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天故事匯

    關羽隕落,荊州已失

    調整好心態

    不要義氣用事,秣兵歷馬

    聯合吳國,許諾滅魏之後給予

    豫州,兗州,徐州,各自稱王

    提前南征孟獲,降南蠻王孟獲

    勸其一起,兵發中原

    派馬超重金買通羌王,軻比能

    讓其牽制西涼魏軍

    三路大軍,齊出,發告示

    凡投降將軍,一律重用

    賞千金,封為列侯

    集結傾國之力,出漢中,劍指長安

    做好安民,宣傳,等思想工作

    吳國陸遜帶兵攻打合肥,揚州,豫州

    潁川郡,直逼洛陽

    兩路,人馬洛陽匯合

    一起殲滅,曹魏政權

    大功告成,慶功宴

    就擺個鴻門宴,請孫權赴宴

    說得通就杯酒釋兵權,軟禁

    說不通,殺孫權,平定吳軍

    統一天下,大勢已定

  • 2 # 偉大的範巴斯滕

    這是在三國曆史上,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時在諸葛亮家中商談,諸葛亮看到三分天下形勢,在隆中對中的最後幾句:

    如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領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到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此後在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下已經掌握了隆中對中的所有條件!佔據了荊州和西川,國力和軍力空前強大!已經令曹魏朝野震動!從西川和荊州兩路北伐中原匡扶漢室的大戰略即將進行!

    可因荊州的丟失令劉備不聽忠言採取放魏伐吳的自殺戰略,讓隆中對的一切籌劃全都成為了泡影!荊州雖然已丟失然而曹丕篡漢令天下共恨!劉備如能將私仇暫時放下以國家為重,以蜀漢空前強盛的國力乘勢伐魏,最差奪取半個中原是絕對可以的!

    荊州讓關羽守是沒有錯誤的,可關羽在戰略上將本可以避免兩線作戰變成了不可避免!這是註定守不住荊州的!

    如趙雲來守荊州,以趙雲的能力首先是可以貫徹:東和孫權北拒曹操這個絕對能守住的戰略!以趙雲的智慧和勇武能夠剛柔並濟來穩住東吳,而且在進攻襄樊曹魏軍隊時可以做到適可而止,還能兼顧荊州防務!這樣攻可以擊潰曹魏統帥曹仁,徐晃等,穩固荊州以北的形勢,守可以保住荊州,縱使東吳呂蒙,陸遜等想對荊州採取行動都無從下手!

    應當說夷陵大會戰,是對整個三國戰略態勢產生根本性變化的決定性戰役!

    劉備本來在夷陵之戰前,已經奪得西川的千里沃野!還在同曹魏的戰略決戰中大獲全勝奪取了漢中!劉備成為漢中王!而且還有相連線的荊襄九郡在手!已對北方的曹魏政治中心產生戰略威懾,已經即將準備出兵北伐,從漢中和荊州兩路進兵,早圖關中和克復中原完成匡扶漢室的大業!

    然而荊襄的丟失導致了劉備不聽諸葛亮,趙雲以及黃權,秦宓等人的正確勸告!一定要進攻消滅東吳發動夷陵之戰!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驕傲自滿,擁有絕對優勢的力量卻被東吳打的慘敗而歸!

    這一戰打空了蜀漢一多半的國力,而且從丟荊州到夷陵的一系列慘敗中蜀漢丟了關羽,張飛,黃忠,關平,馬良,黃權等數十位日後建設蜀漢的忠臣良將!夷陵一戰的戰略性失敗令蜀漢大業頃刻間前功盡棄了!

  • 3 # 使用者李森

    我想當時我是劉備也會衝動,桃園三結義同生共死的三兄弟一下子沒了倆,孰能無動於衷!

    所以對東吳一定要打,但不能起頃國之力去打。不妨暫時接受東吳條條件,同時進行一次速戰速決邊境反擊戰,來達到教訓東吳的目的。既使收不回荊州,也讓東吳不再敢輕舉妄動。再圖謀與東吳恢復聯盟,全力對付曹魏。

    然後,整頓兵馬,積蓄國力。在條件適當的時候北伐曹魏。

    魏國佔踞長江以北廣大地區,糧豐人厚兵強馬壯。憑蜀國的實力徹底打敗魏國統一中原,實在太難。

    假如我是劉備,在三國鼎立的局面己經形成的大趨勢下,對吳魏兩國都不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對吳國採取安撫政策,鞏固東面邊境和平安定。對魏國則不斷的用小部隊騷擾進攻,蠶食魏國領地,並靜觀其變。一旦魏國國內出現政治動亂,既發動大規模進攻,迅速佔領關中地區,最終達到削弱魏國實力的目的。

    這樣堅持下去,既使不能滅魏降吳實現統一,也不至於很快被他國滅亡。

  • 4 # 穿衛衣的北極熊

    對於蜀漢統一全國的問題,主要就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來實施的,可以說諸葛亮是蜀漢戰略的總設計師。

    大家都知道隆中對是要荊州,益州兩路出兵一統天下,但是很多人沒有在意的是,實際上諸葛亮統一天下是有前提的,即“天下有變”,言下之意,天下無變,就算荊州不丟,也不能一統天下,況且三足鼎立除了兼有荊益二州還有個前提,就是一定要聯合孫權,孫劉如果不聯合,蜀漢也是遲早被滅。

    從後來諸葛亮北伐具體戰略方針,就可以看出,他實際上學的是韓信,想像劉邦一樣,出蜀,取關中奪天下,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劉備面對的情況和劉邦不同,劉邦為何可以出蜀,是因為在中原我們的西楚霸王正在忙著四處討逆,中原地區群雄爭霸,劉邦遠在蜀中沒人關注他,結果韓信暗度陳倉,使他收拾了在關中的章邯,坐收了漁翁之利,因此蜀地是劉邦的福地,為一統天下打下基礎。

    而劉備呢,他面對的是整個統一的中原,曹操此時已經統一包括關中在內的整個北方,根基穩固,而且政治上曹操比項羽高明多了,此時蜀中的劉備沒有像劉邦一樣,有便宜可以撿了,曹操不是項羽,項羽那時諸侯割據,所以他不明白劉邦是他的大敵,但是此時的三國局勢明朗,就他們哥仨,根本不需要想,曹魏一定不會放劉備出蜀,因此此時蜀地就是劉備的牢地,劉備就是甕中之鱉,此時的劉備狀態就是,當年項羽希望劉邦所成為的狀態。蜀漢只是固守而已,只要假以時日,曹魏可以利用其數倍與蜀漢的國力,耗死蜀漢。

    因此有荊州統一天下要看氣運,沒有荊州,蜀漢就是慢性死亡,況且,東邊還有孫權,就算劉備有機會剿滅曹魏,孫權絕對不會坐視不理。我覺得劉備要是在官渡之戰前能入蜀,那說不定他還真有機會做下一個劉邦[奸笑][奸笑]

  • 5 # 悠悠芳草心

    關羽死後,劉備如折一臂。痛失大將,痛失弟兄。劉備當然要報仇。

    可是,仇不是好報的。劉備是在衝動之下,做的決定。俗話說衝動是魔鬼,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劉備當然會大敗而歸。

    北伐有好幾次是因為糧食的原因。

    建興六年(228年)冬,第二次北伐是因為糧食用盡,只好返回漢中。

    第三次是因為天下大雨,造成道路阻塞,如果搶修肯定是浪費糧食,所以又是無功而返。

    建興九年,第四次北伐又是因為糧食用盡,只能收兵。

    綜上所述,國力如果不行,談何用兵?打仗打的就是金錢。

    所以,發展生產是重中之重。

    等到國力充足,再伺機報仇。

  • 6 # 使用者9467575434052

    聯吳抗魏,還有勝券在握!反之固守川中,以蜀國地勢易守難攻之優勢,也可以當一方土皇帝!偏偏劉備不信邪,討伐東吳,損兵折將,元氣大虧!而軍師諸葛亮更是爭強好勝,不管國庫如何,將士多累,不屯田養兵,反而出川征戰。六出祁山,徒勞無功而返,損失多少精兵良將!所以,沒有一個精密的計劃,光憑意氣用事,是成不了大事業的。任憑劉備怎麼努力,他是始終統一不了三國分割的局面!

  • 7 # 羅基指揮官

    做個樣子討伐東吳,讓東吳出點血就算了,然後鞏固蜀吳聯盟,共同攻擊魏國。

    先把魏國消滅之後,再和東吳比劃比劃。總體局勢是魏最強,魏國沒被消滅之前,必定不能放棄蜀吳聯盟。

  • 8 # HarryHorse

    首先不能打孫吳,這一仗送走了蜀漢大部分的儲備幹部。然後聯合孫權共伐魏國,讓魏顧此失彼。

    依舊出祁山,有了不打孫吳而沒有逝去的儲備幹部,馬謖就可不用守街亭,守住街亭,直取雍涼,手握馬場之後有了在平原一戰之力後,逐漸蠶食魏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適合買門面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