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麥子心理田地
-
2 # 常悅常安
你的故事,讓人看到真情實感——一個憐憫患病父親、心疼辛勞的母親的孩子,未來也會是一個愛惜妻子的丈夫,疼愛孩子的爸爸。
你因父親的病具有一定的遺傳性而感到焦慮,但同時你能來到這裡提問,也說明你並沒有無視逃避,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正在用積極的行動面對它,這非常值得敬佩。
精神分裂症患者還經常表現出比較奇怪的行為,有個別患者還表現出攻擊性,更讓人們對這種病有誤解。
雖然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經過治療,仍有可能存在一些日常生活方面的困難,需要幫助,但大部分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可以達到臨床康復的狀態。
臨床康復,不是治癒,它可能是在用藥的情況下正常生活。雖然可能仍然有症狀,但基本不影響正常生活,也不會嚴重到殘障的程度。
這就像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平時也有一些症狀,但用藥的情況下不影響正常生活。
精神分裂症患者第一次發病,服藥的時間就需要以年計,第二次發病需要持續服藥的時間就更長,如果三次發病,通常需要終生服藥。
很多患者和家屬不瞭解用藥的要求,自己覺得病人症狀減輕了,或者好轉了,就自行減藥甚至停藥,結果導致病人病情復發。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等,很多疾病都需要終生服藥。精神分裂症也是一種疾病,需要終生服藥,對於患者和家屬也不會那麼難以接受。
2、精神分裂症特徵通常出現在青少年晚期到35歲之間在醫院照顧父親,發現很多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年輕人,你的觀察驗證了精神分裂症發病的高峰期——男性在20多歲初到25歲,女性在20多歲末。
高血壓也具有一定的遺傳表現。一個孩子照顧自己因高血壓住院的父親,看到醫院裡很多都是和自己年紀相仿的患者,自己也一定會擔心自己會得高血壓,會產生焦慮,甚至可能也有一些消極的想法。
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現,就讓人們常說的“物傷其類”,“同理心”等等。
你的提問中,雖然有消極的情緒,但是你有積極的行為——提問,向外界尋求幫助。這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心理表現,你並沒有受情緒影響變得麻木或放任,也沒有采用其他逃避的防禦策略。
積極的行為背後是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態度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3、風險人群調整生活方式,降低發病可能性的確,遺傳因素增加了精神分裂症的風險,但遺傳因素僅僅是風險因素,不是必然因素。
概括地說,高風險人群可以通過三個方面的調整,減少外在誘因,降低發病風險。
營養失衡,可能導致營養不良或其他疾病,直接或間接影響腦的功能,而精神障礙其實就是腦功能障礙。
睡眠不足,直接影響神經系統的正常執行,不僅可能引起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功能失調,還可能影響皮層神經細胞,誘發其他精神障礙。
過度疲勞等生理因素,也有可能成為誘發精神障礙的因素。
正常飲食,營養均衡,有規律的生活,不僅有益於身體健康,也有益於精神健康。
事件和情緒之間,是認知。同樣一件事,認知不同,情緒就不一樣。例如,看到精神病院有很多年輕人,認知一:他們都是受遺傳影響才會年紀輕輕就發病,我也受遺傳影響,我也要發病,情緒:高焦慮;認知二:青年期是精神分裂症的爆發年齡階段,年輕人比較多是正常現象,和遺傳沒有明確相關,情緒:比較平靜。
當有比較激烈的情緒出現,要學會管理情緒。大喜大悲都對人的健康又影響,長期的負性情緒也影響健康,因此,學習調節情緒對身體健康很重要。
調節情緒,不是壓抑情緒。首先是通過認知平靜地看待發生的事件,還要有覺察情緒的能力,能及時發現自己處於過度喜悅、憤怒、焦慮、憂鬱、驚恐、悲傷等情緒中,然後才是自我調整,讓這些情緒的強度降低到不會影響身心健康的水平。
積極心理學其實是一種人生智慧,它會讓人們在面對生活事件和人際交往時做出積極評估,它會讓人變得更包容,更智慧,也更健康。
人們在談到社會壓力時,人際壓力談得比較少,而有些人際敏感的工作給人的壓力也非常大,例如外交工作,公關,銷售,等等。
工作壓力、時間壓力大,會讓人情緒受到很大的影響,進而影響身心健康。
較大的社會壓力,是誘發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礙的重要因素之一,高風險人群可以在能力範圍內調整工作環境,生活節奏,有必要的話,還可以調整工作性質,從事壓力相對小一些,績效要求不高,競爭壓力小,環境相對輕鬆的工作。
有時候,哪怕是壞事,也可以有積極意義。
有一個精神分裂症的父親,讓一個孩子經歷了很多別人沒有經歷多的事情,對這個孩子是一件壞事。但用積極心理學的思維,在壞事中挖掘它的積極意義,或許壞事的黑色中也有一點彩色——這個孩子更能理解媽媽的辛苦,也更珍惜自己擁有的每一份情感。這種對家人的理解和愛,讓他有了更多的擔當,會讓他在面對困難時尋求積極地解決辦法。
-
3 # 心理師吳小美2011
題主你好,看到你很詳細的陳述了你的擔心,想就此做點回應。
首先想了解文中提及您父親23歲發病。那麼您現在多大?
直系親屬中患有精神疾病的,子女相比其他人患病的概率會大一點,但也並不一定每一個都發病。正像你自己講的,爸爸是由於受到刺激發病而不是遺傳自爺爺奶奶。
所以您看,正常人也會得病的。
從文中感受到您複雜糾結的心情,似乎更多的擔憂在於您感到無法確定自己未來是否會發病,並深深的焦慮著萬一自己真的得了病那麼就害了兩個你深愛的人。
所以我看來您現在面臨的是一個叫做“遺傳性”這樣的一個“心病”。也就是,你被這個“遺傳性”俘虜了。
我猜,如果沒有你總唸叨的“遺傳性”,您也不會感到自己敏感,內向,也就不會想太多。
歸根結底,您擔心的“遺傳性”對你的影響,是會傷害你愛的這幾個人,你更怕因為自己而讓她們受傷害。這才是你最無法承受的結果。
我在想,小夥子,你會不會發病我不敢說,但你這個擔心才是你需要解決的問題。
建議你找諮詢師做心理諮詢,你給自己肩膀加的擔子太多了,太重了,你需要一些解除安裝!
-
4 # 果12347海
該來的總會來,擋也擋不住。該走的總會走,留也留不住。
自從人類由猿人進化為智人學會使用工具建立自己的科學理論體系以來,我們的意識總是受制於現實,這可能就是書本上所說的“物質決定意識”的由來吧。
因此我們只能夠學習現實、利用現實、改造現實,我們是無法決定現實的。
而你所面對的現實就是父親生病,此病有遺傳傾向。這就是你的現實,你無法決定你的現實。但是你在學習現實、利用現實、改造現實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
你擔心你會生病。如果你會生病,你無論擔心或不擔心都將會生病,那麼你的擔心有用嗎?如果你不會生病,你無論擔心或不擔心都將不會生病,那麼你的擔心會對你的生活帶來任何好處嗎?
你的擔心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益處,反而只會帶給你無盡的痛苦。這就是你此刻的麻煩,這個麻煩是此刻你急需解決的。你此刻的擔心不會促使你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會驅動你的身體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它只會矇蔽你的雙眼、干擾你的情緒、打亂你正常的思維和邏輯。在這種狀態下,你只會逐漸的陷入擔心和焦慮的泥潭而無法自拔。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活在當下,把身邊的事情做好,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好。
我們每個人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都會死,難道我們每個人天天想著未來的自己是怎麼死的,而此刻什麼事情都不要做了嗎?飯也不吃,覺也不睡,天天生活在焦慮當中?
現實是無法改變的,只是面對未來的現實我們不知道而已,這種不知道被我們稱作為不確定性。我們能做的只是學習現實、利用現實、改造現實。
面對確定的未來,以我們不確定的忐忑心情給予一個確定的態度,該來的總會來,擋也擋不住,該走的總會走,留也留不住,活在當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做好此刻的事情。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過不戀,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做好此刻的自己,未來的問題就交給未來來解決。
說實話太遙遠的未來,現在你就是絞盡腦汁,費盡千辛萬苦有時候也是幫不上忙的。
如果有些人是患病的高危人群,想要預防這種病,假如條件允許的話,那就從學習和了解這種病開始,從心理學的入門開始系統的學習心理學。從瞭解心理學開始逐漸的瞭解自身,逐漸的瞭解社會,逐漸的以科學的方式重新定義人類、認識人類。
如果這些高危人群是嬰兒,當孩子剛出世就要科學的撫養。在幼兒期給予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童年時期正確的將社會的部分真實在家庭充滿愛意的環境下給予適當的應激刺激,少年時期在比較於關注他的衣食住行來說更加重要的是時刻關注他的內心世界,時刻關注他的真實訴求。
一個孩子的靈魂當中發自內心的熱愛這個世界,包容這個世界,並切身的想要融入這個世界,在他的一生無論碰到什麼樣的事情,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依然不改他靈魂的初衷,而這樣的初衷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逐漸的從習慣變為伴隨孩子一生的成長規律,擁有這樣成長規律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心理疾病的。
要想達到自身的和諧,就要從自身與世界的和諧關係開始,這是自古以來伴隨人類一生的永恆不變規律。
-
5 # 哈嘍小米粒
你是心理壓力太大了,不要自己嚇自己,現在醫學很發達,不放心可以去醫院做一下相關的檢測,不要瞎想,反而影響自己現在的生活。
-
6 # 使用者DW7099
應該調整心態,面對事實,對患者而言該治病治病,該從生活上管理就好好管理,照料病人,關心病人的生活和健康,自己屬於正常人,幹正常人的事,做正常人的工作,放鬆心情,不受影響,調整好心態,處理好日常事務。
-
7 # 心理諮詢劉智慧
精神分裂是由抑鬱或躁狂等心理疾病導致的,這種疾病的遺傳概率很高,原因就是遺傳過程中的心理基因所致。例如:類似於性格特徵的心理潛質就是遺傳因素,具備這些心理特徵就具備誘發心理疾病的風險,一旦遇到特定的內容,心理疾病自然就出現了。
預防辦法就是及早做好心理上的防範,再瞭解自身潛質特點的同時,形成自己的良性心理習慣,及思維模式等。建議先做一下心理排查,然後制定一個心理改善實操方案。
-
8 # 天高高
在醫生的指導下,做一些相應的治療。
平時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參加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使自己的業餘生活充實起來。
-
9 # 與你撞個滿懷
病情分析:精神分裂症會有一定的遺傳性的,這個是不好說的,因為這個綜合因素也是比較多的,所以說還是要進行積極的治療,否則也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一般來說也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的,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治療好了也不會影響到以後的生活,所以平時也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
精神分裂症是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是目前為止尚不明確,建議患者在患病期間需要長期的服用抗精神病的藥物進行治療,在經過積極的治療後,能夠有效地減少發病次數或者基本恢復到正常的狀態,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病因,不明的重性的精神類疾病,患者患病後的主要症狀表現為幻聽幻視幻覺。
回覆列表
精神疾病是有家族遺傳史的,這個的確已經被科學證實。但是,這也是表明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是更高一些,並沒有是一定會得精神疾病的意思。
我理解你的擔心和擔憂,感覺精神疾病好像是一個定時炸彈一樣,不知道在哪裡,也不知道會什麼時候爆發,這種不確定感是最讓人抓狂的。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歡樂頌》,其中劉濤飾演的安迪,也是因為擔心自己可能會得精神疾病,不敢讓自己愛與被愛,對待生態的態度是心門關閉。看到你現在的處境,感覺還不錯,有父母,有親人,也有一個深愛的女友。可能正是因為你深愛女友,才更擔心自己是不是會得病。
因為,不知道你現在的年齡,是否已經過了父親發病的年齡。因此,我建議您可以和女友好好聊一下你的擔憂,我覺得作為你一個深愛的也深愛你的人,她有權知道這件事,讓選擇權交給她,讓她自己選擇還願不願意和你繼續在一起去面對這些。
做好了這些在不確定中的可以做的事情,接下來就好好生活吧。畢竟我們沒有上帝視角,並不知道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那麼,就好好的活在當下,讓自己當下的身心更健康,也是我們抵禦未來風險現在能做的。
拿出向死而生的勇氣吧,我們知道死亡一定會未來等待我們,但是我們只有踏實活在現在。
祝好!
麥子,心理學在讀博士,高校心理教師,數百小時諮詢經驗。《極簡心理學》作者。2008年開始學習心理學,目前已經十一年。用心平氣和的態度,過心甘情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