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勃士

    作為一個文藝電影迷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我不談它到底是爛片還是神作,現在網上爭議很大,請自行鑑別。《地球最後的夜晚》應該算是畢贛的第二部真正意義上的長篇電影(第一部應該是《路邊野餐》,相信很多人都看不懂或者看不下去),他還有類似像《金剛經》、《秘密金魚》這類短片(也多少人看的懂),所以如果以上的電影你都看過了,相信你就知道畢贛這個導演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還是來說說《地球最後的夜晚》這部電影(以下簡稱《地球》),我是第一時間去看的首映,講真,我懷疑導演是不是受到《穆赫蘭道》的影響了,因為就我個人感覺來說,《地球》和《穆赫蘭道》在某種氣質上真的很像,都是屬於那種被剪輯的七零八碎的夢境,但是呢,影片又有導演獨特的敘事方式,所以總的來說就是《地球最後的夜晚》=《路邊野餐》+《穆赫蘭道》的結構模式。

    如果對於《地球》想表達什麼,那我覺得應該是“夢”,這可能是導演完全自己發揮的電影,他甚至完全不需要觀眾看懂什麼,“何為夢?夢從哪裡來?夢是真的嗎?”導演想用自己的邏輯和理解來透過電影的手段解釋這三個維度的問題。

    1:“何為夢?”

    導演可能想說,所有無序和不規律的都可以被稱之為夢,或是男主角在面對生死的時候頭腦所產生的錯亂,所以男主會在開頭旁白道:“好像一切的故事都是從一個朋友的死亡開始”。

    2:“夢從哪裡來?”

    有故事的人才會有夢,所以到導演構建了一個這樣看似複雜的故事,因為只有複雜的故事才會有讓人看不懂的夢境。

    3:“夢是真的嗎?”

    導演很大膽,電影后半段用了一個60分鐘的3D長鏡頭來試圖解釋夢,這也是很多人說為什麼看不懂的原因,導演想用3D的概念來還原夢中那種意識迷糊,動作輕盈的感覺。導演可能是想告訴觀眾,夢境可以擺脫現實邏輯的地方,你要說它是真的,但又處處顯得荒謬,你要說它是假的,但好像在夢中又能實現療愈彼此。所以,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導演自己都沒有想清楚,想讓觀眾自己去鑑別。

    4:總結

    《地球》作為2018年最後一部爭議比較大的電影,從一開始的失敗營銷到爛片定論,到後來的口碑崩盤和被封為文藝神作,在此期間,各種水文水軍滿天飛,一部平平常常的電影,有什麼好爭的。後來想了想,無非是利益,一部本不該被商業主導的文藝片,卻被各種商業目的和資本大拿炒過去炒過來,簡直是諷刺,話說回來,這可能也是中國電影現狀的寫照吧。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如有爭議請輕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外地打工每月基本一萬,可以隨時回家,要不要辭職回家創業,請各位前輩提個建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