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榮琪

    一部優秀的小說,書中的每一個人物角色都是有其使命與作用的,哪怕是隻出現一兩次的小角色,也有其作用,更不要說多次出現的人物了。如果是與主角多次直接接觸的角色,那一定是在書中起著重要作用的。

    《神鵰俠侶》中的郭襄,她出生時,襄陽城正處於混戰,楊過與小龍女將襁褓裡的她抱走,打算用來換取情花之毒解藥。李莫愁以為她是楊過與小龍女的孩子,便將她搶走,以要挾楊過小龍女,索要《玉女心經》。於是圍繞著她的命運,楊過、小龍女、黃蓉、李莫愁等重要角色展開了一系列的追逐、爭搶、營救並前往絕情谷等精彩故事情節。在這一時段,襁褓中的小郭襄在小說結構上起著線索的作用。正是圍繞了她這個襁褓中的小女娃,小說故事熱熱鬧鬧又結構緊湊地進展了下去,同時她的這一段不平凡經歷也為她的精彩人生並最終成為一代宗師造了勢。

    小郭襄除了小說結構上的作用,也是點亮人性光輝的一盞明燈。

    楊過小龍女抱走她,原來或許真的想過用她來換取情花之毒的解藥,可是當楊過看到襁褓中幼小可愛的她,便放棄了這個想法,寧願自己毒發身亡,也不要拿她去換取解藥了。

    楊過放棄用她換取解藥的做法或許可以說只是人性中的基本善良,很多善良的人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對女魔頭李莫愁母性及善良的喚起便不可輕描淡寫地一笑而過。

    在與郭襄相遇之前,李莫愁就是明晃晃的一個殺人不眨眼、心狠手辣的女魔頭,為了自己脫困,她竟然拿自己徒弟活生生的一條性命來墊腳,並且臉色冷靜,毫無愧意,可見這個女人的冷血與殘暴。可是當她看到襁褓中嬌美可愛的小郭襄時,臉上現出了從未有過的柔情,‘竟打動了她天生的母性,有時中夜自思,即使小龍女用《玉女心經》來換,也未必肯把郭襄交還’。郭襄雖不是李莫愁所生,可是卻把她當親生女兒一樣來呵護照料,也因小郭襄而喚起她一個女性作為母親的溫馨與快樂——‘李莫愁與楊過望著她吃奶睡著,眼光始終沒離開她嬌美的小臉,只見她睡熟之後臉上微微露出笑容,兩人心中喜悅,相顧一笑。’這一段描寫不僅說了李莫愁的母性,還說了一個之前不可能有的現象——楊過和李莫愁湊到一起‘相顧一笑’——這兩個雖說是師伯師侄,可之前一見面都是打打殺殺的,何曾如此湊在一起‘相顧一笑’過?這都是因為可愛的小郭襄喚起了人性中的善良,這種善良甚至連一直勢不兩立的仇人都暫時化解了。

    作者用小郭襄喚起了小說中最冷血陰狠的女人的母性與善良,或者正是為了表達人性中善良的光輝與母性的親切與偉大,也或許是為了緩和一下李莫愁的人生。雖然李莫愁一生為非作歹,但是對於她的遭遇,或許作者也心生同情,如果讓她在大家的拍手稱快下死去,作者也於心不忍,因此在她的生命最後時刻,讓她閃光一次吧。

    與小郭襄相遇,是李莫愁生命即將結束的一段經歷,也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歷。李莫愁一生坎坷,年輕時為情所困,因為陸展元沒有娶她而魔性大發,從此心狠手辣,冷血無情,殺人如麻,製造了人間的一個個悲劇。可是這種殺戮最終沒有令她解脫出來,殺人或許給了她快感,但是卻不能持久,她始終還是活在痛苦之中,只能自說自唱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直到她遇到了小郭襄,她人性中深藏的善良與母性終於被喚起,這也使她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閃光一次,最終她走入大火中結束自己的生命,她並沒有恐懼與歇斯底里,而是一種坦然,她還坦然地懷念起她少女時代的愛情。

    如果沒有與小郭襄的這一段相處,如果沒有小郭襄喚起她的這份善良與母性,當李莫愁走到大火裡結束生命的時候,我相信大多數的讀者和觀眾都是拍手稱快。可是因為有了與小郭襄這一段相處和喚起她的善良與母性,大家看到她坦然走入大火結束生命時,是否與我一樣,流露出了一些惋惜呢?

    郭襄第二次出現的時候,已經是楊過與小龍女斷腸崖分手的第十六個年頭了。此時的郭襄已經出落成一個婷婷玉玉的美少女,一出現便驚豔了眾人,而且郭襄“溫和豪邁,天真活潑,人又秀美”,可謂人見人愛,不僅楊過見了喜歡,就連金輪法王這麼壞的人見了也喜歡,甚至還追著要收她為徒,要把自己的一身絕學傳授於她。金輪法王這一追,壞人和好人的界限又模糊了。

    我想作者一定在人性上做過很多很深切的思考,並且有了高出我們普通人很多層次的領悟與認識。我們看小說看電視或者生活中,對一個人的評價往往因為我們的喜好而人為偏頗,從而固執地得出片面的認識。我們看到一個人做了很多壞事,便從心底認定他是一個壞人,從此他的一切都是壞的,做的一切都是壞事。比如李莫愁,比如金輪法王。

    李莫愁是前面的大壞人,金輪法王是後面的大壞人。他們都做了很多對正面主角不利的壞事,我們都希望他們快點被打死。可是思想層次高的作者他不這樣認為。他認為再壞的人內心也深藏著善良與人性的光輝——李莫愁的母性,金輪法王對郭襄這個愛徒的愛——李莫愁寧願自己死都不要傷害小郭襄,金輪法王最後為了救郭襄而奮不顧身。這些都是他們這些壞人身上迸發出來的人性光輝。

    如何引出這些壞人心底深藏的人性光輝?黃蓉是做不到的,楊過是做不到的,甚至小龍女都是做不到的,唯有清純的小郭襄做到了。襁褓之中的她,作為一個剛出生孩子的純潔無暇,喚醒了李莫愁的母性,十六歲少女時“溫和豪邁,天真活潑,人又秀美”的她,喚起了金輪法王對晚輩的關愛——儘管說金輪法王是因為看她是武學奇才而要收她,但我覺得她的這人性特質才是主要原因。

    用小郭襄的清純可愛來引出人性的善良與光輝並宣揚這種人性的善良與光輝,我想這算是作者在《神鵰俠侶》中塑造郭襄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 2 # 三人隨筆

    金庸先生塑造郭襄這個角色,主要是為了對郭芙進行修正,同時讓郭楊兩家貫穿“射鵰三部曲”的始終,這也是為什麼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稱為三部曲的原因。

    《神鵰俠侶》主角是楊過

    在《神鵰俠侶》中,楊家扳回了一局。楊康的兒子楊過成了主角,他雖然有過糾結,但最後還是成了人人敬仰的神鵰俠。而郭家的郭芙,驕橫跋扈,與楊過不睦,讓人有些反感。

    所以,郭襄其實是金庸先生對郭芙的一種修正,讓郭楊兩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也正是因為郭襄,郭楊兩家的故事得以在《倚天屠龍記》繼續延續。

    《倚天屠龍記》裡郭楊兩家故事的延續郭襄具有重要作用

    《倚天屠龍記》的書名,來自於倚天劍和屠龍刀,這與郭靖有關。故事開篇以郭襄為引子,她起到了穿針引線的過渡作用。而峨嵋派由郭襄所創立,成了《倚天屠龍記》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楊家的後人黃衫女,在關鍵的時候兩次出現,對《倚天屠龍記》 故事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郭楊兩家的影響當然沒有前兩部那麼直接,不再是主角。到了《倚天屠龍記》裡,貫穿“射鵰三部曲”的郭楊兩家,算是打了個平手,金庸先生對兩家是不偏不倚。

    如果沒有郭襄出現,《神鵰俠侶》是不是失色不少?而郭楊兩家的故事是不是也少了一份引人遐想的吸引力?郭襄這個人物,體現出了金庸先生的高明之處。

  • 3 # 水泊之聲

    聊人物塑造,不得不提到作者的創作背景。

    耐心,耐心。

    1959年,金庸創辦《明報》,開始連載《天殘地缺》。

    一切為了賣報紙。

    原先的設定本來就是類似梁祝一樣的虐心故事,大家看到小龍女跳崖的那一刻,其實金庸先生已經安排好兩人的故事以悲劇結尾。

    結果,自然是讀者不幹了,金庸先生無奈只能讓兩人十六年後再見面,皆大歡喜。

    好一個其樂融融!

    1、第一個原因來啦:

    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金庸先生可能這麼想:女主角我不能這麼寫,我再弄個女二號出來,把她寫成悲劇不就行了?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總共40章的書,長大後的郭襄又一次在第33章出現了。

    以上純屬個人臆測的第一個原因,基本可以忽略掉,可能性不是很大。

    2、第二可能性的原因:

    前面也提到過,為了報紙的銷量,一本書完結了,總要有下一步跟上吧?

    金庸先生寫的是武俠小說,不能像現在的網文一樣,主角活了N久,一直是年輕形象,大家看的下去。

    武俠小說最起碼年齡客觀規律要遵循,沒辦法,已經成為大叔形象的楊過不適合再擔任主角了。

    怎麼辦?如何保持熱度和銷量?

    讓我蹭一蹭就好了。

    於是,前面尚在襁褓中的郭襄出場了,承上啟下,和這部主角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下一部難道要談論張君寶和郭襄的愛情故事?

    要是能猜中那也不是金庸了。

    下一部的《倚天屠龍記》,明裡暗裡和楊過、郭靖、郭襄有關係,但很明顯郭襄並不是主角。

    一切只是為了讓讀者有個期待。

    不出所料,果然放鴿子了。

    3、最重要的點:

    郭襄在幼兒期就度過這麼多劫難,但她本身卻融合了黃蓉的聰明和外公黃藥師的隨性,秀外慧中。

    那就來開宗立派的氣度又似乎有著楊過的瀟灑和不拘禮法(女子開宗門)。

    讓郭襄蒙上悲劇色彩,也是為郭楊兩家的恩恩怨怨做一個了斷(雖然並不是完全了斷)。

    附上恩怨糾葛:

    郭嘯天救楊鐵心;

    楊康殺江南七怪和黃蓉未遂,自己身死;

    郭靖把楊過帶身邊教導;

    楊過背叛郭靖尊敬的全真教;

    楊過救郭靖;

    郭芙砍楊過一手臂,誤傷小龍女;

    楊過解襄陽之圍;

    可以看出,郭家欠的多,佛家講因果迴圈,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中也有體現。

    讓郭襄愛上楊過,誤終身,也是一種償還。

  • 4 # 鬧吧V腰很好

    郭襄,大俠郭靖與黃蓉之女,名字主要是郭靖和黃蓉要表達堅守襄陽之意。從《神鵰俠侶》大的故事線來看,郭襄似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但是細細品味,很多大人物的結局或者最終走向都和她有著重要的關係。

    郭襄一生下來,就被李莫愁搶走,黃蓉追到李莫愁的時候,其實李莫愁人性上已經被這個嬰兒純潔的眼神柔化了。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在和黃蓉大戰以後,不幸被黃蓉用計,反被自己的冰魄銀針所傷,面對自己的生命和郭襄的生命時,女魔頭猶豫不決,泯滅的人性也有了一絲復甦。黃蓉正是看到這一點,饒了李莫愁一命,後來李莫愁大徹大悟,放下了最後的執念,投身大火,其實在這個過程中,郭襄對她的刺激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郭襄長大以後,和楊過再次見面後,被楊過灑脫、穩重、傳奇的人生和性格深深打動,不可自拔的愛上了楊過,在得知楊過和小龍女是天作之合時,更是自己鬱鬱寡歡,但還是祝福他們。在襄陽城破,父母家人都殉國以後,郭襄僥倖得以生存,更是瘋狂的尋找楊過的下落,最後多年不得以後,40歲時出家為尼,並創下了峨眉一派,留下了另一段傳奇。

    小時候看神鵰,最愛看小郭襄和楊過許願三枚銀針這一段,蕩氣迴腸,豪氣干雲。長大以後回首再看,有了更多的感悟:郭襄從小善良可愛,一雙大眼睛可以盪滌人世間一切雜質,為人有著父親郭靖的善良、慷慨、忠義,有母親黃蓉的機智、俏皮、可愛,從小不以優越家室而看低任何人,喜好結交江湖人士、對所有人都發自內心的友好。人性至善,很多小動物都喜歡和她一起玩耍。在大的民族氣節面前,不畏強敵,迸發出無與倫比的能力和魅力。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

    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

    小毛驢滴滴答答,倚天劍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

    其實我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和霞,

    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 5 # 雪飲冰心聶風

    其實金庸之所以寫出郭襄,其實是為了郭靖,郭靖可以算是三部曲裡面的靈魂人物,金庸已經把郭靖塑造成了一個真正的俠之大者,說起郭靖,人人敬仰。

    但是郭靖卻有一個詬病,就是不會教人,他的徒弟大小武目光短淺,他的女兒郭芙更是恣意妄為胡作非為,難免有點美中不足,如果郭氏一門最後只有一個郭芙,那麼對郭靖的俠名實在是一個大大的汙點。

    所以金庸先生又塑造出來一個郭襄,又重新挽救了郭靖的名聲。

    郭襄小小年紀,就繼承了郭靖的豪氣俠氣,和各種江湖人物都能一視同仁,最後在關鍵時刻,還是傳承郭靖衣缽,把火種倚天劍帶出去,最後還創立峨眉,俠名傳遍天下。

    這要是換成郭芙的話,郭靖在關鍵時刻能放心把大任交給郭芙嗎?她能傳承郭靖的俠名嗎?

  • 6 # 北望大坡灘

    郭襄:大俠郭靖黃蓉次女,自出生之日起就與眾不同,長大後更是明媚無雙。

    作者塑造郭襄這個角色,至少包含三層意圖。

    第一層:郭芙的參照對比。郭芙魯莽,就有郭襄心細如髮;郭芙目下無塵,所以郭襄一視同仁結交江湖俠士;郭芙與男主角楊過齟齬半生,而郭襄見了楊過,愛慕之心情竇初開。諸如此類,郭芙有多討人厭,郭襄就有多討人喜歡。讓人萌生出郭大俠黃幫主有女如此,不至於一世英名全部毀在郭芙的手中之內涵。

    郭襄,活出不一樣的人生風采!

  • 7 # 每日讀好一本書

    曾經看到有人評論其實郭襄的一生,是《神鵰俠侶》一書的終結,但是也是《倚天屠龍記》一書的開始。那個少女為了一份相思騎著青驢走遍天涯苦苦尋覓,又讓另外兩個男子為她傾慕一生,這三份相思慢慢沉澱,成了武當、峨嵋、崑崙三大門派,一部倚天就此展開,可以說郭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如果少了郭襄這個人物或許《神鵰俠侶》這本書就少了那點點的靈魂,就不那麼精彩了。

    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感情這種事自古難雙全,感情方面很多時候都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得不到的只能永遠的騷動,或許金庸先生也是想要透過《神鵰俠侶》的郭襄向世人展現,愛情雖美好,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總會有遺憾,人一輩子終其一生都在追逐一個人,但是終究有緣而無份。

    分享完了,動動手指請關注支援一下

  • 8 # 菸斗的傳說

    根據金庸最初的創作意圖,楊過最終和郭芙結為夫妻。但讀者不買賬,左右了金庸,只能讓小龍女死而復生,郭芙嫁給耶律齊。

    如此一來,金庸之前為楊過和郭芙所做的鋪墊完全被推翻。郭芙變成了一個蠻橫不講理的“反面”形象,這顯然對楊過一開始打心眼就喜歡郭芙的情感交代不足,對郭靖大俠的形象也有所損傷。於是,金庸不得不再塑造了郭襄這樣一個形象。

    郭襄就是楊過的一個小迷妹,無理由無條件地喜歡楊過,一見楊過誤終身。並且從郭襄身上,反襯出郭芙的嫉妒,變成其實是郭芙一直喜歡著楊過,只是放不下自尊而已,這對楊過的主角魅力大大加分。

    郭襄又是天生練武奇才,資質極好,連金輪法王也求著收她做徒弟。這樣一來,郭靖一身的絕頂武學和黃蓉的天生聰慧“後繼有人”,不至於斷層。好歹郭襄最後自創峨嵋派,江湖上還有郭家一脈的傳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子良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