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慣看993
-
2 # 洛水清風
現在的孩子比起六七十年代孩子,簡直就是生活在天堂。他們不愁吃,不愁穿,有奶奶爺爺疼著,有爸媽愛著,說是家裡的小皇帝一點都不未過。然而,優越的生活環境,並沒有讓一些孩子健康成長,相反他們往往會因為一些生活瑣事,動輒離家出走,甚至不乏跳樓自殺。據調查,在中學生自殺的原因中 ,家庭矛盾佔33%,學習壓力佔26%,師生矛盾佔16%,心理問題佔10%,情感糾紛佔5%,校園欺凌佔4%,其他問題佔6%。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現在孩子的心理如此的脆弱?我覺得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父母過於溺愛。現在很多孩子是獨生子,是爸媽的心肝寶貝,奶奶爺爺眼中的小祖宗,是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裡怕碎,嬌慣的不得了。如此溺愛,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唯我獨尊的性格。帶有這樣性格的孩子很難和其他孩子和諧相處,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走極端。
二: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無形中給孩子施加過大壓力。一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無數的家長在孩子身上投資不洗血本,也讓形形色色的輔導班遍地開花。於是乎 ,在家長敦促帶領下,孩子們奔波於各種輔導班之間,成了學習的工具,沒有快樂可言,沒有興趣使然。一旦出現考試成績不理想,既是父母不埋怨,孩子也會覺得有愧於父母一片苦心。輕者會哭哭啼啼,重者會因此走上絕路。
三:學校以分數論“英雄”,讓一些孩子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如今,評價一個學生的優劣,不在於品德,而在於分數。滿分高分的學生不僅能為學校增光添彩,更是成了老師眼中的香餑餑、乖孩子,而那些成績不好學生很容易成為老師批評的物件。老師常常會拿兩個學生做對比,成績好的,自然會洋洋自得,成績差點難免會悲觀失望。這種巨大反差,很容易讓成績差的學生,由失望走向絕望。
四:留守兒童或離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傷害。現在全國留守兒童和離異家庭有多少 ,沒人具體統計過,但幾百萬應該是有的。這些孩子在缺少關愛的環境中,沒有安全、優越感,極容易形成自卑、自私、孤僻的性格。生活中任何挫折,極易擊垮他們脆弱心理防線,從而走向極端。
總而言之,孩子自殺是有諸多因素造成的,家長與學校是重中之重。不要過分溺愛,不要給孩子學習上施加過大壓力,不要讓他們變成溫室的花朵,是有效減少孩子自殺最重要手段,要讓孩子在Sunny下自由、健康的成長,要他們接受風雨洗禮,寒暑的磨練。如此,一個孩子才有可能健康茁壯成長。
回覆列表
都是"社會"對孩子進行了過早的"非正常死亡"教育。什麼張國榮,什麼三毛,什麼什麼"學而優則仕",什麼什麼什麼"來生緣"。就是沒講清楚什麼是"娘心",什麼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