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之夢7702
-
2 # 九月微涼十月不殤
《倚天屠龍記》至今一共有5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1993年馬景濤版的,造型與原著不符,流傳度也不是很高,可以忽略不計。第二版是1986年梁朝偉飾演的,雖然總體來說不錯,但沒有張無忌的唯唯諾諾之感。第三版是1993年李連杰飾演的版本,挺不錯,就是與原著中的張無忌多了些銳利的眼神。第四版是2001年吳啟華的版本,沒看過,不評論。最後一版就是蘇有朋版本的,我最喜歡的就是蘇有朋版的,從小就看這個。美女多,蘇有朋版的張無忌有點溫和,不如李連杰飾演的張無忌顯得英氣十足,但高圓圓和賈靜雯是我最喜歡的,與原型也很貼近。
-
3 # 海棠依舊family
張無忌,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人物,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張無忌出生在靠近北極的冰火島上,父親是武當派張三丰的第五弟子張翠山,母親是明教旁支天鷹教教主的女兒殷素素,義父是明教法王謝遜。張無忌出生在冰火島過著原始生活,踏足中土後,被玄冥二老打傷,中玄冥神掌寒毒命危,忍受寒毒煎熬七年,而在此期間,融合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拳(及太極劍)和聖火令神功四大蓋世武功為一體,當世無敵。而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也不斷翻拍,電視劇中的張無忌也各有千秋,演員也有很多很多,如:
曾舜晞 版
蘇有朋 版
鄧超 版
李連杰的張無忌
-
4 # 行吟詩詞
86版梁朝偉演的張無忌較深入人心,原因有以下幾點了。一是天時。80年代90年代初是港片風靡大陸的時期,也是華人開啟視野接觸外面世界的年代。港片湧入大陸生逢其時,趕上改革開放黃金時期,人們精神需求日益增加。二是地利。香港是中國的香港,卻被外國所治權,人們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好奇和期望,也充滿了激憤,對港片有種天然的親近歸屬感。三是人和。射鵰、上海灘在大陸成功的上映,積累下來的萬人空巷的人氣,對港片不看就有先入未主心理預期,有著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四是原著。金庸的小說最大可能的保持了原著特色,沒有後來所拍攝顛覆性的改編,加上金庸小說同期的風靡,對電視劇內容有心理認同。五是演員。梁朝偉在其他武俠劇的表現,已經身入人心,迷一般的眼神,秒殺了多少少女的心。六是懷舊。隨著7080年代已步入中年,對年輕時代美好記憶留戀回憶,更是對那個時代港片推崇了。
對倚天屠龍記張無忌飾演者的比較,其實是一個情緒,一個時代的精神需求的比較。
回覆列表
首先基本上都是電視劇版的張無忌演技各有千秋,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電影版魔教教主張無忌其他電視劇裡面基本都是那種性格上老好人感情上優柔寡斷然後一路開掛,電影版這個有一點腹黑的張無忌看起來還真是特別爽,心裡面還是有仇恨,有一點城府,有種有恩報恩有仇還仇的性格,比起原著更像有血有肉的人,原著的張無忌經歷這麼多沒有一點負面影響都像聖人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