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海里的巨鯨

    提名周星馳導演的《喜劇之王》

    講個笑話,星爺靠顏值吃飯的,沒有什麼才華。

    以一部電影為例實在是太過龐大,我這裡僅僅是從其中擷取的幾個鏡頭出發,來體現導演的功力。

    星爺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演員,同時也是一名十分出眾的導演。

    許多年前看過另外一個導演關於這部片子的講解,已經記不清是哪個導演講的了,但是其中有幾句話和鏡頭記得十分清楚,後來這部片子前前後後也是又看了個三四遍,幾乎每大個幾歲就要看一遍。

    雖然是老電影了,畫質跟不上,可每一次觀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那經典的場景BGM還有臺詞,看完心裡又是小一會的五味雜陳。

    一名優秀的導演通過他對電影語言的理解,通過優秀的剪輯和鏡頭向觀眾呈現出不一樣的感受。看一部好電影,可以說是時時刻刻都在接受驚喜。《喜劇之王》這部片子裡面,周星馳導演拿捏得最出色的地方,個人覺得是情感的表達和電影鏡頭的結合。

    電影鏡頭承接是情感的跳躍,在影迷耳熟能詳的經典橋段之中的那幾幕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鏡頭擬人化,運用電影鏡頭來替代不必要甚至是多餘會起到減分作用的表演,這是真正的好導演才會掌握的電影語言。

    下面從我所擷取的第一個鏡頭說起。

    這是電影中間高潮部分的鋪墊,一夜情之後,飾演舞小姐飄飄的張柏芝面朝大海,自顧自地笑著,海浪微微泛起,同她的心情一樣。是風動,是情動。單單這一個鏡頭哪一個導演都拍得出來,但是跟後面的結合在一起,那便又是另一番感受。

    這是我所擷取的第二個鏡頭,也是十分經典的鏡頭,承接前面,飄飄在陽臺吹風回來之後,看見天仇掏空家底拿出來的錢,臉上的表情明顯楞了一下,然後把天仇的衣服一扔,拿上錢離開了。她知道天仇還是把她當一個妓女,像是在心裡開了一個口子一樣,悲傷一點一點流出來。

    在這個鏡頭當中,兩人隔牆而視,既抓住了觀眾的心絃,同時也將人物的心理完美地表達出來。天仇的不甘,飄飄的不捨。僅僅一牆之隔,你在外面,我在裡面,中間隔了一堵牆,牆上還開了一扇可以看見你的窗。

    這也是一種隔閡,兩人之間距離並不遠,遠的是心靈。

    值得一提的是這幾段鏡頭的節奏都特別快,尤其是這一幕過後,節奏更是又快了一大截。同時這一幕電影那段經典的音樂也響起了,音樂襯演員情緒,同時也拉動著觀眾的心。

    “不上班行不行啊?”

    “不上班你養我啊?”

    成年人的無奈,映襯著之前天仇審視自己的那段鏡頭,那種無奈以及自卑和窘迫。

    語言的試探是一種比較常規的套路,但是之後這一幕,星爺一瞬間鼓起勇氣,咬定牙關追了出來,這個鏡頭,真的值得讓人細細咀嚼。

    他先是欲言又止,之後鏡頭一跳,這一跳沒有跳到他的正臉,也沒有跳到其他可以映襯他心情的事物,而是跳到了星爺的另一邊臉上。

    “我養你啊。”

    就是星爺說出那句“我養你啊”,然後給到張柏芝的背影,慢慢拉近的這個長鏡頭。

    這個時候就要再說那句話了,電影鏡頭即是電影語言,語言就要傳遞資訊。這個長鏡頭,在這裡可以等同於這句話。這句話從星爺的嘴裡飄了過去,直擊飄飄的心門。

    這一段實在是太過巧妙了,驚喜,真的是驚喜。

    擬人化的鏡頭,讓人猝不及防預料不到的下一幕,動人心絃的BGM,迅捷卻又恰到好處的高潮節奏。這幾個優秀的鏡頭承接的語言和情緒,天仇的痛苦窘迫,不甘與自卑,飄飄的掙扎心傷,以及兩人心靈之間的矛盾,在優秀的臺詞和剪輯的輔襯之下,個人覺得堪稱完美。

    這部經典的片子肯定也已經被很多人講過了,但是個人實在是特別喜歡這部片子,對於這部片子的影評以及拍攝見解也看了許多,再結合自己的一點看法,我選擇了《喜劇之王》來講。

    我覺得這一段完全足以體現出星爺是一位十分優秀的導演了。

  • 2 # 帝姬剪輯

    阿方索?卡隆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上映了,不過只是安排了藝聯影院發行,所以現在三天了,才有1.3%的排片,票房不到300萬。

    這個成績是完全可以預料到的,《何以為家》雖然也偏文藝,但故事講的通俗,情感共鳴點充沛,而《羅馬》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沒有任何賣點。

    演員不認識,導演也不像卡梅隆、斯皮爾伯格這些老牌那麼響,題材更是,雖然講的是母性,但裡面有大量隱喻、象徵這些很繞的東西,夾帶著墨西哥的革命往事,哪國的大眾也不會太感興趣。

    但《羅馬》實打實的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這獎可不是隨便給,它只會頒給每年“營造最佳視聽語言”的那個人,阿方索?卡隆在《羅馬》裡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掌控力,拿這個獎絲毫也不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姚晨新戲開機,瘋狂甩肉38斤的她宛若少女,她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