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飄的楊小胖

    驕傲:一般來說驕傲有一個寄託的主體,這個寄託體可以是現實存在的,也可以是意識存在。這個寄託體是本體可接觸的,旁人也可以察覺到的。

    謙虛:真正的謙虛要具體觀察這個人的行為。如果行為與言語不符,這個便是偽謙虛,和偽善一樣。謙虛者看到了更遠大的光景,發自內心覺得自己的行為或努力不足夠,不否定自己,不過度展現自己,只求量力而行。謙虛必定伴隨著對自己公正客觀的審視。謙虛者遇到瓶頸也容易卡住,缺乏一定的冒險精神。

    自信: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能力上限併為之努力,且認同自我。

    自負:高估自己的能力上限,缺乏務實精神,常與空想家聯絡在一起。

    自卑:自卑源於對自己弱小的認知,恐懼周圍的環境。這種認知造成過度的貶低和過度的恐懼就是自卑,自卑者常一事無成。

    敬畏:敬畏源於對自己弱小的認知和對偉岸事物的細緻觀察。這是一種合理的恐懼。但是敬畏常使人看不清自己的上限。

  • 2 # 聖手書生0401

    您好,感謝邀請。提問中所提到的六個詞彙看似簡單,其實這個問題很複雜,漢字語言博大精深,無論是驕傲,謙虛,自信,自負,自卑還是敬畏。都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有時很容易混淆。下面一一進行分析;

    驕傲,又寫為憍傲,是一種內在的情緒狀態,一般而言,有兩大類常見的意涵。第一類,作為負面的意思,驕傲是指一種對於個人的地位或成就的自我膨脹與炫耀,通常與傲慢是同義詞。

    第二類,作為正面的意思,驕傲是一種對於達成目標,或是對於某個選擇或行動,感到自信不悔。它也可以是一種受到讚賞之後產生的情緒,對自我獨立、堅強的形象感到滿足,成為某個社會群體一份子後產生的歸屬感與認同,並因此衍生出滿意的情緒,有時也作為自嘲鼓勵使用。

    詞義:

    ①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驕傲自滿。

    ②自豪:我們都以是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

    ④西方基督教所認為的七種最嚴重的罪惡之一。

    含義:

    亦作“ 驕敖 ”。亦作“ 驕慠 ”。亦作“ 驕驁”。

    “驕”指馬背拱起,不讓陌生人騎。“傲”指人昂首抬頭的樣子,引申指居高臨下的態度。“驁”指馬抬頭昂首。“慠”指心氣抬升,引申指居高臨下的神情或心理。“敖”本義為“抬高”、“抬升”。

    引證詳解:

    1.自負而輕視他人。

      ①《管子·禁藏》:“驕傲侈泰,離度絕理,其唯無禍,福亦不至矣。”

      ②《楚辭·離騷》:“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遊。” 王逸注:“倨簡曰驕,侮慢曰傲。傲,一作敖。”

      ④《漢書·王吉傳》:“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驕驁,不通古今。”顏師古注:“驁與傲同。”

      ⑤《新唐書·劉匯傳》:“又不能訓子,皆驕慠不度,素業衰矣。”

      ⑥明 張居正《女誡直解·敬慎》:“人能寬裕此心,便崇尚謙下,不肯驕傲。”

      ⑦曹禺《日出》第四幕:“你這個人太驕傲,太倔強。”

    ⑧致四弟(不宜非議譏笑他人)--《曾國藩家書》: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諺雲:“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傲。”非必錦衣玉食,動手打人,而後謂之驕傲也。但使志得意滿,毫無畏忌,開口議人短長,即是極驕傲耳。

    2. 自豪。

      ①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我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

      ②艾青《普希金廣場》詩:“青年男女成群地走過,充滿新的一代的驕傲。”

    3. 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①吳晗《天安門讚歌》:“ 天安門 是 中國 人民的驕傲,它和廣大人民同呼吸,共命運。”

      ②袁鷹《英雄之歌·劉文學》:“你是我們的榜樣,你是少先隊員的驕傲。

    相關例句:

    驕傲是他垮臺的原因。

    擁有世界冠軍是我們每個公民的驕傲。

    我的教學工作是我的快樂和驕傲。

    我驕傲我是中中國人。

    他為他出身於名門望族而驕傲。

    【諺語】知識使人謙虛,無知使人驕傲。

    驕傲自大是他的一個缺點。

    相關典故:

    在西方中,驕傲的代表是墮落天使路西法(路西法墮落後也被稱之為撒旦) ,《聖經》中記載:撒旦第一次以“光耀晨星,榮耀之子”的形象出場的,恐怕是在那位彌爾頓的《失樂園》之中。因為不肯臣服的驕傲之罪而反抗的路西法,縱然是和反叛的同伴一起被投入了深淵中,消失了天使的榮耀光輝,但因為“驕傲”要與上帝同等,仍然不斷的反抗上帝,“驕傲”會造成“盲目”。

    驕傲才正常

    生活中總有些人不自量力,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但真要他拿出本事的時候,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腳底抹油,臨陣脫逃。

    要了解這種心理現象的本質,我們不妨看一看極端的情形。精神病有一症狀,叫做“自大妄想”。病人堅信自己是超人轉世、神佛投胎;明明身無分文,卻告訴周圍的人,他有億萬家產。通過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自大妄想可以被有效地抑制,但沒有了自大妄想的精神病人往往變得鬱鬱寡歡。原因很簡單,精神病人在面對現實時,發現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已嚴重受損,在參與生存競爭時往往力不從心。

    心理學家經過大規模的系統研究,發現正常人對自我的認知其實有輕微的自大傾向,也就是說,稍微有點驕傲的人才是正常的,完完全全有自知之明的人反而會有憂鬱傾向。我們常講的樂觀主義就是指的這個輕微的自大傾向。

    謙虛

    謙虛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qiān xū,指虛心,不誇大自己的能力或價值;沒有虛誇或自負,不魯莽或不一意孤行。還指當一個人有信心地做出決定或採取行動之前,能夠主動向他人請教或徵求意見的習慣。例句:謙虛謹慎;謙虛一番。

    引證解釋

    1.虛心,不自滿。

    《詩·小雅·角弓》“莫肯下遺” 漢 鄭玄 箋:“今王不以善政啟小人之心,則無肯謙虛以禮相卑下,先人後己,用此居處,斂其驕慢之過者。”

    宋 蘇轍 《龍川別志》捲上:“上以謙虛為賢,下以傲誕為高。”

    毛澤東 《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

    2.客套,說謙虛的話。

    陳學昭 《工作者是美麗的》上卷三二:“她被邀著講了幾句話,無非是謙虛幾句,比如她到這個地方是來向大家學習的等等。”

    3.謙虛指不自滿,肯接受批評,並虛心向人請教。

    有真才實學的人往往虛懷若谷,謙虛謹慎; 而不學無術、一知半解的人,卻常常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好為人師。

    謙虛是一種美德,是進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 也許真是應了那句: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相關名言

    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陳毅

    自信

    自信,是指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對我們的生活非常重要,我們的事業、我們的愛情、我們的生活,不管是哪一個領域,自信都是無比重要的。自信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快樂。正是有了自信,人們才充滿了睿智,你和我的心中才升騰起無盡的希望。人們只有自信才能讓自己的人生之花開得更茂盛更燦爛。只有自信才能讓生活處處是舞臺,讓人生越過越精彩。

    引證解釋

    1. 相信自己。

    《墨子·親士》:“雖雜庸民,終無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晉 陸機《君子行》:“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宋 曾鞏《<戰國策>目錄序》:“其說既美矣,卒以謂此書 戰國 之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則可謂惑於流俗,而不篤於自信者也。”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十九:“勇於自信故英絕,勝彼 優孟 俯仰為。”

    2. 自表誠信。

    三國魏 曹操《舉賢勿拘品行令》:“吳起貪將,殺妻自立,散金求官,母死不歸。”

    示例

    有自信心、信心十足、永久自信。保持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叫做自信。

    基本含義

    定義

    自信是指人對自己的個性心理與社會角色進行的一種積極評價的結果。它是一種有能力或採用某種有效手段完成某項任務、解決某個問題的信念。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一個人取得成功必須要具備的一項心理特質。

    因素

    1、優勢認定:對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有正確的認識,並對自己的實力、優勢有正確的估計和積極的肯定。

    2、信念: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既定目標,特別在問題難度加大時,表現出對自己決定或判斷的認可。

    3、敢於挑戰:主動地接受挑戰,將自己置於挑戰性極強的環境中。

    4、堅持不懈:即使在受到阻撓、誹謗等困難境地,也不改變目標,直到實現預期的目的。

    自負

    自負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zì fù。一指自許,自以為了不起;二指枉自辜負;三指自己承受;四指自己負責。

    人的自我意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自我認知、自我意志和自我情感體驗。人評價自己,要靠自我認知,有的人過高地評價自己,就表現為自負;有的人過低地評價自己,就表現為自卑。 自負往往以語言、行動等方式表現出來。 自負實質是無知的表現。主要表現在不自知。俗話說:“自知者明”,“人貴有自知之明”。無知有兩種表現,一是盲從,二是狂妄。自負有時表現為狂妄,容易造成對方的反感。

    釋義

    自負就是自己過高地估計自己。

    自卑

    自卑是指一個人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所產生的一種以自卑觀念為核心的複雜心理。心理健康的人往往可以接受這一觀點,並在其他方面超越對方,或者將自卑轉化為動力。當自卑完全處於主導地位,甚至造成軀體障礙,而患者並未積極自我調節,一味迴避、掩蓋其缺點,則可能出現精神方面的疾病。對此,應提高警惕,積極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敬畏

    敬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ìng wèi,意思是既敬重又害怕。

    基本解釋

    漢語《辭源》沒有收錄“敬畏”一詞,疑似現代複合詞。

    “敬”是嚴肅,認真的意思,還指做事嚴肅,免犯錯誤;“畏”指“慎,謹慎,認真,不懈怠”。

    敬畏,意指在面對權威、莊嚴或崇高事物時所產生的情緒,帶有恐懼、尊敬及驚奇的感受。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

    朱熹說:“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塊然兀坐,耳無聞目無見,全不省事之謂,只收斂身心,整齊純一,不恁地放縱,便是敬。”(《朱子語類》卷十二,“持守”)

    引證解釋

    既敬重又害怕。

    《管子·小匡》:“故以耕則多粟,以仕則多賢,是以聖王敬畏戚農。”

    《論語·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史記·魯周公世家》:“乃命於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孫於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唐 韓愈《賀太陽不虧狀》:“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

    明 宋濂 《寅齋後記》:“公精白一心,上承休德,夙興夜寐,敬畏弗懈。”[3]

    巴金《家》九:“祖父是全家所崇拜、敬畏的人,常常帶著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氣。”

  • 3 # 皖昆

    驕傲,成功之喜悅。

    謙虛,心智之深藏。

    自信,韌性之流露。

    自負,心靈之自責。

    自卑,心氣之微弱。

    敬畏,愛怕之交融。

  • 4 # 㔿先生

    其實也沒多複雜,解釋起來也就八個字:

    "凡事有度,知止未上"

    凡事過猶不及往往就會走到對立面,就會引發這八字的後六字:

    "勿謂言之不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異家庭的孩子受到了哪些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