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陪著蝸牛慢慢成長
-
2 # 沂溪風
這個日子,想到的當然是貝聿銘老先生親自設計的蘇州博物館,雖然並沒有親眼見過。
這裡說的是蘇州博物館的新館,雖是一座現代化建築,卻處處顯出古典水墨的意境。它的一邊是忠王府,一邊是拙園,將博物館與園林、庭院放在一起,相互借景,相互輝映,和諧自然,符合歷史建築的要求,也與蘇州以園林著稱的整體環境相協調。
新館充滿藝術氣息的地方,以它的窗最為突出。
1、屋頂開窗借鑑老虎天窗老虎天窗作為中國傳統建築的設計手法,被貝聿銘運用到了屋頂窗戶的設計,並進行了改造。利用現代鋼結構製成傳統的斜坡屋頂,中庭頂部用玻璃製成採光井,Sunny透窗而入,在不同時間形成不同的透入角度,錯落的牆面也就呈現出不同的視角效果,廳內的光影也變得豐富有趣。
2、傳統建築藻井的現代改良進門大廳天窗是貝老先生對傳統建築藻井,經過幾何抽象處理後形成的。玻璃與幾何造型結合,顯示出簡約、現代的風格,既有裝飾 性,又有采光、通風的適用性。
3、窗對傳統借景手法的運用部份牆面窗採用了明清窗的設計,即運用借景和透景的手法,將內外景結合起來。比如在相鄰兩廳間有梅樹,就將相對的兩窗設計成菱窗,梅花借景菱窗,菱窗又借景梅花,相映成趣。
在朝外的窗子,他又運用了漏窗設計,窗就象一個畫框,將外面的景物框了進來,使牆面顯得不那麼單調,也不會給人以閉塞感,還利於透光。漏窗的造型和花紋也採用的幾何形狀。
這些窗與玻璃、鋼結構、灰色花鋼巖結合在一起,既不失傳統的韻味,又透出現代感,正如貝老先生的說:“我的真意是希望由此找到中國建築創作民族化的道路。”
世界藝術豐富多彩,只有民族的才是獨立的,也是獨特的,在此基礎上,中國建築作為民族藝術的一個部份,才能在世界藝術聖壇華彩生輝。
#全民博物館#
-
3 # wangfan521
這是美國當代著名畫家馬克·羅斯科創作的《紫色,綠色和紅色》,價值1.86億美元,在常人看來,他隨隨便便塗幾個大色塊,就能在拍賣行拍出上億的價格。
-
4 # 道禪堂
比如故宮博物院中宮殿建築,全是木質結構,令人驚歎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精妙!現代建築中的鳥巢鋼結構建築、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的設計,令人歎服
回覆列表
中國的藝術建築不勝列舉,比如故宮博物院中宮殿建築,全是木質結構,令人驚歎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精妙!現代建築中的鳥巢鋼結構建築、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的設計,令人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