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常有常心

    文化之詞源。文,指在茫茫天穹中,日月星辰相互交錯執行時所留下的,人們可以觀察得到軌跡、痕跡和紋理,依據這些軌跡、痕跡和紋理人們可以推測天象,即天文。故文通紋,指紋理,痕跡,軌跡。

    《易》載:“物相雜,故曰文。”《禮記》稱:“五色成文而不亂。”《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叉。”《尚書》疏曰:“經緯天地曰文”均指此義。另據“天人合一”這一中國最原始、最本源的思維原則,由“文”之原意引申,並與“茫茫天穹”和“天文”對應,文,又指在茫茫人海間,人與人相處相交時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和方式,包括:態度、行為、舉止、言語等,即“人文”。化,指變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態或性質的改變,又引申為教行遷善之義。“天地

    氤氳,萬物化淳;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出自《易》),“化不可代,時不可違”(出自《黃帝內經》),“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出自《禮記》)等等,其中的“化”都是變易、生成、造化或教行遷善的意思。“文”與“化”並聯使用,較早見之於《周易·賁卦·象傳》: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漢以後,“文”

    與“化”方合成一個整詞,如“文化不改,然後加誅”(《說苑·指武》),“文化內輯,武功外悠”(《文選·補之詩》)等等。當我們在追溯中國古代“文化”一詞的原義時,我們不難發現古人總是將“天文”與“人文”並提,其內在邏輯關係是:觀察、瞭解“天文”,以掌握天之執行之理(即:天道),將“天道”化為為人之理(即:人文),進而觀察、瞭解“人文”,以規矩人之行為舉止(即:人道),最終以“人道”教化天下。古人的這種“天人合一”,“天文”、“人文”相印,“天道”、“人道”相通的思想架構了中國傳統思想體系的基礎,這個思想基礎自然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基礎和傳統文化源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雙十一總成交額2684億,你所在的省份上榜了嗎?對此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