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遊2
-
2 # 東方白542
溝通應當有兩種方式:一是以書面文字進行交流;二是口頭上的語言交流。而以題主提問的表意來看,可能是指後者,即口頭上的語言交流。若如此,題主的提問在語言邏輯上就有問題。
如果我把溝通只理解為口頭上的語言交流,那麼,句尾的“文言文”與句中的“溝通”搭配不當,古人口頭上的語言溝通難道溝通雙方是在捧著書簡交流?這恐怕說不過去。如果將句尾的“文”字去掉,問句變為“古人溝通為什麼要用文言?”,這樣,表意就準確了。後一問句同理,去掉句中的“文”字,改為“白話不好嗎?”
這樣,整個題目就沒問題了。
語言歷來分為書面語和口語,書面語主要為文章用語,口語即口頭的語言表達。事實上,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溝通大多還是口語,或者說是白話(可能那時還沒有“白話”一說),或許有的文人雅士相聚,在口頭上出口成章,也會來一些“之乎者也”,這毫不奇怪,古代的“文化沙龍”就這樣,附庸風雅,吟詩作賦,你來我往皆文章。但民間百姓口頭交流,必定口語無疑。因為文言屬於官方和文章用語,百姓大多沒文化,大字不識幾個,口頭上自然不會帶上“之乎者也”之類的文言,可能當時的窮秀才偶爾會“酸”兩句,無可厚非。
關於古人書面表達為什麼要用文言文,不用白話文,前面網友的回答已說得很明白了,書寫工具有限,表述儘量從簡。
-
3 # 歪史
關於這個問題,有幾個重點,大家常說白話文、文言文。由於資訊的誤導,很多人以為現在的叫白話文,古代的是文言文。所以好奇為啥不一樣。
其實這裡有個誤區。可以簡單的理解白話文是口頭語言、文言文是書面語言。這就是說在古代,說話時候還是白話文的,但是當需要書面溝通的時候就是文言文了。
出現這種差別主要因為兩個原因。
第一,書寫載體非常昂貴,必須精簡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古代時候可以作為書寫文字的載體非常昂貴,不管最早的甲骨,還是後來的帛,在到後來的竹籤,到後來的紙都不容易獲取,造價非常高。
出於節省成本,必須要做到語言精煉,言簡意駭,才能最大程度的節省紙張。在造紙術之前,承載文字書寫的都是竹籤,沒寫完一章就捲起來,稱為一卷,於是有了開卷有益這個成語。
這個拋開成本,光重量都非常沉重,一本書可能要幾十斤甚至上百斤,一般人體力不好拿動,成語學富五車,說的就是這個現象,這五車書可能連一全套的諸子百家都沒有完全。
第二,記錄速度要快,必須要精簡古代時候,國君、天子往往設定史官,這一些史官的工作就是記錄他們的言行,可以理解我現場人工採錄,可能一個事情四五個人說了半天,說的話成千上百,但是為了保證記錄內容能夠齊全。
這一些史官必須要把口頭語言精煉為書面語言,否則根本跟不上,有可能遺漏重要談話,而且竹籤、筆墨都是成本,都需要節省。這就久而久之形成文言文。
這種文章方法成為文人的專長。出於保持優越感,他們一直拒絕白話文,即使說的是白話。
白話文的翻身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活字印刷術的出現,因為紙張、印刷技術的提高,使得成本不是主要限制條件之後,從宋朝開始有了白話文的書籍,技術越成熟,白話文越多。
這個是成本考量,而不是其他後。但是受到文人的抵制,發展並不順利,一直延續到大批留學生回國之後才徹底興起了白話文,逐漸取得文言文作為書面語言。
這個轉變是因為大批的留學生歸國帶來新的思考方法,一方面出於掃盲的需要,因為白話文更加容易理解,而文言文需要很紮實的文學知識。
-
4 # 瘋哥哥l
白話文是以現代漢語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並不是始於清末,而是從唐朝就已有發展。
古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差別很多,和各個文言文有差別,但不大語言是慢慢發展起來的,詞典也是慢慢變厚的。
從秦漢以來,到隋唐,再到明清和現在,語言逐漸豐富,就像一個小孩慢慢長大一樣。在古代,因為詞彙量少和交流方式的不同,和現在有很多差異。
陝西話、吳語、粵語和客家話裡面有很多古漢語的因素。
在蘇州、無錫的菜市場買菜,你問豬肉多少錢一斤,本地人會說“廿八塊”,就是“28塊錢”的意思。這也算是文言用法。
可見古漢語的口語和當時的書面語——文言文,差別並不會很大。
讀很多史書,或者君王的起居錄,裡面有大段的語言記述,雖有修整,但基本也是和當時的口語相近的。
所以,古人交流用的古漢語和文言文的差別並不是很大。
再從《詩經》來看,裡面有很多民歌,所謂民歌就是人們平時唱的歌曲,先民們隨口吟唱,流行並流傳下來的,是接近於口語的古漢語。
甲骨需要刀刻,鐘鼎需要澆築;竹片可以書寫也可以刀刻,但製作不易;而布帛昂貴,開始時候的紙張也價格不菲。這些因素都要求書寫越簡潔越好。一個字能表達,絕對不要兩個字。
因為寺廟等宗教活動需要向普通人傳教,於是便用更接近於口語的書面語(白話文)向普通人推廣。
上古時候的文言文,和魏晉時候的文言文就有很大不同;隋唐時期和明清的也有很大差異不同。到了近代,國外的文化衝擊是巨大的,對語言的影響也非常巨大。胡適等人推行白話文運動,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在短時間內改變了人們的書寫習慣和表達方式,所以我們會覺得和以前的差異很大。
所以,古人用他們熟悉的方式交流,並不會感覺到不方便。滿足需求就是適合的。
-
5 # 嘮點大實話
您想問的是不是為什麼古人選擇用簡練但是有歧義的語言文字交流,而不選擇更加用更加直白準確文字交流吧。我個人認為最初主要是生產力決定的,從語言文字發展的里程來看,經過甲骨、金鼎、竹簡、布帛,到東漢蔡倫發明紙張之前,用於記載文字的介質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獲取難度都不低,在紙張發明之初受工藝產能的限制也沒有辦法大量普及,這就需要語言高度凝鍊,目的是——省紙、省布、省竹子。實際上在兩漢時期甚至更早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文言文的框架已經基本確定了。到了唐宋時期,經濟逐漸繁榮,生產力發展,紙也普及了(雖說繁榮,但哪怕到了明朝,用於書寫的紙也不算便宜東西),出現了很廢紙的駢文(始於南北朝)這種東西,不過這個技能點點歪了,它並沒有把語言文字引向通俗準確,而是引向了華麗墨跡,這種又費紙又費時的表述方式明顯不得人心,在官方層面被唐宋八大家等一眾文壇領袖當頭一棒打回了秦漢時期。但是在民間則是另一番景象,例如宋詞相較於詩經楚辭,相較於律詩,已經很通俗易懂了,這主要是由於唐宋科舉制度大興,教育不再是門閥世家的禁臠,逐步向民間普及,語言文字需要更加直白準確才方便大眾理解學習。到了元朝,開始出現了散曲,已經有了向白話文轉變的雛形,到明清出現了小說,到民國出現了白話文運動,白話文逐漸普及。
-
6 # 星空偃
社會的一切都可以用生產力來解釋。古人一開始用竹簡,絲綢,布帛,甚至金屬器皿作為字的載體,這些在當時要不十分貴重和稀少,要不製作麻煩運輸不易,所以在上面寫字必須言簡意賅,一個字頂好幾個字用。就像是現代排電報,也儘量少寫字一樣。
到了東漢,雖然發明了紙張,但在當時,紙張仍然是非常貴的物品。很多私塾的學生,在練習寫字的時候,都是用木棍在沙子裡寫的,只有非常正式的場合才會用紙。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百姓沒有文化的原因,光是筆墨紙硯他們都買不起。
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紙張價格慢慢降低後,老百姓用的越來越多,文言文的意思也越來越白話。而到了清朝,基本我們有點文化的都能看懂了。這個你可以到北京故宮參觀一下,當時大臣寫給皇帝的奏摺,基本初中文化就能看懂。比如張之洞寫給光緒的,我記得長期都展覽。
所以最終決定語言走向的還是人民群眾,而決定人民群眾的是社會的生產力水平。
-
7 # 行走間風景
古人在平時說話溝通中應該是以白話為主,畢竟對於古代普通百姓來說,恐怕能識字就算不錯了,讓他們開口“之乎者也”不太可能。
或許在更早的遠古時期,那時候文字也沒有,記錄都是靠畫圖形,詞彙也相對比較少,那時的人們互相交流的語言應該比較簡練,句子比較短,一個字就能表達許多意思,人們之間的交流溝通所使用的語言很可能跟簡練的文言差不多。
當圖形逐漸演變成文字以後,記錄文字就成了問題。我們知道,漢字從一開始是刻在石頭、獸骨、龜甲等這些堅硬的東西上的。那時候的工具也落後,想要在這些堅硬的東西上記錄事件應該是很費勁的一件事,這種情況下,再羅裡吧嗦地長篇累牘,還不得把人給累死?
也幸虧那時候沒有網文,否則現在動輒上百萬字的網文小說,別說刻在石頭、龜甲那些東西上,就是在竹簡木簡上刻,恐怕一生能完成一部作品就是很偉大的一件事了。
-
8 # 西北龍神
古代交通不發達,工業製造不發達,必須省紙,省字。
關於友情,
文言文表達的更有內涵,如書信問候:別來無恙?飽含多少資訊量?“思念,牽掛,健康,時空,擔心。”今人白話問候,直接一句“想死你了”。好像缺點啥?
海記憶體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關於愛情
上邪,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兩漢 饒歌
上天呀!我願與你相愛,讓我們的愛情永不衰絕。
除非高山變平地,滔滔江水乾涸斷流,凜凜寒冬雷陣陣,炎炎酷暑白雪紛飛,天地相交聚合連線,我才敢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
一同生死不分離,我們早已立誓言。別時握住你的手,白頭到老此生休寫的多鐵!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缺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
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都黯然失色。
-
9 # 奉天一葉
人類文字交流,從極簡單的語音象形記錄存檔開始到用文言文,這裡應該有一個必須的實踐和複雜需要過程,簡單的說就是人類從語言溝通到把語言記錄下來,形成了從象形的岩石質文甲骨質文到竹簡質文和高貴的絲綢質文,再到紙質文。文言文演變過程儘管綜合因素很多,但離不開一個關鍵因素,由於留下文字的材料匱乏不得不把文字用的越簡練越好一一就是文言文。世界上越精練的東西越珍貴,珍貴的東西一一文言文,反而塑造了永遠不衰的中華文化。不得不說記錄文字的材料匱乏的那個年代,材料製做人和寫(刻、燙)作者,恐怕做夢也沒有想到由於材料的匱乏,倒逼著把普通的語言逐步的形成了文言文一一有神韻的詞語。這神韻的詞語不僅是中華民族也是世界人類歷史的瑰寶,這瑰寶五千年了一直也會永遠發光。
文字的記載,由現代的紙質材料又到了大資料電子質年代,科學的發展從中國幾千年外國幾百年的夢想到現在的幾十年跨越進步,不是像做夢一樣嗎?
學好用好世界上的最大語種一一漢語普通話,是年代的需要,因為將來的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一一不可想象。
-
10 # 小貓遊俠
外中國人天天說話,居然都用外語…
就那環境啊…
一個道理
古人說話,當然天天也是用古文啦…
回覆列表
我們首先要了解古代人類生活在自然環境比較危險的時代,那麼你就會發現那些有文化的人都是強大的人,及一部分強大人的普通後代。
而強大的人則會使用比較接近於自然的語言文字,這就是文言文的核心,而現在的白話文為什麼會普及呢?因為現在基本人人都讀書,那樣就變成了寧濫勿缺的尷尬局面,不信看網路上的群魔亂舞的各種網路魔改話,文。
現在人人都讀書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你完全無法保證人人的智慧都一樣,有的人普通,有的人差,有的人基本沒有智慧。這樣咱們普通人你不讀白話文,讀接近自然的文字語言,你讀不了,讀不進去,讀不懂。別不信,我這個普通人最近在抄書,只能一步一步來,一下子搞地獄級根本不行,說行了來,《黃帝內經》抄一遍試試在說[機智][機智][機智]。
由於普通人的智慧屬於普通層面,力量就不用說了也是普通層面,對於強者說真的咱們都是螻蟻,怎麼教化,都聽不懂,因為咱們沒有開智慧,沒有得道成為強者(得道成仙就不說了啊[奸笑])。
反對的,先想想看現在科學的引領科學家們是不是大智慧的人,好像有一張幾乎涵蓋那些科學家的照片,誰有上傳下。看看那些科學家們的成就,能看懂幾人的來炫耀下,然後在反對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