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圓圓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父子之間以親愛的感情為基礎,君臣以相敬的禮義為基本

    原文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意思是:父子之間以親愛的感情為基礎,君臣以相敬的禮義為基本,夫妻之間應該相敬如賓,長幼要有大小的次序,朋友之間的關係,以信義為基本。

  • 2 # 王王王儷

    孟子接受孔子“仁”的思想,強調人人都能達到“仁”的主觀因素,“人人皆可為堯舜”,從而提出人的本質是性善的理論。人性是天賦的,孝的善德當然也是天賦的 ,人人都是生而具備的。  親親原則的建立,使孝悌成為五倫的核心。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孟子·離婁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萬章上》,事親、尊親成了人最高的道德表現。正因為孝成了人生最高 的 道德,所以孟子才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離婁上》。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  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在這五倫中,孟子認為父子、君臣兩倫最重要,“仁之實,事親是也;父之實,從兄是也” 《孟子·離婁上》,孝悌成了五倫的 中心,所謂“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離婁上》,“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 《孟子·滕文公下》,都將孝悌作為德性的 最高表現。因此,孟子所最為推崇的聖人是堯舜,“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總之,孟子將孝悌作為倫理道德的中心,是對孔子孝悌合一的思想的直接繼承與發展。使孝道進一步政治化。  孝治是孟子為君主設計的一種理想境界,他不厭其煩的向梁惠王反覆宣揚孝治,“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梁惠王上》,使儒家孝道進一步蒙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椒樹葉子捲曲怎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