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徐如林本尊
-
2 # 道高文達
經過購前觀察,在雙十一的之前都是便宜,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中的商品全部提價,所以不需要雙十一啦,都比平時貴很多。商家有病!
-
3 # 康3446
對雙十一,這是一種商家炒作行為,也是一種促銷手段。因此,在消費購物時,不要盲從,更不要有從眾心裡!要理智購物,要精祘購物。從今年雙十一,來看,盲從購物的人不在少數,從眾心裡購物的人群更多,動勿一次購物數萬元商品的人,大有人在,結果,買回去,暫時還用不上,季節青黃不接,在用又正當時,其實是一種浪費!但是,商家卻喜在眉稍!
-
4 # 蟠桃和葡萄
2019年的“雙十一”未開始時,以我常去的一個百度貼吧和一個貓群為例,大約在半個月前,大家就開始選擇自己需要和喜歡的東西紛紛加入購物車。
可雙十一之後,我又聽到朋友們抱怨,去年買的面膜沒有用完,去年家裡買的洗衣液還剩一大箱。還有朋友說,去年買的衣服和鞋子到現在還一次沒有穿過。這些行為都說明了,在雙十一活動中大家或多或少受商家影響,都有衝動消費的行為。
當今社會,人們的基本生活水品都已經很好。手裡剩餘的錢多了,就會提高自身消費。但是,家裡的錢這個月花多了,下了月必定得減少,若是沒有計劃的花銷,最後囊中羞澀的窘境帶來的是精神上的壓力和痛苦。
所以我認為,“雙十一消費”不過是將大家的平均購買力一次性集中釋放,到頭來大家後面的購買慾望和購買力反而下降。這對於商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
5 # 世俗凡塵
雙“十一前”,各個網站平臺和商場就打出了“11.11”商品降價的廣告,刺激人們的消費。應該說,雙“十一”買了前些日子想買而沒有買的東西,而不是說,過了雙“十一”就不買東西了。該網購的還要繼續,有影響但不是很大,任何時候都要理性消費,商家宣傳的力度再大,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所需去購物。
再說了,雙“十一”購物未見得就比平時購物便宜多少。我去年“11.11”當天在網上買了一個拉桿箱,價格390元人民幣,使用了優惠券50元,實際付了340元。結果“11.11”後的第二天,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我買的那款拉桿箱,才賣325元。當時真有退貨的想法,想想算了,來回折騰不起。
雙“十一”,並非就是購物的黃金時間。
-
6 # 雪夜de驚鴻
理性消費吧,買了一大堆沒用的東西,便宜不便宜放一邊,有什麼意義?
更何況雙11賣的東西也並不便宜。商家的做法是:在雙11到來之前,先把價格漲上去。等到了雙11,再來一個大降價。
回覆列表
某個商場打折促銷,也會讓該商場促銷活動後銷售變差。
本來平均的購買力,讓促銷活動提前釋放了,之後就不買了。這很正常。
雙十一是盡人皆知的促銷活動,還有很多賣場的本地活動,你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