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甘棠文史
-
2 # 正說中醫藥
因為提供的照片不是很清晰,而且只有花的照片,看不到葉子和整個植株,初步判斷是地榆。附上地榆清晰的照片以做對比:
地榆的植株和開花時的情況
地榆是薔薇科地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紡錘狀根入藥。因為其“葉似榆而長,初生布地”,所以得名,生長於山谷以及低海拔的林下、丘陵,葉片及花穗很具有辨識度。正哥春天上山捉蠍子,經常會在林下發現散在的地榆,待到冬天挖根的時候,透過枯萎的葉片和花穗一眼就能辨認出來,而不會找錯。
地榆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收斂止瀉的作用,可以說地榆是個止血專藥,無論是外傷出血,還是嘔血、尿血、便血、吐血、崩漏、痔瘡出血都可以治療,此外還可以治療溼疹、洩瀉等。對於燒燙傷地榆也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果是用來治療燒燙傷及出血性疾病,需要炮製成地榆炭使用。
最後分享一個關於地榆的治療燒燙傷的驗方:地榆100g,文火炒至表面焦黃後研粉,放冷去火毒,加入芝麻油後調成糊狀,對於I~II°的燒燙傷效果很好,而且多數情況下可以完全不留疤。
-
3 # 平凡的藥師
這個應該是地榆。別名為 酸赭、山棗參、山紅棗根、黃瓜香、血箭草。
一、種屬
地榆為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乾燥根。
二、性味歸經
苦、酸,寒。入肝、大腸經。
三、功效與主治
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
四、用法用量
9~15g。外用適量,研末塗敷患處。
五、使用禁忌
本品性寒酸澀,凡虛寒性出血或有淤者慎用。對用大面積燒燙傷病人,不宜使用地榆製劑外塗,以防其所含鞣質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這是車前草,車前科植物。有藥用價值,路邊很常見。上面我看了下對於這個都有詳細介紹了。我就說說我小時候吃過的大概做法吧。挖取嫩芽(不要太老的那種)>焯水>加熱油爆炒>調料放好 巨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