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迷樓

    王陽明(1472-1529)早於張居正(1525-1582),張居正生下時,王陽明沒幾年就去世了,所以他們兩個不是同時代人。

    王陽明創立陽明心學後,弟子和再傳弟子無數,著名的有王畿、王艮、顏山農、何心隱、李贄等,信徒很多。但是張居正為什麼要封殺陽明心學呢?他甚至殺掉何心隱,這得說說緣由。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確定的正統思想是程朱理學,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經過150多年來對思想領域的壟斷,越來越僵化,士人們極為厭倦和反感。這時候陽明心學應運而生。王陽明吸收陸九淵“心即理”的學說,創出了“致良知”學說:

    王陽明力圖用“良知”醫治“病狂喪心”的時代,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思想解放運動。陽明心學經過王畿(1498—1583)和王艮(1483-1541)兩個弟子的激進演變和發揚光大,在士人中影響很大。王艮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他說:“身也者,天地萬物之本也;天地者,末也。身與道原是一件,至尊者此道,至尊者此身,尊身不尊道,不謂之尊身;尊道不尊身,不謂之尊道,須道尊身尊才是至善。”他把人慾和人的身體放在了天地萬物之前,是對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一個極大反叛。

    何心隱(1517~1579)也提出“性而味,性而色,性而聲,性而安逸,性也”,“欲貨色,欲也;欲聚和,欲也”的思想,認為這都是常人的正常慾望,應該得到滿足,

    李贄(1527—1602)比他們走得更遠,他公開對理學進行了反叛。他不僅以理論建構,更主要的是親身踐行,他提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鼓吹“成佛徵聖,惟在心明,本心若明,雖一日受千金而不為貪,一夜御十女不為淫也”,鼓勵人們可以有人慾、私心,因而被統治者目為離經叛道。

    這些思想的傳播,引得眾多學子紛紛效仿,思想解放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使“人慾”從程朱理學中的被壓抑到被發現、被解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引發了人們對情慾、性愛的萌省和追求。晚明的思想解放還有一個物質基礎,就是經濟發展迅速、物質較為富庶,人們在實現溫飽之後開始追求精神享樂。

    這種言論和作為,動搖了統治者對社會穩定的要求。何心隱的書院更是把輿論矛頭直指朝廷,天天論政,攻擊首輔張居正。張居正對這種做法極為惱火,他以皇帝的名義發詔書——“毀書院、禁講學” 一氣關閉了64家書院,何心隱的書院首當其衝。何心隱也被湖北巡撫王之垣以“聚眾亂政”的名義捉拿,最後被亂棒打死,成為思想史上的公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NG戰隊終結FPX連勝,春之虎帝發威,doinb英雄池終成問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