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橘子皮老師
-
2 # ws不動
班級常規管理是班主任從教育目標和班級工作的實際出發,對班級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的管理與教育工作。班級常規管理是對人的管理。良好的班級常規管理,有助於形成和諧的班級氛圍,有助於學生形成證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班級常規管理主要包括紀律管理、學習管理、班幹部管理、勞動管理、環境管理班務管理等。班級紀律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班主任引導法
班主任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制定行為規範,透過獎勵與懲罰,引導學生遵守班級行為規範。班主任引導法在不同年齡階段所發揮的作用有所不同。剛入學的兒童需要較多的監督和指導,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在個大的團體中學習和遊戲,沒有班主任的適當幫助,很難形成適合於集體活動的行為準則。學生年齡越小,他們對班主任的依賴越強,班主任促成的紀律所發揮的作用越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我意識的增強,學生方面會反對班主任的過多限制,另一方面又需要班主任對他們的行為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2.群體壓力法
班主任透過引導集體輿論,對學生施加集體壓力,促使學生遵守日常行為規範。從兒童入學開始,同齡人的集體就開始在兒童社會化方面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同伴群體對學生個體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3.自我約束法
自我約東就是自律,是學生在自覺的努力下把外部要求轉化為自己的內在需要,形成對自己行為的內部約東力。當一個學生能夠自律並客觀評價他(她)自己和集體的行為標準時,便意味著他(她)能夠為新的更好的集體標準做出貢獻,同時也標誌著學生的成熟水平提高了一步。制定班級公約是學生自我約東行為的表現。
想把班級紀律弄好,如果是小學,可以試著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一、共定班規
和學生一起制定規則,制定獎懲細則。然後嚴格地執行,持之以恆。賞罰分明,公正無私地執行。
二、抓細節
比如班級衛生。聽起來,好像風馬牛不相及。但親測有效。每天要求,教室裡桌椅整齊,物品擺放有序,地面一塵不染。教他們如何擺放掃除工具,如何打掃教室衛生死角。老師可以親自督促檢查。教室非常整潔的班級,紀律不會太差,凝聚力也會增強。當然不僅限於衛生。比如晨讀,你花力氣抓下去,讓學生讀得非常有質量、有效率。持之以恆,也會看到明顯的收效。
三、多開展活動
多開展活動,讓學生有在這個集體裡的自豪感。重視學校各項活動,努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取得好成績,增強集體凝聚力。
方法還有很多,慢慢在實踐中總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