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入托後,堂哥告訴過我,他對幼師護雛般360度無死角的看護並不認同,本來送娃上學就是鍛鍊人際交往和自理能力的。
他說現在有幼兒的地方就必須有老師,哪怕某房間只有一個大班幼兒,屋裡也得有個老師。今天他送娃上學看到這一幕:一個男孩要去旁邊舞行上課,一位小老師把他從後門送出去,小老師回來後大班主班問後門外有沒有老師接住小男孩,小老師說“沒有,他開了後門就自己跑過去了”,大班老師嚇得尖叫一聲“沒人接就敢讓他自己去”,連忙給舞行打電話,拜託都6歲了?
侄女入園後反而更嬌氣:本來會穿鞋襪,入園後忽然說“我不會穿,媽媽給我穿”,還說“我在家能自己挑魚刺,在幼兒園不能”。
其實想想也覺得很多幼師比粗心點的母親還負責,中午自己不能休息或出門逛街,只看著孩子午睡,連上廁所都要輪流。想我自己小時候,中班就開始值日,有次我把窗臺上的花盆碰掉了,老師叫我自己把碎陶碎土掃起來扔到幼兒園後面一角的垃圾堆,那時本姑娘不到5歲,放現在的話家長把幼兒園掀翻。
相信現在的幼師們也是出於愛和責任,但總體還是出於迎合家長。民辦園多如牛毛,都是盈利機構,於是幼兒園漸漸失去教育功能,因而從教育機構逐步淪為服務行業。
大家怎麼看?
回覆列表
-
1 # 實話石說
-
2 # 未名之光
1、你說的幼兒園變成服務行業,那些幼兒園是有,但現在很多幼兒園在教學理念、管理體系、課程設定上、區域佈置等,已經做得很到位。
小孩進幼兒園,不僅僅是託管。很多家長說孩子最重要的是玩,要玩得開心。但怎樣才能玩的開心呢?孩子天生是學習者,有好奇、探索的需求,所以在玩得同時,滿足那些需求,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這個是很重要的。
很多幼兒園都有各種區域規劃:語言區、藝術區、構建區、數學區、科學區、角色扮演區等等。在那些區域的佈置,這些有很多幼兒園做得不錯,他們課程、佈置都以兒童為中心,能讓孩子在裡面就是讓孩子在玩,玩,就需要動手,需要協同、交流等。
如有些有木工體驗區的,孩子學會使用工具,鋸木頭、搭建自己設計的東西等。
2、幼兒園、老師總是迎合家長。
這是因為現在老師和家長的關係,由於去年有些幼兒園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情。幼兒園被放在大眾的聚光燈下。加上幼師普遍地位不高,家長疼愛孩子等等因素造成的。
但這種迎合並不是幼兒園未來的方向。做得好的幼兒園,他們比較強呼叫專業去帶領家長一起去教育好孩子。這個有幼兒園做得不錯的,很多家長在如何教育、幫助孩子成長方面其實遠遠不如老師專業。
好的幼兒園比較重視如何制定一日常規、班規,然後和家長的交流、互動等。他們如何做,內容很多,就不展開了。
對孩子過分保護,把教育做成服務業,那是首先不專業,第二不相信孩子,不相信孩子的學習、處理問題的能力。如我們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動手穿衣、吃飯,也沒有耐心,所以我們喜歡喂他。有的幼兒園相信孩子的能力,教他們如何處理各種問題,善用工具,避免危險。他們在幼兒園給孩子用的是瓷碗、刀叉等大人日常用的,有的則只會用打不爛、摔不壞的不鏽鋼、塑膠用品,這就是差別。
我覺得幼兒園並沒有成為服務行業,從多位人大代表建議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階段就可看出,幼兒園還是教育行業。
至於幼師對小朋友的呵護,一方面是出於對愛和責任,另一方面是出於對風險的考慮,因為現在的小朋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怕受到一點傷害,如果小朋友在幼兒園受到了傷害,特別是因為老師的疏忽,而受到的傷害,父母肯定是要找幼兒園麻煩的,還有可能向教育部門投訴,輕則批評教育,賠理道歉,重則罰款解僱。
還有社會上經常有一些幼兒園的負面新聞,大眾對幼兒園也有不信任感。所以幼兒園裡的老師就會格外小心,防止意外發生,產生不必要麻煩,對孩子也會更加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