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部分造車新勢力早就到了生死時刻,如果說前兩年車市的接連負增長,補貼的嚴重退坡,依舊讓他們對市場抱有幻想,那麼這次疫情的到來或許能讓他們徹底死心。目前造車新勢力被爆出停工,欠薪,鉅額虧損,層出不窮,比比皆是,伴隨著引狼入室特斯拉入場,資本市場新能源概念遭遇冷遇,據我所知7月新能源國補可能進一步退坡甚至是全面取消,這些蔚來的理想的小鵬們還有前途嗎?
-
1 # 汽車業內
-
2 # 子醜寅末
從14年左右開始,國內湧現了不下於百家的新能源造車企業,大體背景可以分為幾類:
1.成熟車企響應國家號召和補貼等各種原因,進入新能源領域(幾大汽車國企,比亞迪,吉利,長城等等);
2.地方性汽車公司(其他車型製造企業),在國有資本+當地民營資本的合作下,成立新公司;
3.大型汽車公司高管、網際網路二次創業者進入該領域(樂視,小鵬,威馬,蔚來,理想前途等等)。
綜合來看,一家新能源公司,要存活下來,或者能夠有較好的長久發展,幾點關鍵因素:
1.大量的資金(汽車行業是個非常燒錢的行業,從設計、研發、製造、銷售、售後,真個產業鏈形成閉環,是需要大量的現金的);從這一點來看(融資,現金儲備等),現階段小鵬,理想是暫時能抗的下來的(因為現在還可以進行D輪,上市等途徑吸收資金);
2.品牌+客戶群,一家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標籤和客戶群體,才能有效的轉化為銷售額,從目前來看,小鵬汽車-年輕、智慧,蔚來-精英、智慧,理想-智慧。
3.製造-銷售-售後體系形成,現在也只有少數幾家形成自己的完成體系。
-
3 # topgear無敵派
目前造車新勢力很多,但要看他們能否長遠發展,要看以下幾點:
1.有沒有成型的產品推出,很多新勢力目前還停留在PPT造車階段,再好的設計也不如一臺實車。
2.看有沒有完整的經銷商網路佈局,這關係到品牌的發展,同樣也關係到每個消費者的利益。
3.看有沒有核心的技術產品和生產能力,這點很關鍵,如果都是簡單拼湊的合成型車型,那麼必然在某個階段會遭受嚴重的衝擊。
再看幾個品牌,您提到的蔚來、理想和小鵬汽車。
我們就拆分開簡單說說,蔚來汽車與安徽省形成合作,目前看是有強大的背景支援,但是蔚來的產品體系和技術核心,是我一直不看好的,簡單說就是太過花哨,而品牌溢價過高,這在特斯拉等車型注入後,勢必會對其形成更強大的壓力,單純靠政策和資金扶持,不能形成自身造血,壓力山大啊。
理想是新勢力裡的特例,主打增程式電動車,這是目前所有新勢力中少觸及的動力配置,但對於處於傳統與新能源徘徊中的消費者來說,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目前看,定價略點虛高,個人判斷,後續伴隨產能的提升等,價格一定會有明顯下探,所以整體走勢應該不錯。
小鵬汽車,目前看來,小鵬汽車是整個新勢力中應該最看好的品牌,特別是最近小鵬在全資收購福迪汽車之後,自有生產線,不必要藉助海馬代工,勢必會為其發展帶來更多益處。
-
4 # 三十問車
看哪些造車新勢力還有前途或者是生存的機會,可以有幾重判斷標準:
1. 是否有生產、銷售資質:從事新能源車型的生產和銷售必須獲工信部和發改委頒發的銷售、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資格。據統計,目前已經獲得發改委生產資質的企業只有18家,獲得工信部銷售資質的企業只有13家——北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長江汽車、知豆汽車、前途汽車、合眾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國能新能源、江蘇敏安等。例如,拜騰、威馬、理想、愛馳、小鵬等多家造車新勢力,通過收購傳統整車企業的資產而獲得資質。
2. 是否有量產車,量產車是否有銷量,沒有量產車的造車新勢力,大多都是PPT造車。依照這一標準,可以提煉出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梯隊成員。以2020年2月的銷量資料為例,蔚來和威馬在榜單。這一判斷也比較符合一般的經驗,蔚來是拉起新能源車大旗的車企,甚至在國內車較成功地掀起了一股情懷熱潮;威馬則是率先量產、且實現銷量的品牌,算得上是實打實在做的品牌。(當然,這並不是說它們沒有近憂遠慮)。時間線再放長遠一些,2019年小鵬G3的銷量是16608輛、哪吒N01 10006輛、蔚來38341輛、威馬EX5 16876輛。
3. 經過這兩層的篩選,可以率先篩出最容易被市場邊緣化的造車新勢力品牌。今年車市不甚樂觀,對造車新勢力更是嚴峻的考驗。一方面,補貼的退坡,導致這些車型的價效比優勢實現下滑,在有補貼的時候一輛二十多萬的威馬EX5 十幾萬就能拿下來。沒了補貼,消費者為什麼要拿二十多萬去買輛新能源車型,合資PHEV或者混動車型不香?
其次,現在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全面超越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在造車及成本上有先天的優勢,這些都是造車新勢力的短板。舉個例子,造車新能源最核心的部件是電池,而電池的生產又控制在幾家核心的生產商手中,例如寧德時代等。在這些寡頭式的供應商面前,造車新勢力議價力比較弱,甚至會出現因為訂單數量少,供應商拒絕接單生產的狀況;也正因為如此,不少造車新勢力自己也開始了電池的研發。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接受度還有待提高,前期上市車型的質量、續航能力、電池安全等問題並沒有留下很多好的口碑,導致不少消費者對新能源車依然是觀望、質疑的態度。這些都是造車新勢力需要面臨的問題。如果說哪個品牌在未來更有前途,肯定是哪些還有錢可燒、又能討好市場的造車新勢力。
-
5 # 肖雄說車
新勢力路在何方?
目前造車新勢力日子都不好過,都存在諸多問題,有品牌有銷量的不超過5家,那5家大家都知道:蔚來、威馬、小鵬、哪吒、理想,剩下的新勢力都在垂死的路上,是自我消亡,還是等人接盤,分析有三:
一、資本救命。蔚來、威馬、小鵬這點銷量不足以撐起發展大旗,還得靠資本續命。蔚來鉅虧,但有品牌影響力,餓死的駱駝比馬大。威馬變相減薪,說明現金流不充裕,極需題材融資。小鵬才買了福迪資質,花了大錢要單幹了,變更手續有無後遺症不好說,就P7能否如期投產上市,要開口袋的銭能否撐到那一天。
二、改制接盤。合眾為維持基本營運,又是押地、押資產融資,的確不容易,還擴張招兵買馬千人,別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理想造車,理念是對的,但混合動力的競爭不是你想的,幹得過豐田嗎?純電的車型何時出,如再不出來,可能沒機會了。
三、雞肋隨棄。剩下的問題更是一大堆,有投產的,銷量羞於見人;有沒投產的,內部予盾吵得歡;都是缺資金,缺後勁,市場不給力,股東不給力,怨天尤人怨自已,內外交困,問題出在一環套一環,只要一環出點錯,有可能面臨崩盤,如履薄冰,日子艱難。
總之,新能源汽車大方向是對的,但傳統汽車大鱷們正在逐步轉向,投入到純電動汽車領域,對新勢力們而言將是災難性的。加上海外汽車巨頭的進入,更是會讓新勢力們雪上加霜。前期,由於汽車巨頭們對新能源政策補貼沒正眼看過,相對於傳統車的銷量而言屬雞肋,現在不同了,全球轉向新能源了,要終結燃油車了。新勢力們前幾年拿補貼的好日子也終將一去不返,有出路趕緊想辦法,否則將被汽車巨頭壓死在衝鋒的灘頭上!
-
6 # Auto智駕
以前,新勢力們都在高喊顛覆,聲音特別大。後來,新勢力們說要敬畏行業,聲音小了點。現在,新勢力們都在忙著融資,沒時間說話。錢可以買車但不一定能造車,有幾家是想認真做汽車的?
特斯拉的成功告訴我們,還是要有突出的產品力,要有核心技術,同時還要腳踏實地。有一些渾水摸魚,趁機騙地騙融資騙補的先死
說一下我的個人結論:
1.蔚來會活下來,因為蔚來有產品,會營銷,就是管理層造車理念要換一換。不過好歹是個有點姿色有點才華但是盈利能力差的美女,有的是人接盤。
2.小鵬,威馬。傳統車企人員創業變身新勢力,目前看來小鵬P7讓我看到了踏實和技術。威馬整體偏實用主義;愛馳算半個;
3.拜騰,天際,博郡等一票產品都沒有的造車新勢力,早死早託生吧。
潮水退後,方知誰在裸泳。
2014年以來,隨著汽車新四化的浪潮,造車新企業也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
從最開始的樂視汽車,到後來的蔚來、前途、小鵬、奇點、威馬、理想、愛馳、拜騰、博駿、雲度、合眾、長江、華人運通等等。最多的時候,全國有大大小小600多家造車新勢力企業。
前幾年,藉著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東風,這些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各路資本也多線操作,融資、投資玩的不亦樂乎。
銷聲匿跡的第三陣營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稽核加嚴,補貼退坡,一些PPT造車、立志於騙騙補貼的一票新勢力,開始發現日子已經沒法好好過下去了。
比如遊俠汽車和奇點汽車,曾經名噪一時,結果在2019年就傳出公司發不出工資,接著去蹲點的記著就發現公司所在位置,早已人去樓空,銷聲匿跡了。
有心人在天眼查上面,發現這些車企的股東變更的變更,資本轉讓的轉讓,有的只能委身於其他企業了。
還有陣仗玩的比較大的樂視汽車,業內君曾經一度認為賈躍亭的樂視生態鏈是比較高階的理念,一度以為樂視汽車能成功。
艱難度日的第二陣營相比較已經活不下去了的第三陣營新勢力車企,第二陣營車企的現狀相對來說能更好一點點。
拜騰、博駿、愛馳億維,這些已經直接拿到造車資質或者間接拿到造車資質的一眾造車新勢力,由於已經有了自己的初代產品,相對於第三陣營的新勢力來說,融資的成功率更高。
但隨著國家補貼退坡,疫情的影響,這些車企也是度日如年,一方面車子還沒完全量產,無法獲得收益,另一方面,融資越來越難,沒有錢,想要繼續玩下去幾乎不可能。
可以說,卡在量產節點,受疫情影響的造車新勢力,已經踩在了懸崖邊上。
“欠薪、淘汰、虧損、裁員、推遲交付已經成了成了第二陣營造車新勢力的專有名詞”。
被“鯰魚”和傳統車企擠壓的第一陣營最後是已經有了造車資質,也已經有量產車上市銷售的第一陣營造車新勢力。
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以及在2019年末搭上了末班車的理想汽車。
這四個新勢力車企,或多或少都有了自己的量產車型,上車早的蔚來有2款,而上車最晚的理想汽車僅只有一款。
要說第一陣營造車新勢力,日子也不見得就好過,業內君有一些同事在這些車企裡面,從去年開始就基本已經關閉招聘視窗,各種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一方面是受到疫情、新能源補貼、行情等多方面影響,再加上成本控制沒有優勢,銷售收益和研發、售後服務投入不成正比,導致入不敷出,有投資機構算過,造車新勢力要想成功,至少需要200億,如今看來,200億遠遠不夠燒的。
另一方面,自打特斯拉在上海獨資建廠,就像一條鯰魚衝進了魚群,中國產品牌突然意識到,以前一直掛在嘴邊,要超越和挑戰的對手,如今初次見面,己方就被吊打,受到特斯拉的刺激,傳統的車企也開始發力,像賓士、大眾、日系等車企,都卯足了勁搶地盤,還有深耕多年電池技術的比亞迪汽車,搶地盤那叫一個生猛。
內外交迫的第一陣營,如今也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只能削尖腦袋求發展,保證自己活下去。
狹路相逢勇者勝,笑著活下去汽車行業的寒冬已至,前一個充滿紅利的十年已經過去,如今良幣驅逐劣幣的條件已經形成,狹路相逢勇者勝,勇敢者佔有市場,怯懦者只能淘汰。
而處在當前階段的造車新勢力們,要想笑著活下去,只能不斷打好基本功,踏踏實實造好車,造高質量、高技術,消費者喜歡的汽車。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強者生存,弱者退場。
最後,也希望中國人能給那些用心造好車的車企們多一些支援和理解,畢竟國貨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