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劍諜72501386
-
2 # 唐堂七尺男兒
題主你好,看到影視類問題不請自來。
先說答案,我當然會看。誠然,現在電視劇確實多,年產量對比十年前那都不是一個數量級,但我依然會看十年前的劇。甚至二十年三十年前的經典好劇,我都會找出來看。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因為能夠衝破時間的桎梏而流傳於世。
下面,我說幾部我經常會再看的陳年老劇。
19年前央視精品武俠劇《笑傲江湖》,在電視臺首次播放。當年很多人都無腦詆譭這部經典好劇,說什麼節奏慢,造型醜,比TVB劇差遠了等等。其實,該劇的意境高遠,攝影精美,為觀眾構建了一個充滿詩意的江湖世界,劇中的任盈盈更是迷倒萬千直男。這絕對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26年前的《三國演義》,在那個資金短缺,裝置落後,條件艱苦的年代,劇組籌備三年,拍攝三年,主要參演人員近千人,動用群眾演員近40萬人次,終於成就了這部史詩劇作。從此,劇中的劉關張、諸葛亮、曹操、呂布等角色形象就印在了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彷彿他們就是真實的歷史人物。現在這部劇依然有電視臺在一遍一遍的重播,也有很多觀眾在一遍一遍的看。
以上。
感謝各位閱讀,年齡大了人念舊,新劇看不太進去,不時翻看老劇很有味道,不知道是隻有我才這樣。
-
3 # 八百里君
會,太會了!
現在的電視劇雖然也有製作精良的,但是大多數還是一言難盡。
甄嬛傳10年前的,不少人每年都會去看。
10聽上去是個挺遙遠的,實際不然。
為什麼依然有很多人選擇回去看很老的電視劇。
1.以前的演員更敬業,也更認真。
現在老一派的演員10年前都活躍在熒幕上,現在大多都不演戲了,比較可惜。
以前經典的小魚兒與花無缺,讓人意難平的小仙女。
現在找不到這麼經典的搭配了,包括以前的天龍八部,現在已經更難重現經典了。
以前的演員,片酬沒現在高,製作水平也沒現在好,但是大家都很認真努力。
2.現在的電視劇注水嚴重。
好是對比出來的,現在的製作水平提上來,但是演員扣圖現象越來越嚴重,同時橫跨好幾個劇組。
更有數字小姐上熱搜,現在的演員太嬌生慣養,連臺詞都不想背了,還能指望她們對電視劇抱有什麼樣的要求和覺悟呢。
而且現在的資本進入市場以後,整個娛樂圈都很浮躁了,製作人忙著賺錢,電視劇裡廣告又多又硬,有時候都分不清到底是電視劇裡插廣告,還是廣告裡差插電視劇了。
同時,現在的電視劇動不動就50.60集以上。
誰能想到,當年的《上錯花轎嫁對郎》那麼豐富的故事,才20集。
3.新人演員霸佔熒幕
現在娛樂圈進入粉絲時代,這就決定了一部分擁有粉絲的小鮮肉不可避免都進入電視劇市場。
無論是否是科班出身的,都能來電視劇分一杯羹,以前唱歌的,來演戲了。以前跳舞的也來演戲了,導致現在的演員市場魚龍混雜,科班出生的人員反而沒有資源。
但是,製作人為了考慮收視率,必然要請有粉絲的小鮮肉來演戲,為了保證質量只好用老戲骨來當配角。
這樣一種奇怪的搭配,讓現在的電視劇兩極分化,演技不同的人同時出現在電視劇裡,讓觀眾水土不服,就讓電視劇的質量打了折扣。
所以,現在的人們,反而願意去看以前的電視劇。至少,那時候,看劇的我們看到的大多都是好演員,好劇本,好演技。
-
4 # 依潔同學
有時間就會刷下面的電視劇:
1)《新白娘子傳奇》 學前班看的,再看的時候是高二,剛有電腦和網路,就刷了起來。當時剛剛學了一首李商隱的《錦瑟》,小青去看白素貞的兒子許士林,當時許士林就是在讀這一首古詩。此情可待成記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電視劇穿插好多歌,還有一些對話是帶著調唱出來,特別有韻味。白娘子善良,對許仙又體貼,對自己的兒子也是很有愛心,可惜佛海還是將她收入雷峰塔,小的時候總是覺得法海不近人情,自己是單身,就棒打鴛鴦將白素貞和許仙拆散。故事有些迷信色彩,不過我挺喜歡的,這個傳說也是廣為人知。
2)《流星花園》言承旭,周渝民,大S主演的,高一的時候看,第二天考數學,還是堅持看到凌晨三點,當時的追劇熱情高漲,考的是三角函式,考得一塌糊塗,還是繼續看。現在想一下,當時很幼稚,不過追加到一個程度,就是這樣,不管三七二十一,看了再說。
3)《惡作劇之吻》林依晨和鄭元暢主演,鄭元暢就是我所喜歡的書生形象的代表,學生時代開始就喜歡這樣的型別,不要肌肉男,這種清瘦,高挑,不骨感,不肌肉,外表酷酷的,內心火熱熱的。袁湘琴,單純的,不帶雜質,不怕挫折,以智商去分班,被分到F班的她,毅然去追求A班的江直樹。江直樹EQ200,這種人,和袁湘琴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是一個洪荒那麼簡單。但是袁湘琴勝在夠勇氣,有耐心,還有江直樹媽媽的助攻,最終捕獲了江直樹的冰雪做的心,到最後還是江直樹倒追袁湘琴的。實在太好了,為他們感到開心。
4)喜歡韓劇的的可以看《冬日戀歌》《藍色生死戀》,《愛上女主播》,《18歲新娘》《我的女孩》《我叫金三順》
-
5 # 一墨淺笑
十年,匆匆人生不過一眨眼;十年,云云影視不過兩幕間。
一本啟迪心扉的好書,古人讀罷今人讀,讀了千年,依然新鮮;一部闡釋人生的好劇,拂過春柳拂秋夢,流連忘返。
記得很小的時侯,看影片《孫悟空大鬧天宮》。看到孫悟空手持一根棒,足踏半捲雲,上天入地,斥帝責神,便覺全身熱血充盈,恨不瞬間幻化,立顯神功,成一傲視蒼穹的大英雄。從那時起便知道,原來玉皇大帝,也有老婆女兒,也有喜怒哀樂,也有人可以罵他“玉皇老兒”。那部電影,直毀三觀,直觸到魄,然後心中至尊至上的神仙形象一下子轟然倒塌。
好的影視劇,不論十年三十年,會裝在心裡,並會時時開啟。因為它能改變一個人的思想,這思想卻又能影響人的一生
影視劇對觀眾觀念的改變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並且能影響人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
後來看連續劇《霍元甲》,思想囿於國內社會的我,被這部影視劇重新整理了。明白我泱泱大國,錦鏽燦爛,自有豪情男兒俠肝義膽,傲立雲天;明白狗鼠之輩,垂涎我壯麗河山,賊心不減,為竊我九鼎玉璽,極盡手段。
好的影視劇,不會因時間的流失而被遺忘。它能給人開啟一扇門,走進去,才知道眼睛能觸到的地方不是整個世界,思想能觸到的世界才是大的世界,思想之外,還有更大的世界!
長板橋張飛一怒喝破膽;
大觀園黛玉觸情葬冷花;
景陽岡武松戰虎打醉拳…!
嫣紫紛呈的影視劇,帶給人們五彩繽紛的體驗,也把另外的世界展現在人們眼前,併為之而哭而笑,為之守家鄉為之去流浪。
好的影視劇不是紅極一時的花,而是燈,是月亮,會用光的絲須時時拂動我們的記憶,喚醒我們的思想。不會消失在時間裡。
十年前的劇,就像一扇門,只要它深深的觸動過我們的靈魂,我們依然會時時開啟!
-
6 # 小羅的那些事
我是80年代的人,總覺得20年前出了好多金典的電視劇。那時候拍電視劇導演選擇演員,第一點考慮的就是演員是否適合劇中人物形象。
比如經典的電視劇《西遊記》,當初導演楊潔為了找到白骨精的扮演者可謂費盡心思,最後找到著名演員楊春霞。然而楊春霞卻要求同時飾演女兒國國王,為了不耽誤進度,導演勉強答應。可是最後到了拍女兒國那一集時,導演卻毀約了,因為她覺得不能讓觀眾誤認為女兒國國王是白骨精變的。楊潔放了楊春霞的鴿子,這件事讓楊春霞恨了楊潔導演一輩子 ,至今不能釋懷,這件事也成了楊潔導演心中的愧疚。但是也正是由於導演的堅持才有了經典的女兒國國王,經典的西遊記。
再來看看現在的導演,哪裡顧得上演員形象是否適合,即使演員本人和劇本描述的人物千差萬別,依然照拍不誤,完全不顧觀眾的情緒。這樣拍出來的電視劇,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嗎?能成為經典嗎?最後給演員也是惹得一堆群嘲。
現在我看的電視劇,幾乎都是10年20年前的電視,一個字金典!
-
7 # jia佳娛樂
很高興能夠回答樓主的問題。不知道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是閱歷的豐富,對於現在的一些電視劇尤為不感冒,尤其是由流量明星主演的一些電視劇,當然並不是指全部,也不是針對流量明星,是部分明星。縱觀原因,演技佔了90%的因素,憑心而論,現在的一些明星的演技慘不忍睹。疫情期間,賦閒在家,看了一部由王志文主演的電視劇《天道》、《黑冰》,這兩部電視劇的內容深度尤為的高,並且演員的臺詞功底能力超強。《天道》講述了年輕的女警官芮小丹通過朋友結識了商界怪才丁元英,並受託在古城照料丁元英的生活。一次偶然機會,芮小丹發現了丁元英家中的音響裝置,並被其中的音樂<天國的女兒><流浪者之歌>深深的吸引住了,丁元英異於常人的性格和讓人瞠目結舌的才華深深吸引著芮小丹。藉由對音樂的共同熱愛和製備音箱的契機,芮小丹和丁元英建立了戀愛關係。 不過,正因為如此,丁元英的優秀讓芮小丹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永遠的和丁元英生活在一起的,在結尾,芮小丹抓捕歹徒的過程中犧牲了,當然,芮小丹也有著主動去犧牲的想法,想借此來保留自己和丁元英的美好關係。結局尤為令人可惜。最後便是《天道》這部電視劇整體的內容尤為的震撼人心,是改編小說最成功的一部電視劇,開機前,王志文推掉了所有的影視劇,花了半年的時間對佛教、道義進行參悟理解,晦澀難懂的禪語由王志文空中說出來,給人一種震撼心靈零的感覺,不僅如此,女主芮小丹為了當好警察這個角色,花了半年的時間去練習散打。這部劇無論是編劇還是演員的選擇都恰為的好,每個人都將自己的角色演繹的淋漓盡致。
-
8 # 秋言侃電影
十年前,彷彿是一個很遙遠的年代,其實不過是2010年,二十一世紀的第十個年頭。
那一年,有兩部名著被重新搬上了熒屏。一部是《新三國》,它匯聚了眾多優秀的男星,包括後來出演《甄嬛傳》的陳建斌,還有“蘇大強”倪大紅,他扮演了司馬懿。儘管褒貶不一,但是這部95集的鉅製,依然收穫了當年的收拾冠軍。
另一部更加厲害,還沒開拍就已經轟轟烈烈。為了《新紅樓夢》的選角,導演李少紅聯合北京電視臺搞了一個大型的選秀節目《紅樓夢中人》姚笛等人以此嶄露頭角。同樣的,新作依舊是褒貶不一,畢竟原作在觀眾心中的地位還是難以撼動的。
那一年,一部由成龍電影改編的電視劇在中央電視臺首播,男主角由正在躥紅的胡歌扮演。這部名叫《神話》的電視劇,搭了電影的順風車,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與胡歌同處於躥紅階段的還有文章,他在這一年主演的革命題材電視劇《雪豹》,至今依然經常可以在各大衛視的週末劇場看到重播。
-
9 # 漫動攝
會的
《蓮花爭霸》是羅庭、杜南星、陳麗霞、楊錫彬執導的古裝武俠片,由李南星,朱樂玲,塔琳託婭,陳天文,朱厚任主演。1994年在國內播出。
當時看的時候,劇中講述的殺手沈衝、南宮蝶的愛恨糾葛和兒女情長,牽動了一代觀眾的記憶與淚水。看的欲罷不能,而掐指一算,該劇播出距今已經足足25年,而當初看過該劇的觀眾已經40歲左右了。更神奇的是,後來才知道,該劇居然是新加坡廣播電視劇拍攝的,劇中的演員也是新加坡人。
除了離奇的劇情和劇中男女主角的愛恨,更讓觀眾記憶深刻的就是關於江湖中圍繞一部武學奇書《蓮花寶典》而展開的廝殺
那時候的江湖才是真正的江湖。而關於該劇改編自金庸的《笑傲江湖》和古龍的《流星蝴蝶劍》。雖然兩位都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但是作為新加坡出品的電視劇,能夠將兩個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故事雜糅到一起,而且毫無違和感,簡直就是一部神作。
二、《鶴嘯九天》
霸氣的名字,江湖的豪情,都在該劇中有著完美的體現。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鶴嘯九天》居然也是由新加坡出品,新加坡演員曹國輝、陳莉萍、陳泰鳴、潘玲玲主演,同樣也是1994年在國內引進播出。
劇情講述了以主人公洛雲飛一段江湖上的恩怨情仇。主題曲《俠骨豪情》的第一句響起時——
我要傲嘯九天之外……
然後配以仙鶴起飛的畫面,那種江湖俠骨豪情的情境,電視劇營造的畫面感就油然而生。
-
10 # 葉娛之樂
現在網路很發達,加上國內影視發展迅速,三不五時就會有新劇可以看。
但老實說,隨著自己看的劇越來越多,我已經出現了審美疲勞,對於大多數電視劇的套路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因此也越來越難以找到一部可以完完全全從頭看到尾,不快進不跳集地看完的電視劇。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在的很多劇,儘管特效、服化道精美,可輸在演員的演技上,或者是劇情的粗糙上。
更有一些電視劇,刻意冗長,把本身三十集能交代完的劇硬生生拉到六十集,讓人追著追著就棄劇了。
我記得前兩年有一部劇叫做《扶搖》,看起來像是一部大女主的戲。
那個時候正好因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餘熱還在,於是就又播了這部同樣由楊冪主演的《扶搖》。
我也滿懷期待地點開劇看了起來,初看的時候,我覺得還不錯,有點修仙小說主角逆襲的味道。
可看著看著就覺得不對味了,男主阮經天,實在是不適合這樣的古裝打扮,一點都沒有冷酷太子的味道。
想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雖然大家都知道趙又廷稱不上天上地下第一美男子,可人家就是演出了那個味兒,讓人慾罷不能。
阮經天的這個,造型不好看不說,一笑起來,就帶著點猥瑣的感覺,怎麼看都只像個調戲良家婦女的紈絝子弟。
而且劇情發展真的太拖沓,這樣的劇這麼拖沓看著真的令人難受,再一看集數66,我看了兩集就被勸退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我年齡大了,時常會懷念起以前看的老劇。
每到三月,我都會想要再看一遍《新白娘子傳奇》。
說起來這部劇集數不少,整整50集,在90年代裡,全是很長的一部劇了。
可是我卻是看不厭,絲毫不覺得它冗長。小時候追這部劇時,每天準時準點守在電視機前面,偶爾因為一些緣故推遲更新了,還會罵一句電視臺。
放到現在再看這部劇,我仍然會被裡面的插曲感動,葉童的女扮男裝仍舊讓人找不到一絲做作。
看慣了精美的特效,再看劇裡那不值錢的五毛錢特效,也不覺得尷尬。
為都是因為這部老劇製作認真,演員演技自然的功勞。
其實我還是一個TVB劇的愛好者,雖然現在港劇已經沒落了,可曾經那些熱劇,放到現在,仍然都是值得一看的好劇。
我偶爾也會在劇荒的時候,去一些平臺翻找以前的港劇來看,尤其喜歡看歐陽震華主演的電視劇。
比如《法證先鋒》、《洗冤錄》等等。
中國發展得很快,國內各個行業的發展也隨之迅猛,人們難免會有些浮躁,特別是娛樂圈這個複雜的圈子。
所以希望影視行業的從業者們可以放下浮躁,靜下心來好好看看這個世界,認真地製作好的作品,哪怕腳步慢一點也沒有關係。
當你的作品好了,還怕觀眾們不買賬嗎,一部好劇,應當是勝過十部二十部的爛劇的。
-
11 # 臨時專職主婦
好久沒有看新劇了,最近兩年網劇盛行,大多都是小鮮肉支撐整個劇,很多都沒有演戲的經驗,甚至都沒有學過表演,生活經歷又不多,演的那叫一個尬。且劇本也是越來越扯,不符合邏輯的地方比比皆是,有些連三觀都不過關,不知道怎麼過審的,反正我是看了幾次開頭就棄劇。
而那些老劇雖然拍攝水平和清晰度有限,但是以前的老藝術家們透過自己精湛的表演完全可以彌補這些遺憾,以前的老藝術家們相交於現在受娛樂圈誘惑較少,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在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演戲和創作,會把你帶入不同的時代,體驗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狀態和遭遇。最喜歡看張國立、李誠儒、李幼斌、陳寶國等老戲骨的戲了,很多作品百看不厭。他們的作品真真切切的讓你感覺是一種藝術上的享受,讓你能從人物當眾感受到一些東西。
最後推薦一下張國立老師一部不怎麼出名的劇《五月槐花香》,其他幾位老師的好劇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就不說了,我覺得《五月槐花香》真的是一顆遺珠,值得一看。
-
12 # 土土土豆片
會!以前電視劇集數少不注水,服化道各有韻味。現在能拍90集,古裝劇的服化道通用。
1.以前的電視劇不注水,大部分就18集-32集,現在的電視劇60多集很正常。拿古裝、歷史、劇情劇為例:如87版《紅樓夢》36集,2021張若昀版的《霍去病》居然有92集。要知道《紅樓夢》一百多回寫了三代人400多個人物才拍了36集。霍去病他的一生短暫而絢爛,只活了24歲,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裡關於他的生平也就707個字,合著7.7個字就要拍1集,每1歲都要拍上3.8集。
當然以前的電視劇也不是沒有長篇,94版《三國演義》84集,但拍的是百年風雨。《漢武大帝》58集,《康熙王朝》46集,《雍正王朝》44集,98版《水滸傳》43集,00版《大宅門》40集,哪個不是拍出了時代變遷又深度刻畫人物的?
現在的電視劇呢?《如懿傳》87集,《羋月傳》81集,《上陽賦》68集,《楚喬傳》67集,《孤芳不知賞》62集,《錦繡未央》54集。
2.以前服化道會按照角色來設定,現在套路化了。現在拍古裝劇清湯寡水的頭飾,所有女演員眉毛眼睛畫法都相似,只有黑化的時候妝容才會大改,變成拉到鬢角的眼線和吃人的大紅唇。以前的妝容會根據個性來化妝,87版的《紅樓夢》楊樹雲給每個人的妝都不一樣,而且他自己還會做首飾。但現在清湯寡水的樣子,頭上一點裝飾都沒有,放在人群裡面完全不知道什麼身份地位。
-
13 # 小晶姐姐1t6g
現在拍的電視劇速成的多,情節經不起推敲的多,演員演技生澀的多,所以好多電視劇我都不愛看。但是我還挺喜歡看十幾年前的電視劇,比如《金粉世家》、《西遊記》、《紅樓夢》、《圍城》《編輯部的故事》、《四世同堂》、《三國演義》、《走向共和》、《雍正王朝》等等,都拍得非常經典,即使過去多年了,現在看起來仍然覺得好看。演員演得也好。
-
14 # 顏敏說電影
當然會看,因為有些電視劇巳經深入人心,無法磨滅,比如電視劇大俠霍元甲,是八十年代中國功夫電影剛剛興起時全國播放的,全華人民都在盼著天天觀看這部武打片,連小孩都知道,武打片是頭一回見,所以印象深,拍的也好,所以百看不厭。
-
15 # 蕙質蘭心的趙姐
會呀!太多的好看電視劇了。前幾天刷到一部好早的電視劇《地下交通站》挺不錯的很搞笑的,大家有時間重溫懷舊劇也是一種放鬆心情的表現
-
16 # 足智多謀橙子UA
好的電視劇不管有多久 都會看呢 ,因為以前拍的電視劇特別好看 ,西遊記看了三四十年 。《三國演義》,《水滸傳》 《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 《琅琊榜》《新白娘子傳奇》 《西遊記》看的最多,從小看到老。感覺看現在的電視劇沒有老的好看 。現在的電視劇感覺太假啦, 老的電視劇看著演的哪裡都到位 ,康熙微服私訪 ,劉羅鍋。紀曉嵐,不開心的時候,累的時候看看心裡特別的舒服,看著開心的,搞笑的,可以忘掉憂愁,忘掉煩惱 。
-
17 # 逗伊
十年,說長,可能是一個人事業最關鍵的時期;說短,也可能不過是一個階段而已。
有人覺得十年對於一部電視劇來說已經太久了,可能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了,可是真正的經典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淹沒在藝術的長河裡。
我看不進去《紅樓夢》這本書,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看不進去,電視劇當然是陳曉旭版的,卻是反覆觀看,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
-
18 # 宅在家挺好
會,感覺以前拍的電視有很多都是經典,故事性強接地氣,那時候天天晚上都在盼著看晚上的電視劇;現在的電視劇演員很漂亮,化妝很美,服裝道具精良,但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有很多都太浮誇,是高大上的空架子,經不起看。當然也有一些不錯的,比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
-
19 # 易暢起名
那也可以看時電視劇。因為十年前也有很多經典的電視劇。值得去品味。對得起觀看。比如八七版《紅樓夢》,非常經典的,是不可逾越的經典嗯,編劇,演員的選擇 ,燈光 攝影,歌曲,音樂這都是沒法超越的。
回覆列表
答案是肯定的,十年之前的電視劇我還是會去經常去看看,理由如下:
1、我認為十年之前的電視劇雖然在拍攝手法上沒有當下的成熟,服裝,道具也沒有這麼的充分,甚至資金投入也沒有現在這麼充足,但是十年之前的電視劇的製作還是很良心的,拍攝取景基本上都是在現實中完成的,演員的表演也比當下要到位,更注重演技,演員也是在演藝行業裡摸爬滾打許多年的有經驗的演員,不是看臉的年代,也不會出現摳圖的現象。
例如《大宅門》有一場戲,是陳寶國和姜文演的,故事大意是白景琦在濟南發展,遇到了官司,去賄賂當地的地方官,陳寶國與姜文五分鐘的戲,為了讓戲感覺更加真實,兩人下來一遍一遍討論,演練,甚至是角色的一舉一動,神色全部到位,拍攝的時候一氣呵成,成為經典。
2、之前的導演和編劇我認為是很有水平的,為了拍好一部電視劇可以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去創作,然後在選人用人方面不是用一些流量明星,而且選取最貼合實際的演員,
3、我還認為十年之前的電視劇能夠很好的反映電視劇當時的社會實際情況,
比如《大染坊》這部劇,很好的反映了清末民初到抗日戰爭初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艱難歷程,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主人公陳壽亭先是在青島和日本人藤井鬥智鬥勇,獲取布源與機器,又與競爭對手孫明祖爭奪市場,之後在三十年代迫於日本人的壓力,離開青島,到濟南發展。在濟南又不得不與當地的地痞和士紳纏鬥,應付來自上海的同行的擠壓,放他把所有的問題解決好以後,日本全面侵華,國民政府繼續不抵抗,收了錢直接跑路。這部電視劇很好的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發展狀況以及在這種情況下民族資本家的悲劇人生,劇情很到位,演員的表演也很線上。
綜上,現在電視劇雖然很多,但是精品相對於十年之前還是少很多的,所以我還是會經常去重溫經典,回顧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