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愷炳
-
2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這個問題牽涉到2個學科,4個問題,你只給5分是不是少了點?
首先說說生理方面的,人要走首先要能站立,人要站立,需要臀部,大腿部,小腿部的肌肉群保持一定的緊張,即是肌張力,肌肉群包括屈肌群和伸肌群。想走的時候,大腦發出電衝動訊號,支配上面3個肌肉群,肌肉收縮產生肌力,屈髖,屈膝,還要蹠屈踝關節,然後是伸髖關節,伸膝關節,背屈踝關節,腿就向前邁了,同時,為了你的步態好看些,還有伸肌拮抗。其中膝關節活動的幅度最大,人要停下來,首先就要腿停下來,最主要的也是膝關節停下來,其中膝關節裡有個重要的結構起了最大的作用,它就前叉韌帶——人的剎車碟片,就像車要停下來就要車輪停轉,車輪停轉需要碟剎,人的叫前叉韌帶。
腿會向前邁不一定會走,還要地面有一定的摩擦力,力學的概念,人 向前走腿向後蹬地面,地面人給地面作用力,地面給給你向前的反向作用力,人體重心向前運動,重心過了支援重心的腳後,人已經不能不需要對地面作用力了,在慣性的作用下,重心過了支援點(觸地腳)後,繼續向前,在重心後邊的腿透過以上的肌肉和關節,繼續給地面作用力,同時,原來的動力腳觸地,支援重心,重複以上的動作,人就不斷前行,這裡有兩個物理概念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人要完成完整的一步,就像一臺4衝程的柴油機:有3個衝程是靠慣性完成的,只有做功的衝程是消耗能量的。
人要停下來,是個相反的過程,某隻腳在重心的前邊向前用力,地面給人向後的作用力就停下來。有時候速度過快,一次做功停不下來,就需要好幾步,幾次做功。
腳對地面做向後的力,地面對腳產生向前反作用力(靜摩擦力 )從而使人前進。驗證方案:可以在較為光滑的地面上用靜摩擦係數較低的鞋進行走路的實驗(具體的話就是要低到走路的時候腳會產生滑動)。比如在溼滑的地板上之類(好像有點不厚道)過程:會發現人走路的時候用相同的力去走與在靜摩擦係數較大的地面上相比前進速度慢了。因為腳會向後滑。結果就是:人走路時地面對腳產生向前反作用力(靜摩擦力 )使人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