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弘毅國學
-
2 # 杜寶金801
自古以來,有些文人,由於有學識,文化程度高,把自己打扮成真理的化身,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社會指指點點,特別是對時政進行抨擊,政府任何施政都不符合他們的口味,把攻擊政府,甚至是社會制度,認為是為民請命。在當今社會,資訊發達,透明度高,東西方社會制度的不同,文化的碰撞,矛盾的顯現,給了這些文人展現自我的機會。所以,經常著些不良文人發表一些奇談怪論,與主流民意背道而馳,擾亂人心,危害社會,是造成社會不穩定的一個因素。其實這些文人自以為是,除了多讀幾本書以外,至於如何做人,如何為國,為民服務,不會從靈魂深處去想,更不要說去做了。但他們不會承認這一點,他們認為對時政的挑剔,就是為國為民請命。孰不知,這是在誤國害民。前段時間被爭論的沸沸揚揚方方日記,有些文人誇誇其談,為方方鼎力相助,拿不是當理說。真理是靠事實檢驗的。中國抗擊疫情所取得的成績,對世界各國的支援援助,有目共睹。特別是與西方比較,中國無疑是最出色的,為全人類抗擊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事實面前,不僅這些不良文人閉了嘴,西方也無話可說。只所以稱這些文人為不良文人,只要有機會就跳出來,有縫就鑽,雞蛋裡挑骨頭,其心可誅。周恩來同志曾經斥責無恥的叛徒時說過一句話;他們的情操還不如妓女。當然,這些不良文人還沒有不堪到這種程度,但他們的情操又怎麼和我們純樸善良的村婦相比呢?其實,也不要把他們當回事,這類文人必竟是少數,烏雲遮不住太陽,廣大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相信廣大的知識分子與國與民同甘苦共命運,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藉此機會,向廣大知識分子致敬!
-
3 # 逍遙遊天地外
很多文化程度高的人,道德不如村婦?你確定?
無論士農工商,好人壞人每個階層都有,而且分佈的比較均勻。文化程度高的人最起碼語言文明,不吐髒字,哪像有的村婦滿嘴髒話,高聲喧譁,有礙觀瞻?絕大部分文化程度高的人做人還是有底線的,不可否認,人渣垃圾也不少。同樣,絕大部分村婦是善良的,但是突破道德底線的人也有。
人其實是個矛盾體,他(她)們的內心活動,起心動念,一會兒是神,一會兒就是鬼,善念惡念起起伏伏,一輩子都是這樣。普通人大多數是半善半惡,關鍵在於社會的引導,社會風氣好,法律嚴明,則絕大部分人都是好人,反之,壞人就很多。
比如六七十年代的大浩劫,多少好人被迫害致死 ?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原本很多遵紀守法的人,受某位大人物影響,變得六親不認,無惡不作,死不悔改。他(她)們就像得了精神病一樣,反正有免死金牌,人性惡的一面無限放大,不管誰對誰錯,一概以整人害人為樂趣,把人間變成地獄。
人生在世,做人的底線不能破,底線一破,跟禽獸沒任何區別,甚至還不如禽獸,禽獸們幹不出的壞事,有的人卻能幹出來。
人的善惡與否和文化程度的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絡,文化程度高,只能說書讀的多,接受的教育多,不代表這個人人品好,道德高。很多的鄉野村婦,沒什麼文化,可是卻堅守道德的底線,與人為善,和睦鄰里,供養子女上學就業,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
4 # 劉軍2022
農村是快淨土,農村人天生善良純樸。書可以花錢讀的,善良純樸是土裡長出來的。所以一個高檔,一個高貴。高檔代表富貴,高貴代表品質。不要小看農村婦女,他們偉大之處實在太多。革命時期,他們掩護紅軍,隱藏地下黨,為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建國初期,她們與男人一樣勞動,為社會主義貢獻了力量。她們還生兒育女,相夫教子,今天的許多領導和企業老總都是農村婦女的孩子。她們善良,勤懇,不知書而達禮。你說的文化人其實金玉其表敗絮其中。或者是外面太金光閃閃,裡面卻沒見到Sunny,所以開始腐爛變質。農村婦女是善良的象徵,勤勞的象徵,美好的象徵,母親的象徵,農村的象徵。因此農村婦女在許多作家的筆下都是美好的素材。農村婦女雖然不懂文化,但懂得做人。所以你會隨處可見農村婦女教育孩子如何尊重人,幫助人,怎麼和人相處。當你來到農村,當你敲開任何一家門,農村婦女都可以給你水喝,煮飯給你吃,甚至留宿。農村婦女是美好的代名詞,所以別把她當貶義用。
-
5 # 益生苑
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年紀稍長的人們都知道,現在的人們和80年代甚至更近一點的90年代的人不一樣,無論是社會交際當中和生活當中,只要涉及到一些利益的話,就會變的爾虞我詐,甚至毫無底線,本來呢,這些事情在一些人看來,只會發生在一些文化低下認知度不高的人們身上,這個看上去似乎有點很真實的樣子,但是恰恰相反,文化成都很高的人,做起事情來,更是絲毫沒有下限。為什麼這麼說呢?文化程度高,不代表到的高尚
“衣冠禽獸”這個詞兒,在古代很早的時候,是一個褒義詞,但是在後來,卻成了貶義詞,一般來說,在古代,這個詞兒是用來形容那些有文化,有地位的人,但是既然這個,這個詞兒為何會流傳至今?那說明這些個文化程度高的衣冠禽獸一直都存在,人們既然恨這幫所謂的“衣冠禽獸”那麼說明這些人做事將毫無底線,也就是說,這類人坑人坑到無底線,會讓你永遠不會翻身。說書人是80後的人,成長到現在也是遇到過很多類人,正如我們所想得那樣,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的一樣,我們身邊也有一些道德低下的人,但是這類人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是有所理解,但是正因為如此,他們的道德只是建立在一些佔小便宜的基礎上,只是讓你氣一氣,但是文化程度高的人,這是攻於算計,不僅僅讓你氣一氣,而且會讓你永世不能翻身。
文化程度地,認知度不高至於文化程度低,一般來說主要是受教育水平不高,他們的生活往往就是那麼簡單,只是為了生活當中少一點付出,佔點小便宜而已,而且還要佔了便宜之後,便是再無瓜葛。
-
6 # 雨中蓑翁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個人覺得思想道德與文化程度不是完全的成正比,其實對社會危害最大的就是有文化的沒道德的這類人。有文化,受過高等教育,就有了陰謀詭計,心裡變態,反偵察能力等等,都有所提高,所以這類人一旦道德敗壞,那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就會很大。
文化程度只能代表一個人的知識積累,代表瞭解的多,這與他的道德沒有完全正相關,他雖然文化程度高,也知道要道德高尚,也知道不能違法犯罪,但是若他的道德敗壞,就會想法設法,去做違背道德的事,並且還會毀滅證據,不留痕跡,所以這種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最可怕。
道德高尚這是學不來的,有些人是天生的道德高尚,心地善良,即使後天不受教育,仍能保持純真的心性,但是倘若某些人天生道德敗壞,卑鄙小人,即使後天在受教育,也不能有所改變,所以道德與天生因素有關。
不過接受高等教育,文化程度高的會好些,能夠減弱他的道德敗壞,讓他悔改,但是有些人能夠矯正過來,有些人就無法改變的,因人而異吧。
-
7 # 河山入夢
為什麼很多人的文化程度很高,卻不如一些村婦道德高尚?
這種現象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但並不具有絕對性。文化程度高低與道德是否高尚是不能畫等號的。我們一般的認為是,一個人文化程度高,他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受到的道德教育也相對要多一些。古今中外,德育都是任何一所學校的必修之課。按理,文化程度高的人在道德方面當然應該比文化程度低的村婦高尚。但問題是文化代表著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而道德代表的則是人的素質水平。二者不是同一概念。學校發的文憑代表著你的學識水平,但從來沒有看見學校給學生髮“德憑”的。在任何一個文化水平層次上,無論是文化高的人,還是村婦,都有道德高尚或不高尚的人。
文化高,道德素質低,這種情況說明,客觀環境對人道德素質的影響至關重要。因為文化水平的形成,主要是通過教育和學習,而道德素質的形成,則並不僅限於學校教育的時間和範圍,而是受多種客觀環境的影響。比如家庭環境的影響,如果你的家風不正,從祖輩傳給你的就是爾虞我詐,損人利己,吃喝嫖賭,你可能受他們的影響就會比較多一些。又比如社會環境的影響,你長大成人,參加工作後,在職場上看到很多道德低劣的人,損人利己的人,反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佔盡了便宜。相反,誠實善良、踏實勤奮的好人卻處處吃虧,黯然失落。受這些影響,自己也可能經不住誘惑,逐漸丟掉了本分,褪去了本色,改變了本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這個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
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關鍵在於自己要有主觀自覺的意識。大量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都告訴我們,一個人甭管自己文化高低,在道德規範上一定要自覺嚴格要求自己。首先要自律,要在道德方面給自己定規矩,設底線。其次要樹標杆,向革命先烈學習,向英雄模範看齊。第三要有定力,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
8 # 金道緣
古云:仗義多為屠狗輩,負恩皆是讀書人。
這話說的雖然有點偏頗,但現實中卻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因為,文化程度,屬於學識範疇,而道德,卻是屬於思想修養範疇,二者純粹不是一個概念。
人,文化程度高,只能體現在知識淵博上,但不一定就“知書達理”。文化水平低,只能體現在知識淺薄上,但不一定就不通情達理。
看古書中人物,往往是讀書人,滿嘴仁意道德,卻是一肚子男盜女娼。
而行俠仗義之人,很多反而是沒讀過書的文肓,因為他們文化水平低,肚子裡也就沒了那麼多彎彎繞繞,一根直腸子,懷著一片熱心和仁愛之心,往往會做出一些讀書人做不出來的大善、大愛之事。
而讀書人,書讀的多了,有的把腦子讀愚腐了,往往也把別人當愚民看待,從而不顧斯文,做出一些有違道德禮儀的事。
所以,古代賢者,就特別講究“讀書修德”的問題,老子的《道德經》就專門論述了這個問題。
因為,書讀的再多,德操修養不到位,學問再大也是白搭,而且還辱沒了讀書人的形象和斯文。
有個現成的例子,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前些日子在網路上鬧的沸沸揚揚的,中國藥科大學美國留學生,許可馨事件就是如此。
許可馨,中國藥科大學高材生,留學美國。不可謂文化程度不高吧?但,文化水平上去了,道德品質卻淪喪了。
在中國疫情肆虐、全民抗疫期間,她不思聲援祖國抗疫,反而出口不遜,辱罵戰鬥在抗疫前線的醫務人員,並多次發表貶損祖國的惡毒言論,遭到全中國人民的譴責和唾棄!
說句難聽的話,就她釋出的那些言論,即便是農村餵豬的大嫂、大嬸們也都說不出口!
文化程度高頂個啥?文化都學到狗身上了!
反觀文化水平沒她高的農村婦女,思想道德境界,比她高的不是一點半點!在國家抗疫形勢那樣嚴峻的情況下,就是打死她們,也說不出那樣惡毒貶損國家的話來!
因此,從古至今,許多例子都說明了,文化程度高,並不等於道德境界高,而文化程度低,也並不代表道德情操低!因為二者全然不是一個概念,也不是一個範疇!
-
9 # 米斯黃
其實文化程度和道德品質這兩者沒有多大的關聯性。
一個人的文化程度可塑性強,但是道德品質一旦形成便會很難改變,這就好比一個人的五官和頭髮一樣,頭髮可以隨著時間的變遷越長越長,而一個人的五官在出生到成年之間可能會發生變化,但是一個人一旦成年之後,他的五官也就定型了。
所以通過上面那個例子,我們就能比較容易的理解文化程度和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到底有沒有直接關係了。
有些人他的文化程度特別高,但是你別忽視還有一種外界因素能影響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那就是環境,文化程度高,那只是他懂得知識多而已,但道德是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態度,文化雖然可以改變道德品質,但是並不起決定作用。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將會對他個人的道德品質產生非常大的作用,“孟母三遷” 的典故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你所生活的地方都是一些經常幹壞事的人,那麼你也會慢慢的跟著他們學壞,如果你生活的地方都是一群善良的人,那麼你就會受到這種善良文化的薰陶而變得善良起來。
所以說,你看有一些文化素質或學歷特別高的人,但是他們的思想品德敗壞就不足為奇了。
-
10 # 再學二十年
每一類人中道德水平都是參差不齊的,文化程度高這類人中,有道德高尚的人,也存在道德低下的人。
道德修養,來自於學習。
向道德高尚的人學習,從書本上學習……耳濡目染,自己的行為,也會變得高尚。
“作之不止,乃成君子”,道德高尚的人,並不在於你有多少學識,而是你是否在做道德高尚的事情。
文化程度高這類人中,也會出現害群之馬,雖然也有文化,但所作所為,和道德高尚不沾邊。不是有那麼句話“最怕流氓有文化”,這些人做起事來,就會不如一個村婦。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從來不是在於文化程度有多高,想的是什麼,而是你怎麼去做。
回覆列表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講義氣的多半是從事卑賤職業的普通民眾,而有知識的人卻往往做出違背良心、背棄情義的事情。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有些時候道德和文化水平反而成反比。
【文化程度和道德沒有必然聯絡原因】
“學問”這個詞出自《論語》,裡面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多半的人都理解為學習瞭然後經常複習,不也很高興嗎。這樣子以為孔子是說學習的事情,其實是大錯特錯了。孔子《論語》中的學問講的是做人做事,這個在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論語別裁》中就有開示,按照南師的觀點,學而是講做學問,就是做人做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講學問從人生經驗的做人做事中來,在做人做事中體會人生,就會有所收穫,有得於心,自己的人生進步了,這樣子就會高興快樂。所以,文化程度可以說和道德是沒有什麼必然聯絡的。
【讀書人的弊端】
其次,說說文化程度高的人,所謂機心就是人生的經驗多了,讀的書多了,顧慮也多了,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一番利害關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做事先考慮的是道義,小人做事先考慮的是利益,如果按照古代人的道德水平來講,現代人多半稱不上是君子。中國讀書人最後的脊樑,可能在魯迅先生那裡體現得比較明顯,現在大學裡面的老師兼職是做專案,我見過我的同學上研究生就是給老師做專案,免費的苦力,大學裡面是不教做人的。比如文化程度很高,人品口碑很差的人舉三個例子,第一徐志摩,筆名雲中鶴,不錯就是金庸《天龍八部》裡面的四大惡人老四雲中鶴,為什麼這麼寫呢,誰讓徐志摩是金庸最痛恨,瞧不上的表哥呢。大漢奸胡蘭,一生勾搭七八個大大小小的女人,其中還包括民國第一才女張愛玲。郭沫若一生招惹八個女人,有三次正式的婚姻,還有四五位情人。前兩任妻子拋棄了,第三任是病死的。二號情人是第三位夫人於立群的胞姐,被郭沫若拋棄後自殺。被郭沫若逼得自殺的於立忱說:“你想不到吧,郭沫若是這樣一個卑鄙無恥、人面獸心的大騙子”。哈哈,想不到吧,要說讀書人的骨氣,文天祥,于謙等等確實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好的榜樣;但是近現代的讀書人骨頭確實是軟了點。
【屠夫仗義】
最後再說下村婦,當然了村婦的水平一般都認為見識短淺,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本性善良的人,像有些人認死理,比如好人有好報,做人不能沒有良心,這些古理。做事情反而能不顧一切的去做,不會那麼顧及自己的利害得失,結果反反而能做出一些驚人的舉動。回到開篇說的屠夫,春秋時期的著名刺客要離,為了刺殺慶忌,施展苦肉計,右手被闔閭剁下來了,要離的妻子一併被闔閭殺了。
成功刺殺慶忌回國後,吳王闔閭親自迎接他,並且要重重賞賜要離。要離不願接受封賞,說:“我殺慶忌,不是為了做官發財,而是為了吳國的百姓生活安寧,免受戰亂之苦。”說完,要離拔劍自刎。為什麼自刎呢,因為他覺得很對不起賞識信任他的勇士慶忌。這就是仗義的屠狗輩。
[做事先做人,做事要靠悟]
綜合以上說的例子,這個問題應該很清楚了吧,文化不等於道德,沒有什麼關係,道德高尚的人可以大字不識一個,創立一番事業的人未必都是狀元高材生做事先做人,做事要靠悟,書本上的死東西不會活起來,做事的能力是要有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