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澤之Mum歷史手札

    如題:

    首先歷史上劉邦沒有把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都殺了,韓信、彭越是他借呂后之手,英布是被彭越之事嚇著,主動造反,劉邦有了幹掉他出師有名;燕王臧荼、盧綰同樣也是反叛劉邦,被劉邦清理掉的;趙王張耳是病死的,他的兒子娶了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長沙王吳芮,是七大異性王中行事最低調的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王位傳了五代的異性王。

    陳勝吳廣起義,口號是:天下苦秦久矣!其實只是煽動人心的一種藉口,不可否認秦始皇以法治國,律法相對嚴厲,但也沒有達到讓民眾接受不了的地步,不然為何秦地的原駐民都能生活得好好的?

    再說秦始皇大興土木,勞命傷財?其實他大興土木的財力,更多來自於他橫掃六國時,從其國君和貴族那裡收刮而來的財寶。再加上他把六國所有的富豪全部遷徙到咸陽所聚集的財富也是龐大的。建國之初,更多的消耗來自於六國富豪之家的稅賦。

    秦二世沒有學到其父的本事,把秦始皇說一不二的霸氣更加完美的展現出來,好大喜功,搞得民眾不滿的情緒日益高漲。秦二世的不作為加上趙高的欺上瞞下,秦國的政治一片混亂。

    另一個就是秦始皇焚書、坑術士和挾書令得罪太多儒生,牆倒眾人推嘛,那些口誅筆伐的文人還不有仇報仇,把秦二世橫徵暴斂的帳都算在秦始皇頭上?書寫歷史的時候就越來愈偏離原來的樣子。

    歷史上的秦始皇,稱得上是雄才大略的軍事家、天才政治家,從他當時的情況築長城、修公路、鑿水利都是具有高瞻的目光。

  • 2 # 親一

    先說說劉邦,劉邦有殺功臣,但是沒有殺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劉邦的手下就這麼幾群人:

    一是豐沛的兄弟們,這些才是真正的出生入死的兄弟,連數次和劉邦作對的雍齒都封了侯了,更別說其他的了,只有一個人是例外的,就是盧綰,在劉邦殺光異姓王之後,就只有他一個燕王了,劉邦也並沒有公開說要討伐他,但是他也因恐懼而奔走匈奴,後就死在了匈奴,後來盧綰的孫子歸漢,被封了侯

    二是在劉邦在後來伐秦的過程中加入的,有些甚至是在封王之後才加入的,這些人也要再分為兩類,一類是沒有兵權的,如陳平之流,都得以善終,還有一類是有兵權的,如韓信,下場我就不說了

    三是楚漢之爭時,甚至準備給項羽最後一擊的時候加入的,如彭越、英布,彭越歸漢很早,但是說動彭越英布來會師,那是王位跟不要錢一樣封出去換回來的,對了,還有韓信出兵,是楚王換回來的

    等到項羽死了,劉邦第一件事就是去韓信大營奪了韓信的大將軍印,而後一個一個把威脅自己的第三類的手下給殺了,找個藉口好不容易。

    再說回秦始皇,秦始皇就算不當這個皇帝也是秦王,手下的這些功臣們世世代代都居住在秦國,早就算是自己人了,對秦王的忠心程度肯定要比劉邦的手下對劉邦的忠心程度高的不是半點,那為什麼要殺功臣了。

    封建時代,除了泥腿子出身的兩個皇帝,其他的都沒有對功臣進行清洗,劉邦的清洗也只是有限的清洗。

  • 3 # 三國逐夢

    秦始皇嬴政和劉邦的不同經歷,是他們兩種截然不同表現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的經歷可謂坎坷,他的父親異人在趙國為質子的時候,被呂不韋“奇貨可居”,把自己的侍妾趙姬送給異人,後來生下秦始皇嬴政,秦始皇“九月而生”,到底是不是異人的兒子,兩千年來誰也無法證實。

    長平之戰後,秦國兵圍邯鄲,作為質子的異人面臨極大危險,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逃出邯鄲,輾轉返回秦國。但他們逃回走的時候,卻沒有帶上嬴政母子二人,儘管有人庇護倖免於難,但也能想見嬴政在趙國的日子是多麼艱難。彼時,秦始皇只有一歲。

    直到數年之後,異人成為秦國太子,為了避免秦國來攻,緩和兩國關係,趙國這才把嬴政母子二人送回秦國。

    異人即位三年即去世,十二歲的秦始皇成為秦國國君,但此時大權在呂不韋手中,其母又與呂不韋聯合干政,秦始皇不過是個 傀儡。直到秦始皇成年之後,平定嫪毐之亂,流放呂不韋,接過大權,這才盡展雄風,逐步統一天下。

    可以說,秦始皇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繼承的是秦國福澤,名正言順的秦國國君,他手下的功臣,是絕對忠於他的,他有雄才大略,讓混亂了數百年華夏一統,功比天高,手下的文臣武將對其絕對服從。所以秦始皇根本不必去搞誅殺功臣那一套,只要有他在,不說沒人敢有異心,但絕對沒有人敢有異動。

    劉邦不一樣,他是寒門出身,出身農家,卻不事生產,遊俠習氣甚重,以至於窮的娶不起媳婦,還是呂公看他不凡,主動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劉邦的前半生可謂碌碌無為,年輕時想投奔信陵君還未成行信陵君就去世了,秦國統一後他最高也不過是做亭長,還因為私放囚犯而不得不逃亡。等到他起兵之時,已經四十八歲了。秦始皇在這個年紀,早就一統天下了。

    儘管起兵反秦,但劉邦是勢力一直不強,尤其是和項羽比起來,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但他最大的長處就是善於用人,善於虛心接納諫言,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去,所以最終他能聚集一批傑出的人才,擊敗項羽,重新統一天下。

    但那些跟隨他打天下的人,可能覺得劉邦就是運氣好,有一種“我上我也行”的心理作祟,對劉邦是有所不服的。他們手握重兵,佔據大片地盤,實力雄厚,戰時劉邦不得不拉攏他們一起對付敵人。對他們來說,這個天下是他們和劉邦一起打下來的,有他們的一份,他們可以居功自傲。

    對私人來說,這沒什麼錯,但放到一個國家就不行了,令出多門是大忌,手底下的人實力太強,劉邦就感覺皇位不穩。所以他必須想方設法削弱那些人,甚至不擇手段剷除那些勢力,這就是後人所看到的,在大漢建立之後,劉邦不斷尋找藉口削弱異姓王、逼得他們不得不造反,最終完成對大漢政權的鞏固。

    後世對二人截然不同的評價,是因為他們施政的方式有很大區別,秦國為了壯大實力,統一六國,實行軍功授田,嚴刑峻法,但當六國統一之後,這種方式就不合用了,因為沒有了軍功,也就沒有了田地,就會導致苛政弊端的顯現。

    在秦始皇之前,列國紛爭數百年,誰也不知道統一之後要怎樣統治下去,沒有經驗可言,所以出了問題之後,根本不知道如何解決,秦朝很快就因此滅亡。

    漢承秦制,劉邦吸取了秦亡的教訓,實行無為而治,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打下了基礎,他殺戮功臣,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這符合儒家大一統的觀念,所以劉邦被人視為仁義,相反的,秦始皇就成了暴君,實行殘暴統治。

    這種觀點,是從從統治階級的利益出發,沒什麼對錯之分。

  • 4 # 老易說事

    首先,我不太贊同用道德觀點來評價政治人物。所以秦始皇是否殘暴、劉邦是否仁義,這是一個一眼就可以看穿的偽命題。

    秦始皇無愧於“千古一帝”,對政局和時勢的把控能力無與倫比。殺功臣的本質邏輯是一種政治上恐懼感,感覺不安全了,才會痛下殺手。一個真正強大而自信的人,是沒有必要去殺功臣的。

    秦始皇時期,文臣俯首,武將貼耳,他在政治權力上是處於絕對的掌控局面和自信的,所以沒有必要去誅殺功臣。但是,到了秦二世時候,趙高想要專權,李斯就讓趙高感到不安全,甚為忌憚,所以只能想方設法把李斯殺了。包括中間,趙高他們清除扶蘇、蒙恬等人的邏輯都是一樣的。

    劉邦在個人能力上是不夠突出的,這也造成他沒有足夠的自信。治國不如蕭何,謀國不如張良,戰略不如韓信,勇猛不如英布,資歷不如張耳……但是這些英雄是通過劉邦為集結點,一起幹翻西楚霸王項羽的。劉邦雖然被推舉成了皇帝,但是他在權力上的權威實際上是不夠的。

    所以西漢立國的時候,劉邦不得不大封異姓王,這就造成了權力的分散局面。但是,對於任何一個封建君主來說,其內心都是渴望權力的高度統一的。等到劉邦手裡的實力越來越雄厚的時候,自然會逐步地清除掉那些對其有威脅的異姓王了。這就是劉邦為什麼要殺功臣的邏輯了。

    首先,我是不認為秦始皇是暴君的。秦始皇是中國第一個統一全國的偉大皇帝,這其中每一步走過來都離不開武力鎮壓,滅六國、焚書坑儒、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修建長城、全國修建秦馳道、北擊匈奴、南攻百越、全國實行郡縣制……

    可以說秦始皇是一個雄才偉略的政治天才,他一生所幹的事,是很多朝代數百年都完成不了的。過剛易折,上馬太多的“提速工程”讓各種“承建部門和人員”不堪其負,所以積怨很深。但是,秦始皇的鎮壓力就在那裡,他們除了腹誹,也不能怎麼樣!

    秦始皇被認為是暴君的根本原因就是“二世而亡”,他的豐功偉績沒有很好地被歷史消化和吸收。漢代奪了他的江山,繼承了他的政治體制。最後重用了儒家思想,文人出於文化立場和政治需要,所以不遺餘力地編排秦始皇,這是情理之中的。

    劉邦顯然不是什麼仁義之人,偷雞摸狗、秋後算賬、翻臉不認人、巧取豪奪,這一輩子,他老人家沒少幹缺德事。說劉邦仁慈、仁義根本就是史書對他的美化和掩蓋。

    比如,西進咸陽的路上,第一次攻下潁川城,劉邦同志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屠城。到了咸陽,劉邦第一件事就是鑽到皇宮去抱美女……只不過劉邦聽得進勸,知道收斂自己而已。

    把劉邦寫成一個仁義之人,才能反襯項羽是一個殘暴之人,劉邦最終取得江山,才顯得順理成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秦始皇的殘暴就是因為他迅速失敗了,劉邦的仁義之名,也正式因為他是最後的勝利者。如此而已

  • 5 # 弋北談古今

    秦漢之朝上承遠古、下啟後世,對於我們中國的歷史來說有非常重要的過渡作用。

    雖然說秦始皇贏政是秦朝的開國皇帝,劉邦為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二者都為開國之君,但是歷史上卻稱秦始皇殘暴、高呼劉邦仁義,為何會如此?難道不是劉邦殺身邊親信更多嗎?其實秦始皇與劉邦二者的口碑相差如此之大還是有很多原因的:

    秦始皇與劉邦口碑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在於他們所主導的戰爭數量的多少,規模之大小。

    秦始皇自繼位以來先後發動政變,將威脅自己權力的諸如趙姬、呂不韋等人驅逐。等到秦始皇掌握權力以後執行秦國數百年來的統一戰略,不斷派出王翦、李信、王賁、蒙武等人率領大軍鯨吞天下之地。滅南韓、破趙、攻魏、滅楚、吞燕、降齊,大戰無數、小戰不斷,天下因秦始皇滅六國之舉兵士死傷無數、百姓流失失所、生靈塗炭。

    而劉邦自農民起義軍以來雖然經歷了許多戰爭,但是一直是戰敗者,雖然最後取得了楚漢戰爭的勝利,卻博取了許多人的同情。而且雖然劉邦組織了許多戰爭,卻沒有殺俘之舉,頗得民心。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便以嚴刑峻法聞名於世,在刑法的刺激下,秦國軍民萬眾一心,才有了秦始皇覆滅六國之舉。

    但是天下在統一之後,秦始皇依舊執行秦國的嚴酷律法,使天下百姓敢怒不敢言,民心盡失。所以當秦始皇死亡、秦朝覆滅的時候才會出現牆倒眾人推的局面。

    而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修改律法,使百姓有喘息的空間,得到了許多百姓的支援。所以也獲得了在民間在百姓心中的一個仁義的形象。

    當秦始皇駕崩,諾大的秦朝在秦二世的手下幾近崩潰之時,以項梁、陳勝等六國貴族和起義軍為首的起義集團為了給自己塑造一個合理的身份,找一個好的造反藉口,於是不斷抹黑秦朝,嚴重損害了秦朝的形象。秦始皇也逐漸成為了後人口中的暴君形象。

    而劉邦便沒有了後人抹黑的這個問題。劉邦身為漢朝的開國皇帝,他一手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漢王朝,他的後人不斷給劉邦歌功頌德,劉邦從一個普通的平民、一個凡人,硬生生的被塑造成了一個偉大的仁義的開國皇帝。

    秦始皇與劉邦口碑在後世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一部分在於他們自身的所作所為,一部分在於其他的客觀因素。

    從事實上來說,秦始皇的確是為了統一中國的大業揹負了許多的惡名,但是如果秦始皇不豁出去滅了六國,我們華夏可能就永遠處於分裂的狀態。

    但是話又說回來,秦始皇雖然有統一中國的莫大功績,卻也做了許多對百姓不利的事情,他所制定的律法的確太傷百姓之根基。這也是秦始皇頂著萬世罵名的主要原因。

    可是要怪也只能是秦始皇自己背鍋,選了一個二世祖做繼承人,如果扶蘇繼承皇位,天下局勢可能又不一樣了。

  • 6 # 張倚江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僅要看後世影響,還要看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

    秦始皇沒有殺功臣,因為他本身就是世襲的君主,他的功臣本身就是人臣,君臣之別已定,不存在功高震主的情況。劉邦“殺”功臣(實際上殺的不多,但大部分結局都不太好),是因為劉邦是布衣出身,跟“追隨他的兄弟”一樣。大家一起創業,論功勞差不了多少,存在功高震主的情況,特別是這些“兄弟”知道劉邦並非真龍天子,而是泥腿子,對劉邦難有敬畏,易有覬覦。所以劉邦才有“狡兔死走狗烹”之舉。這是皇權壓制功臣的鐵律。

    秦始皇和漢高祖都從事了統一中國的活動並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功業相同,但性質不同。

    秦始皇的時代,是“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的戰國時代,周朝衰微,群雄並起。秦朝之前的夏、商,甚至實行分封制的周朝,只能算是鬆散的政治組織,有點像現在的聯邦制,天子更像是一個盟主,有權要求各諸侯國稱臣納貢,派出軍隊隨自己攻伐,但無法干涉各國的內政。一個周朝的齊中國人會說自己是齊中國人,而不是周朝人。秦始皇作為秦國的王,進行的統一戰爭其實質是秦國的擴張,是秦國對其他國家的征服,於其他國家來說則是侵略,因此並不能得到天下民心的支援。被征服國家的人民處在一種“口服心不服,敢怒不敢言”的心態下。實際上秦始皇只是在政治形式上統一了中國,並沒有完成民族心理上的統一。在這種情況下,秦始皇在統一後只能實行高壓政策來維持統治,所以人民感受到的是侵略者的壓迫,是“殘暴”。只因那時候還沒有“統一”這個觀念。

    劉邦處在“後秦始皇時代”,統一的觀念已經出現,又乘著“天下苦秦久矣”的背景,再加上連年的動亂,民心思定;再加上劉邦上位後積極實行休養生息的國策,給人民以喘息,這是合乎人民需要的。所以劉邦的統一不僅是政治形式上的統一,也是民族心理的統一,從此漢族作為一個新的整體,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因此不論後世還是當世,對劉邦的評價都是積極的,所以有題主的“仁義”之說。

    從大的時代背景下看,隋朝和唐朝的情況跟秦朝和漢朝很像,完成統一的王朝短命,而繼起的王朝勃興。頗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意味,可見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歷史使命。然而沒有秦隋,焉有漢唐?

  • 7 # 小霍公子

    首先你要先理解一個歷史基本原理。

    那就是,得國正統的王朝,基本上都不會殺功臣,因為國家本來就應該是人家的,人家為什麼要殺功臣?

    第二,得國不正的,必然會殺功臣,也就是說,搶班奪權的王朝,必然是要殺功臣的,因為大家都是造反分子,憑什麼你可以做皇帝,我就不可以做皇帝?

    因此,得到皇位的人,為了防止別人也學自己造反,就只能把那些當初跟他一起造反的小夥伴都殺掉,如此才能保證自己的皇位的穩固。

    明白這個原理之後,第一個問題就很好回答了,因為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統一華夏,人家正兒八經的王族出身,憑實力得天下,沒人對他的皇位構成威脅,所以,他不必殺功臣。

    劉邦只是個泗水亭長,一個小派出所所長,靠著造反得天下,當然要小心別人搶班奪權,他肯定要殺功臣,後世的朱元璋也是如此。

    至於說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秦始皇殘暴?

    因為他治國太嚴苛,到了水至清則無魚的程度,修長城、修馳道、修阿房宮、修秦始皇陵,北擊匈奴,南平百越,各種工程一起上馬,各種戰事同時開進,讓民力幾乎到了崩潰的地步,所以,老百姓覺得他太殘暴了。

    而劉邦休養生息,與民休憩,讓老百姓的生活得以寬鬆,所以,老百姓很感激劉邦,覺得劉邦是個寬厚長者。

    畢竟劉邦也是從基層起來的領導,更體恤百姓。

  • 8 # 過去即歷史

    我們需要先明確一個原則:評價古代帝王要有怎麼個思路?是優待身邊人、功臣而對最多的底層百姓不管不顧?!還是出於各種目的打擊功臣、外戚等身邊人卻很好的兼顧了低層百姓的死活,穩固了自己的統治根基。到底哪一種才是評價標準?當然既不殺身邊人也兼顧底層百姓的舉措皆大歡喜,當只能兼顧一方的時候該怎麼選擇?

    這裡先不談秦始皇的口碑為什麼不如劉邦的問題;我們先談一下中國古代的帝王,上面提到的三種評價帝王思路其實都有對應。

    宋太祖趙匡胤就是通過杯酒釋兵權收回兵權,卻沒殺功臣,那是一個優待,好吃好喝做個富翁,趙匡胤拿國家財政養著他們,但是底層百姓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賦稅超級沉重,供養著龐大的官僚隊伍,宋朝商品經濟好點,創造了大量錢財,這也要無數失地農民流入商品經濟領域,就這底層負擔重的沒法說,這也是為什麼宋朝的農民起義這麼多的原因;

    網路配圖

    明太祖朱元璋走的與趙匡胤完全相反的兩條路;朱元璋殺功臣、猛烈打擊身邊人,對官員俸祿定的僅可以保證一家的溫飽。卻對那些底層百姓頗為重視,把稅負定的很低,還多次減免一些地區的農業稅,大力修建農業基礎設施,還對農具免稅,更要命的是朱元璋把國家財政收入鎖死,一年只能收這麼多,多了不準收。朱元璋是對農民最好的古代帝王,沒有比朱元璋甚至不惜把整個官僚隊伍都得罪也不回頭。趙匡胤跟朱元璋走的是兩個極端,分居兩頭,一個被身邊人捧上天,底層百姓對他卻沒感覺;另一個被身邊人貶的一無是處,可對於那些底層百姓卻一直懷念洪武爺。

    居於兩者中間,走中庸道路的帝王也有,就是唐帝國的唐太宗李世民;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民間和官僚同時認可的皇帝。因為李世民不倒向任何一方,他知道治國要靠官員,國家根基的穩定又要靠底層百姓,誰的利益都不能過分侵害。李世民就是基於此認識,身邊人侵害百姓就替百姓做主,身邊人要特權、過的舒服,李世民也會給他們空間,只要做的不過分,嚴重侵蝕底層百姓利益,李世民不會嚴懲的。

    再回過頭來看秦始皇和劉邦,他們兩位都在上面所說的情況中;

    秦始皇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但他最著名的標籤是暴君。秦始皇修長城,開秦直道,建驪山陵墓,哪一件都是大工程,只幹一件就可以名垂青史,可秦始皇三件同時幹,這就超出了底層百姓的承受極限,也就是秦始皇透支了民力,就是再優待身邊人,不殺功臣,有暴君的名聲是一定的了;

    劉邦作為西漢的開國君主,經歷白登之圍決定與民休息,就是在愛惜百姓,寬宥民力,恢復、發展農業生產。但劉邦誅殺功臣舉動也是有的,這可以看成嚴厲打擊身邊人。

    劉邦和秦始皇的舉動從是否促進社會發展,生產力進步的角度,劉邦不能因為誅殺功臣就否定它對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同樣秦始皇不能因為是千古一帝就忽視他透支民力的現實。

    總之他們都是人,都對中國的發展有積極意義,沒有必要要他們倆比個高低,誰到底排上面;重要的是給他們功過客觀的評價。

  • 9 # 蟻史為諫

    後世的評價不一定全對,但必定有一定的道理。秦始皇沒殺功臣並不全對,劉邦仁義也不能一概而論。出發點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相同。

    秦始皇13歲繼位,但是真正掌握秦朝權力卻已經是20歲左右的事;他是如何做上秦王寶座的?是因為呂不韋的大力支援才能秦王,可是嬴政親政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呢?

    嬴政親政的第一件事是回櫟陽古都祭祖,同時滅了嫪毐軟禁了趙姬。接著就是收拾呂不韋,因為是呂不韋將嫪毐介紹給趙姬的。

    嬴政被稱為暴君,主要有三個原因。一,統一六國之後還在延續商鞅變法後的法律。法律是秦朝的唯一標準,對於人民來說只要違法沒有人情可言必定收到懲罰。

    二,統一六國後秦朝的勞役很重,因為秦始皇需要做很多大事。為自己修建陵園(驪山陵墓最多勞役時有70萬人),修建防禦匈奴用的長城。

    三,強行統一文字、度量衡、車軌甚至強行統一文化和思想。人們無法適應這麼大的變化,有不得不順從。從心裡上其它六國的人民的痛恨秦始皇。

    秦末,天下大亂。項梁被章邯所殺之後,義帝(楚懷王)派項羽、宋義、范增支援趙國,派劉邦進攻秦朝本土。

    項羽每攻下一處秦朝的土地,總是洩憤式的燒殺搶掠甚至坑殺了20萬投降的秦軍。相對來說同時期的劉邦就溫和了許多,他以招降的方式很快攻下了咸陽,又與秦民約法三章來代替秦朝的嚴刑峻法。

    就是這個約法三章收買了秦朝遺民的心,劉邦仁義長者的名聲從此更加響亮。

    秦朝的暴政,秦始皇的暴政與劉邦有一定的關係。

    秦朝是不是暴政,很多史學家認為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並不一定。因為在六國統一之前,各國都有修建陵園、修建宮殿、修建長城;動用人力、物力、財力沒有秦朝的多,範圍也沒有秦朝的廣,那是因為他們沒有那個實力。

    而漢朝需要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行,給人民一個交代“我為什麼要代替秦朝?”因為“我比秦朝仁義,秦朝是暴政”。

    秦末天下大亂時,很多關於秦朝的真實記載已經找不到;人們知道最多的關於秦朝的問題都來自於漢朝史學家的描述,那麼這些描述必定會或多或少的參雜一些政治因素。

    貶低秦朝成為漢朝統治者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所以到了今天我們聽到的最多還是“秦朝暴政,漢朝仁義”。

    或許,仁義與否並不取決於是否殺了功臣。

  • 10 # 問答達人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秦始皇一統天下,都是威震四海的大事件,也因此被稱為“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諸侯國之間攻伐不斷,老百姓苦不堪言。秦國一統六國後,按理秦始皇應該先休養生息,可是沒有,老百姓依舊生活艱難。

    統一六國後,秦始皇立即開始了新的一輪戰鬥,“北擊匈奴修長城,南攻夷越修靈渠。”這一系列的舉動,讓急需休養生息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於是陳勝吳廣起義後,各方響應,“天下苦秦久已!”

    反觀劉邦,漢朝建立後,他把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生產作為自己稱帝后的首要任務,即流傳後世的“休養生息”。秦朝時,沉重的賦稅讓老百姓苦不堪言,而劉邦立即聽從大臣們的意見,輕徭薄稅,對北方匈奴更是採取了和親的政策,以換取漢朝的恢復發展。

    老百姓生活好了,自然稱讚統治者的仁道,這就是秦始皇被稱為“暴君”,而劉邦被視為“仁義”的最大原因。可能有人會說,秦始皇的功績更大,遠超劉邦,這點是肯定的。可大家想過一個問題沒有,在當時的老百姓眼裡,常年的戰亂早已讓他們惶恐不已,能過上安穩的生活,就是最大的願望了。

  • 11 # 卡卡後面那個卡

    寫書的都是什麼人?文人 再具體一點 儒家

    秦始皇是法家治國

    漢朝 前期 黃老治國,後期 獨尊儒術

    其次 秦朝只有2世 漢滅秦

    懂?

    在文人筆下 康麻子都能成千古一帝

    這年月 懂?

  • 12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秦始皇之所以沒殺功臣,就是憑著自己霸氣十足,誰都不敢有半點非分之想!

    因為秦始皇的暴政和個人凶狠程度,大臣們基本上領教過,功臣們更是不敢造次,對秦始皇是百分百的聽從,自然避過了殘殺!但卻苦了天下眾多百姓!

    而劉邦雖然殺了十幾個功臣,但對中層大臣,乃至普通百姓卻十分重視,既減少每年稅收,又大力激勵農業,讓農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這一點讓農民吃到甜頭,自然感恩載德稱劉邦仁義,畢竟殺功臣是少數!

    其實不管什麼樣的社會和政權,能夠讓廣大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就會受到人民的支援,其餘的政權紛爭,並不是人民是關注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嗓子女掌門人江佩珍被限制處境,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