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雯雯姨
-
2 # 青山依就好
小時候媽頓了排骨藕湯,就要往隔壁的三孃家送一碗,對門的黃伯伯家送一碗。那個湯真香了一條巷子。三孃家裡包餃子給我們送來一大盤,搶著吃得回味無窮。記憶中小時候吃飯,從來是端著碗就往門口跑,你家有泡酸蘿蔔夾點,他家有辣蝦渣下飯挖點,吃得好舒服好滿足呀。晚飯後武漢的竹床陣開始擺上了,大人們聊著天,拿著蒲扇給小孩扇蚊子,晚上誰家殺個大西瓜就都來吃,人情味特別濃。
在那個年代物資雖然是要計劃,住的是破平房,但是哪家有困難都會伸手幫一把,家裡有辦紅白喜事的時候,那才叫熱鬧,都是在家裡辦,大家出錢出力的把事辦好。覺得有大家幫忙什麼事都不是事了。
看看現在住的高樓大廈,對門不認識對門的。樓上樓下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上班單位的同事也是覺得好現實,拍馬屁的人千姿百
太,你受表揚了有人嫉妒,你倒黴了踩你一腳,各懷心事的還笑容滿面,好惡心的嘴臉,人和人之間用真心相交的少了,帶著利益的色彩重了。
現在的街坊鄰居,同事朋友,包括家人親戚都把錢看得太重了,太現實了,頂多微信裡鹹不鹹淡不淡的問候,有錢了就不得了的,沒有錢的也不想巴結,這樣就來往少了,人情味更淡了,生活物質提高了,思想品德倒退了,所以覺得現在人,越來越沒有人情味了。
-
3 # 知雨一休
什麼是人情味?我認為可能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心、幫助和支援。
以前社會物資匱乏,商品流通不暢,必須通過積大家之力、眾人之財才能完成一件大事。東家媳婦生小孩了,村裡的母親們都會送去10個自己家老母雞下的蛋,順便聊一聊家長裡短,有人情味;西家要蓋新房了,村裡的男人們都來幫忙,你挑水來我和泥,你壘磚來我安窗,熱熱鬧鬧,有人情味;男家娶媳婦,大家湊份子,你10元我5元,吃吃喝喝,鬧鬧洞房,有人情味;北家收麥子,親戚朋友來幫助,說說笑笑,一天干完,有人情味。
現在社會發展了,很多需要眾多勞力的工作,機器就可以輕鬆搞定了,又快又好。大家都富裕了,很多事情個人或一家就單獨解決了,也沒必要招呼大家來幫忙了。但也少了大家聚會交流的機會。
現代社會,尊重獨立意識,給了個人更多的選擇。以前需要師傅傳幫帶的學徒方式,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因為知識可以通過書籍、網路獲得,所以師徒情誼就少了。以前競爭壓力小,同事之間互幫互助,現在有末位淘汰壓力,只求自保了。
人情味變淡,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4 # 萬物復甦生五湖
科技進步的越快,社會文明成都越高,人與人之間的情分越淡薄。
不要問我為什麼…
科技技術進步,使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六七十年代,看到一架飛機飛過頭頂的藍天,會激動的揮手,離地跳起來老高,嘴裡還大聲喊著:看大飛機。
看到個外中國人,也會手舞足蹈的告訴身邊的同行人:快看,老外老外。
誰家有個喜事啥的,左鄰右舍的桌子凳子都統統派派坐,幫忙招呼。
收到一封邊上印刷著紅蘭彩條的航空信,會抖擻著手撫摸好半天才捨得用剪刀仔細的剪開。左鄰右舍的傳著信封看半天。
總之,那時的人們,都是幾年不漲工資,物品也是按計劃供應。家裡孩子多的,生活緊張點,也可能借幾塊錢度過這個月,孩子少的家庭,就可能寬裕點,但是左鄰右舍的差別不是很大。各家也兄友弟恭,姊妹相親。
但隨著改革開放,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工資獎金也有等級分別,錢在人們意識形態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進一步的責任承包制,思想跟上社會發展的,都分到了改革的紅利,錢包鼓起來了。反之,還是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貧富差距拉大,人和人之間自然也拉大了距離。這個距離可不是產生美的距離!呵呵…彼此的眼神裡有了含義深刻的內容了。呵呵
……
如今的人們,就更方便了。人手一部手機,這個圈,那個群,甚至大洋的對面,只要你願意,隨時視訊通話,資訊傳播速度堪比光速。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能用錢解決的,手到擒來,送貨上門。人們之間偶爾請客,也不和以前那樣,把朋友請回家招待。都是到外面飯店,吃好喝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串門就省了吧。呵呵…
如此以往,就淡了……
-
5 # 獨行佛
人生活在這個人世間,苦多樂少,特別在當今這個缺少精神支柱的社會裡,人性會從崇尚勞動到轉變崇拜金錢,做金錢的奴隸,這樣長期下去一部份人戴著偽善的面具左右著大多數人民的思想和信念,好人、壞人分不清楚,善良的事情不敢做,好話不敢說,因為怕社會上的黑暗勢力打擊報復。
社會發展到貧困的人民買不起住房、看不起病,公共服務中的水、電、煤氣初裝要民眾墊付高額費用時,這難道不是一種掠奪嗎?老師、醫生以收取紅包為樂,而普通人為了得到關照不得不拱手相送。
人的四面:陰一面,陽一面,善一面,惡一面在人們身上發揮的淋漓盡致,看菜吃飯成了典型。人情事故在金錢救世主的主宰下變得消極頹廢,所以現代人越來越喪失人情味了,不以助人為樂為樂,反以助人為樂為苦,在現代這個社會裡很多人因精神空虛尋找花天酒地的刺激生活,美女、金錢、香車、權力成了人生的終極目標,其結果就是社會的沒落和倒退,人性的喪失和缺乏,最終一個無序發展、災難深重的社會上天就會垂象演示給世人看……
-
6 # 王二易
現在的人越來越沒有人情味,比起以前來說,那真的是沒有人情味的。
主要的原因還是現在的經濟比較好了,大家口袋裡面都有錢了,而且大家都為了工作多忙,就很少會聚集在一起。
當有錢了,什麼事情都可以用錢來解決,所以人情上面就沒那麼重要了,一現在依賴人辦事的機率也很少了,凡是可以用錢解決的話,就一般都不用去找人幫忙了,找人幫忙的話,需要欠人家一個人情。
現在網際網路的進步,大家都忙著玩手機了。手機是大部分人的必需品,很多人一天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手機上,所以人情世故的交際就比較少了。
現在的人際觀念都比較淡了,道義感和責任感都比較缺乏,凡事都要講利益。沒有利益的人情世故,一般都不會去參加。
現在大家也為了生存,都要上班,所以沒有時間去交際呀,沒時間回家看父母啊,沒有時間陪老婆孩子啊,也沒有時間和同學聚會,聚餐。所以現在的人情味就變淡了,也許是社會上的一些變化,讓人情味越來越淡了。
-
7 # 小李556861
有沒有人情味,要分人。
現在年齡偏大點的人是把人情味隱藏的更深了,鄰里之間有時候一個微笑,幫個小忙,還是會感覺很溫馨。以前他們年輕的時候大家都很有人情味,為什麼現在卻隱藏的更深了?因為很少拿出來用,為什麼人情很少拿出來用?因為社會愈發浮躁,銅臭瀰漫,這種社會氣息慢慢的會腐蝕每個人,只是程度不同。曾經那些少年也慢慢把自己的人情隱藏起來,但也並未消磨。
年輕人在成長階段就是現在這種浮躁的環境中,伴隨著金錢至上的氣息,戾氣較重,驕橫跋扈也是常有的。但是我們不能管中窺豹,以點蓋面,優秀的年輕人太多,傑出的人才一浪蓋過一浪祖國才能發展,社會才會進步。
面對現在人情淡薄的社會現象,我們應該用自己的熱情打動身邊每一個人,別人受到熱情的感染,也會這樣對待他們身邊的每個人,這樣的話,自己的星星之火便滾滾燎原!
面對別人的戾氣,還以一個微笑,或許就是冰釋人情味的火種。
-
8 # 親吻生活一愛欣
“現在人怎麼越來越無人情味了?”
這個話題一下子把我的思維拉到了幾十年前迅速比對了一下,確實感到人情味兒淡了不止一大截。
記得小時候,鄰居送一盤餃子給我們,媽媽感激的說:下次咱包餃子也要給人家送點,不能忘記啊。現在送一盤餃子,人家不一定能要,說不定轉身就會倒進垃圾桶裡。人家可能不是怕髒,或許是為了預防疾病。
那時候住平房的多,出了家門就會遇到人們的笑臉、問候。哪怕是一句“你吃飯了嗎”都覺得心裡暖暖的。在一個院子裡玩耍、乘涼、聊天,一下子能看到彼此如水笑容的深淺,能感受到手的溫度和心的真誠。
一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物質條件極大改善,喜歡“孤獨的”生活方式而不喜歡被打擾。住在一個樓棟的可能多少年都不認識彼此,生活的圈子越來越小讓人情味兒“飄散”了;
二是好多人只在乎錢,對親情友情愛情似乎也增加了“籌碼”,變得“現實”起來。似乎有錢能買一切,眼光高低不同,讓沒錢的人開始“知趣”遠離;
三是和家庭教育有關。父母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離婚率高、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孩子在冷漠、孤獨、感情自封中長大,或者父母溺愛以自我為中心,都會形成不關心他人、對別人的遭遇熟視無睹的心理;
儘管以上分析讓人覺得有些心之寒涼,但絕大多數人還是依然選擇善良、真誠和彼此信任。如今社會,有人情味的地方還是非常之多的。比如遇到災難時或者面臨危險時,總會看見有人率先挺身而出,就像海爾那個師傅徒手攀爬救下小女孩,讓人感動落淚。
-
9 # 走在春風裡
人情味實質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
有一首古詩能最好地表現這種人情味: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良好的自然環境,輕鬆的心情,一杯淡酒,拉拉家常,人情之美躍然紙上。
人心常望暖風吹,誰不渴望和美的人情味?
但是我們身邊出現了很多不和美的現象,使人情味變了味。“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人們開始用錢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性,這家常就不好拉了。
“小賭怡情,大賭盡興。”來來來打麻將,這人際關係就成了博奕,上桌四把刀,場上無父子,還談什麼和美的人情味?
還有湖南的操場埋屍案,熟人社會的人際關係掩埋了一個正直的靈魂。
有人把人情味當幌子,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這樣的變了味的人情味不要也罷。
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那麼人們到哪裡去尋找人情味?歷史的長河,浩浩蕩蕩,順之昌,逆之者亡。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的情哪,已隨風飛入雲端,隨海流入八方。網際網路使人們在網上建立合美的人際關係。我們的社會正在建立新型的社會人情味:平等,公正,團結,互助。
應該說現在人不是人情味越來越淡了。而是人們已突破傳統的人情味,在網上、網下建立了更廣範的新型的人情味。網友著美文,邀我來品讀。
容貌定清新,品德也自高。
心中暗傾慕,我當更努力。
待到成功時,接你到我家。
-
10 # 午夜耕夫
不是人越來越無情味了,而是現在的人缺乏溝通和失去了溝通的條件,所以變得陌生和冷漠了。
俗話說,親戚是走出來的。
隨著社會的急速發展,經濟是衡量人們唯一的現實標準,匆匆的腳步伴隨匆匆的身影,相互見面只能紙上談兵似的到一聲:好。
但是誰又知道誰的苦難,誰又瞭解誰的不幸,久而久之,心靈與心靈就顯出縫隙,漸漸就疏遠了,久而淡之,甚至到冷漠的邊緣,只能對著匆匆的身影彷彿過客似的禮貌性的笑笑說:好。
沒有閒暇,沒有時間,所有的腳步都在為怎麼賺錢,怎麼去營造個人的高大上和獨自家庭的幸福,那有時間去問詢孤獨的靈魂和漫步在夜色中徘徊的身影。
誰還想沉浸在別人的訴說中,誰又願意去向別人訴說苦衷?!
生活的節奏把人們變象驅動著,人們都在拚死拉著日子的大車,即是汗流滿面都捨不得浪費時間,還有心情去跟你聊家常裡短。
再說了,任何事情操心是對的,浸入其中就是對自己的傷害,也是對別人的傷害。
生活,誰都不易,誰都有滿腹的心事,誰都不願意向別人訴說。
因為訴說就是一種傷害,任何人都幫不了你,所以你感到人越來越無人情味了。
其實誰都關心夜色,只是表現的方式和方法不一樣而己。
-
11 # 石之軒本尊
確實,現在的人情味越來越淡了。
懷念曾經的人情味濃厚的社會,猶如懷念故鄉,懷念童年,是人之常情。但按現在社會發展的趨勢,曾經那個充滿人情味的社會回不來了。
農業社會時期,是人情味最濃郁的時期,這是由生產生活形態決定的。
農業社會裡,人們聚族而居,幾代甚至幾十代人都生活在同一個地區,抬頭不見低頭見,家庭之間有各種淵源聯絡,婚喪嫁娶及生產生活都需要鄉鄰幫忙,這種生活形態,形成了人情味濃厚的氛圍。在這種環境中生活,人情淡薄的人,會遭到眾人的鄙視和排斥,大家不得不重視人情,不得不讓自己保持濃厚的人情味道,否則就會不容於眾人。
在人情濃郁的農業社會,人活在熟人群裡,早晚都是與熟人打交道。即便自己不認識的人,可能父兄會認識,父兄也不認識的人,攀談之下,很可能是拐了幾個彎子的老親戚。
但如今的社會,城鎮化不斷推進,原有的社會結構被打破,人越來越多的需要與陌生人打交道。自己的業績、賺錢的多少,事業的成就等,與陌生人的關係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人的交往圈子比農業社會時擴大了幾倍、幾十倍。
交往圈子也不是過去的鄉鄰親戚圈子了,事業上的圈子、同學圈子、因事業需要而不得不交往的圈子,認識的人越來越多。
認識的人多了,就難以按人情原則相處了,因為人太多,有很多不瞭解底細的。這時就需要有新的相處方法,維持基本的禮貌和禮節,但在實質性交往中很謹慎。
另外,現代社會制度、理念,也在不斷蠶食人情味。
辦事靠熟人、找朋友——社會制度越先進,越不需要這樣。
有難處了找親友幫忙——社會救助體系、保障體系等越健全,越不需要這樣。
中國現在處於正走向先進社會的路上,還離不開人情味,但卻真的在逐漸拋棄人情味。
懷念曾經人情濃郁的社會,但人情味離我們是越來越遠了。
-
12 # 樂呵樂呵305
物質豐富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同時也將人們分成了不同階級。你所說人情味只是不同階級之間沒有,同等位的人未必沒有。不管人們承不承認現在的社會問題之一就是階級固化,也是人們所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回覆列表
現在人怎麼越來越沒人情味了?謝謝您的邀請。說到人情味,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愛、理解。有些人確實沒人情味。前段時間,網上流傳15歲女兒把自己親生媽媽勒死了;還有從日本留學回來,剛下飛機就把親媽捅幾刀,這樣的事例能舉出很多,這確實是沒人情味,連親媽都殺,簡直就是沒人性啊!
3)極端事例還是少數,多數人還是有情有意。比如這次疫情期間,有很多人拿出自己的積蓄不留名、不留姓無償捐贈各種物資、醫療器戒、現金,甚至有些醫生為了搶救感染者,很久不回家,老父親病逝都不能回家看一眼,只能對著家的方向給父親鞠三個躬,還有的為了搶救感染者獻出自己的生命。也有很多人孝敬父母,加班加點掙錢給父母買房子,改善父母生活質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些濃濃的人情味不在少數。
人情味處處可見,它就在我們身邊。只是當你站在高樓上俯視下面時,你是感覺不到人情味的;當你融入人流中時,人情味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