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問題我來回答。
在古代,父母為了孩子的前途,對後代的教育都十分嚴苛,而且還會採用一些很獨特的激勵方法,下面我們就來感受一下。
1、最有名的“孟母三遷”。
正如《三字經》中所言,“昔孟母,擇鄰處”。起先,孟母住在一處墳墓附近,於是小孟子就學別人辦喪事,後來孟母搬到街市附近,小孟子又開始跟人學賣東西,最後孟母又搬到一處學堂附近,小孟子就開始學讀書,學禮儀,長大後成為一代大儒。
2、廣為流傳的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教育子孫要明確讀書目的。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讀書明理,做道德高尚的人。他認為,當官是一陣子的事,做人是一輩子的事;官職的大小不取決於自己,而學問的多寡完全可以由自己來決定。他還以身說法,在給兒子的信中說:“餘在軍中不廢學問,讀書寫字未甚間斷,惜年老眼蒙,無甚長進。爾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擲光陰。”說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曾國藩對子女的教育,多用書信的方式,這是他遠在軍中的緣故。但是他仍然以身示範,重視身教,起了榜樣的作用。
3、刻匾激勵法
也就是一種掛在自家房屋上的木製匾額,同時上面都會刻上具有激勵意義的文字。
如“天降石麟”匾。這一成語出自《南史·徐陵傳》,“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誌,寶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意思是徐陵小時候和家人去佛寺,寶誌法師摸著徐陵的頭說:“這孩子是天上的石麒麟啊”。
後來“石麒麟”就表示有才華,因此“天降石麟”匾的意思,是家中又生了一個有才華的男孩,表達了父母對孩子將來成才的期盼,同時在孩子長大後,也是對他的一種激勵。
4、通用的利誘法。
宋皇帝趙恆:“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5、暴力解決一切。
朱元璋還沒有登基,帶著朱標到宋濂府上拜訪。其實宋濂並不想做皇帝兒子的老師,畢竟為皇家做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他只想清清靜靜地做學問。但是宋濂知道將來朱元璋是要做皇帝的,不好直接拒絕因此就說:“小兒頑劣,可訓乎?”朱元璋聽了有點尷尬,自己的寶貝兒子,自己都不捨得打,這人還都還沒見,老師就想打了,實在是過分。但是朱元璋的確對宋濂對學問十分敬佩,因此馬上回答:“不死即可。”
從此之後,宋濂就成為了朱標的老師。
你的問題我來回答。
在古代,父母為了孩子的前途,對後代的教育都十分嚴苛,而且還會採用一些很獨特的激勵方法,下面我們就來感受一下。
1、最有名的“孟母三遷”。
正如《三字經》中所言,“昔孟母,擇鄰處”。起先,孟母住在一處墳墓附近,於是小孟子就學別人辦喪事,後來孟母搬到街市附近,小孟子又開始跟人學賣東西,最後孟母又搬到一處學堂附近,小孟子就開始學讀書,學禮儀,長大後成為一代大儒。
2、廣為流傳的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教育子孫要明確讀書目的。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讀書明理,做道德高尚的人。他認為,當官是一陣子的事,做人是一輩子的事;官職的大小不取決於自己,而學問的多寡完全可以由自己來決定。他還以身說法,在給兒子的信中說:“餘在軍中不廢學問,讀書寫字未甚間斷,惜年老眼蒙,無甚長進。爾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擲光陰。”說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曾國藩對子女的教育,多用書信的方式,這是他遠在軍中的緣故。但是他仍然以身示範,重視身教,起了榜樣的作用。
3、刻匾激勵法
也就是一種掛在自家房屋上的木製匾額,同時上面都會刻上具有激勵意義的文字。
如“天降石麟”匾。這一成語出自《南史·徐陵傳》,“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誌,寶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意思是徐陵小時候和家人去佛寺,寶誌法師摸著徐陵的頭說:“這孩子是天上的石麒麟啊”。
後來“石麒麟”就表示有才華,因此“天降石麟”匾的意思,是家中又生了一個有才華的男孩,表達了父母對孩子將來成才的期盼,同時在孩子長大後,也是對他的一種激勵。
4、通用的利誘法。
宋皇帝趙恆:“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5、暴力解決一切。
朱元璋還沒有登基,帶著朱標到宋濂府上拜訪。其實宋濂並不想做皇帝兒子的老師,畢竟為皇家做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他只想清清靜靜地做學問。但是宋濂知道將來朱元璋是要做皇帝的,不好直接拒絕因此就說:“小兒頑劣,可訓乎?”朱元璋聽了有點尷尬,自己的寶貝兒子,自己都不捨得打,這人還都還沒見,老師就想打了,實在是過分。但是朱元璋的確對宋濂對學問十分敬佩,因此馬上回答:“不死即可。”
從此之後,宋濂就成為了朱標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