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媽的幸福小滋味

    答:建安風骨具有慷慨悲 涼的陽剛之氣的藝術風貌,文字風骨遒勁。

    建安風骨簡介:

    漢末建安時期 文壇巨匠 “ 三曹 ” (曹操、曹丕、曹植)、 “ 七子 ” (孔 融、王粲、陳琳、徐幹、阮瑀、應 、劉楨)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 實主義傳統,普遍採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並具有慷慨悲 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 “ 建安風骨 ” 的獨特風格,被後人尊為 典範。

    無論是 “ 曹氏父子 ” 還是 “ 建安七子 ” ,都長期生活在河洛大地, 這種駿爽剛健的風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關的。

    故辭 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 焉;意氣駿爽,則文風生焉。 ” 意思是端直的言辭結合駿爽的意氣, 形成格調勁健和藝術感染力強的 “ 風骨 ” 。風,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內 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現力。

    漢獻帝最後的年號為 “ 建安 ” (公元 196年~220年),文學史上的建 安時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時間。這一時代的作家,逐步擺脫了 儒家思想的束縛, 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 加上當時處於戰亂動盪的 年代, 思想感情常常表現得更為慷慨激昂, 他們創作了一大批文學巨 著,形成了文學作品內容充實、感情豐富的特點,即人們常說的 “ 建 安風骨 ” 。

    建安文學的特徵:

    具有現實性:如曹操在《薤露行》中寫道:“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 不良,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 ”“ 賊臣持國炳,殺主滅宇京。蕩覆 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 。 …… 痛斥了何進誤國,董卓殃民。《蒿里行》 則敘述了群雄私爭,自相殘戕,致使兵禍連綿,民不聊生。詩歌形象 描繪兵禍慘狀:“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 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 。曹植在《送應氏》中具體描寫了 當時洛陽毀敗的情景也令人慘不忍睹:“ 垣牆皆頓擗, 荊棘上參天。 ”“ 中 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 在這破敗的景象中,傳達出一種悲涼感, 在時直抒作者的慘傷,悲憤情緒:“ 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 後世 評價曹操前兩首詩是 “ 漢末實錄 ” ,稱為 “ 詩史 ”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卡籤快船,同時與雷霆交易,送出亞歷山大、加里納利一堆選秀權換喬治,西部下賽季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