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滬軍

    明清——戲曲的繁榮期,並在此期間產生了京劇,並向全國發展。地方劇曲及曲目眾多,特別是比較接地氣,除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愛情以外,一些作品,表達了人們對英雄的寵愛,例如,穆桂英,花木蘭、陶三春、趙匡胤、三國英雄、江湖英雄等等。明、(前)清“盛世”,人口發展的很快,戲曲的唱腔,劇本,故事性和藝術性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和整合,同時與歷史的連續性、傳播繼承的“時段遠近”、有著直接的關係。而在此前的元劇,除極個別作品以外,因劇情的不完整和“難懂”,區域化太強,難以推廣和“展開”,所以,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 2 # 紅船先鋒隊

    關於今天少有明清前的戲曲曲藝的傳承,這是一個偽命題。事實上,仍活躍在當代戲曲舞臺上的不少經典作品,就是由元代名劇改編的;如關漢卿的《感天動地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大報仇》、尚仲賢的《洞庭湖柳毅傳書》、高明的《琵琶記》等等,成了我們今天的《六月雪》《趙氏孤兒》《柳毅傳書》,以及《拷紅》《琵琶上路》等曲目或摺子戲。還有白樸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到清代被洪昇改編為《長生殿》,故事脈絡走向和主要人物設定是大致相同的,但因元雜劇和清傳奇的體制各異,後者枝節繁多,更曲折離奇,其文辭依託崑山腔而得以較完整地流傳。所以,我們現在再看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戲,可能會想起洪昇的《長生殿》,卻不知道它們跟白樸的元雜劇其實也有淵源。

    從宋元到明清,再到現當代,中國傳統戲曲有鼎盛也有落潮,但她的傳承和延續總體上是沒有發生過斷裂的。追根溯源,明清戲曲的高度繁榮以元雜劇和南戲的成熟為基礎,許多故事題材和敘事模式都取之於前朝,不斷從以往的傑出創造中汲取養分,這是所有文學藝術自身的發展要求。再看客觀條件,隨著市民階層的壯大,受到文學世俗化、商業化等因素的影響,新的觀眾群和作家群逐漸形成,還有名士文人為俗文學大聲疾呼,提高了戲曲、曲藝的地位,這都促進了明清兩代的戲曲、曲藝等各類通俗文學藝術創作的繁榮。

    至於傳統曲藝,若理解為說唱藝術的話,其源頭為唐代變文,後來又有宋代的陶真、鼓子詞,金元諸宮調、詞話,明有道情、寶卷,清中葉以來有彈詞、鼓詞和子弟書。流行的傳統曲藝形式,例如南方的彈詞:有蘇杭、上海常見的吳音彈詞(《珍珠塔》《三笑姻緣》),有福建的評話(《榴花夢》),有廣東的木魚書(《花箋記》),還有用普通話寫成的《再生緣》(敘孟麗君事)、《筆生花》和《安邦志》等;今所傳者多為清中葉以來的作品,數量甚多。彈詞的體制由說、表、唱、彈四部分組成,以第一人稱來對白(即用角色的口吻代言),以第三人稱進行敘述,這種說(彈)唱的演繹形式,跟我們熟悉的粵曲是一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網上進行品牌手錶定製?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