雲南邊境,清王朝為了維護邊境的穩定出兵而造成。
其實乾隆一開始並沒有把緬甸太放在心上,認為以清王朝的實力以及足夠的軍餉,打個漂亮仗沒有問題。
沒想到現實中清王朝卻屢屢受阻。
首先從兵器上來說,清王朝以冷兵器為主,兵種以非常擅長騎射的騎兵為主。
但是雲南地形多為非常潮溼的山區,騎兵的優勢沒有辦法發揮,弓弩的勁力也受到影響,在緬甸軍隊的火槍面前沒有任何優勢。
再者,清緬之戰在清王朝無論是大將還是小兵,都認為緬甸的軍事實力遠遠不如清王朝,本身就抱著一種輕敵的心態。
沒有嚴密的作戰規劃,也沒有周全的作戰準備。
結果被緬甸軍誘敵深入,一舉殲滅。清王朝傷亡慘重,也失去了多位將領。
清王朝軍隊其實並沒有在戰場上獲得什麼勝利。
只是憑著國力昌盛,軍隊人力充足,派去了6萬精兵與緬甸軍抗衡了七年也沒有將緬甸真正拿下。
最後還是由於時間太長,緬甸扛不住了才主動與清軍求和。
所以這場戰爭從明面上,由緬甸主動求和,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清王朝贏得了勝利。
但是如果進行深究,緬甸如此的一個小國以一己之力與清王朝6萬精兵抗衡了7年之久,緬甸也可謂是贏了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