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心Excel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最早由唐朝著名政治家陸贄所提出,出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第二百三十四卷中陸贄提出節省財稅的六條論點中第二個論點中:

    “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譯文:“大凡土地生長物產的能力是有最大限度的。因而,索取物產有限度,使用物產有節制,才能經常充裕;索取物產沒有限度,使用物產沒有節制,就會經常匱乏。”這其實不就是在告訴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嗎?

    當今社會,全世界都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其實早在1980年國際自然保護同盟在《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中就提出:“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係,以確保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在1992年6月,聯合國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等檔案;在1997年9月,中國在中共十五大中也把可持續發展戰略確定為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實施”的戰略;可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有時候我們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我們現在追求的東西,其實我們的先輩早已看透,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我們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政論家陸贄就已經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

    為什麼我們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由於耕作土地佔用過來已經一些其他不合理使用情況,導致當時中國僅剩下不到14%的森林覆蓋率,這也直接導致1997年黃河流域大幹旱,1998年長江大洪災。這為中國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我們都知道植被覆蓋率低會造成二氧化碳變多,氧氣變少,氣溫變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最終可能導致整個生態被破壞。

    後來中國開始了“三北防護林”計劃,開始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建立森林保護區等多種方式,多種途徑來增加植被覆蓋率。當然效果也是顯著的,據中國林業局統計,從本世紀初到現在為止,中國平均每年恢復5玩平方公里的森林覆蓋面積,森林覆蓋率已經從個世紀90年代初期的不到14%增長到了21.6%。短短的30年增加了7%還多,這樣的成績在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家了。

    為了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

    今天我們必須扛起可持續發展這面大旗,同時也給我們的子孫後代豎起榜樣,告訴他們需要怎麼做。我們今天的堅持以及各種付出是值得的,不管是為了我們自己還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俗話說的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才能為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碧水藍天的美好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自駕遊,你最想和你認識的什麼人一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