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情緒賦能師丁丁
-
2 # 心理諮詢師心海
焦慮症有哪些症狀
那些體驗到焦慮情緒的人,往往是對事情的未來感到消極和悲觀
一位即將參加考試的學生感到焦慮,內心往往擔憂考試的消極結果
一位找工作的大學生會為面試感到擔憂,也是擔憂面試的消極結果(不通過)
焦慮是擔心消極結果
焦慮症是現在很常見的心理問題,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表現。包括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即驚恐發作)
廣泛性焦慮的症狀
情緒方面:擔心,緊張,害怕,憂慮,恐懼
行為方面:坐立不安,坐臥不寧
軀體方面:出汗,呼吸急促,頭暈,胸悶
驚恐發作的症狀
突然出現的極度恐懼心理,體驗到瀕死感或失控感。
心慌,呼吸困難,出汗,全身發抖。
一般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
焦慮嚴重者會影響正常生活,痛苦不堪,無法擺脫。
人為什麼會患焦慮症導致焦慮的原因有很多
1、基因特質
有的人天生就是焦慮的易感人群,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問題,照比其他人就會過度的擔憂,害怕,緊張,恐慌,出現焦慮問題。
2、童年經歷
成長的過程中,遭遇過讓自己出現焦慮問題的應激事件。雖然隨著年齡增長,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淡化那段創傷記憶。但是當我們再次遇到類似事件的時候,就會啟用童年的創傷記憶,導致焦慮問題出現。
3、心理因素
行為主義理論認為焦慮是對某些環境出現恐懼,擔憂而形成的一種條件反射
認知理論認為焦慮是對事情的未來會有習慣性的消極思考模式。
4、身體疾病
有很多有身體疾病的人,受病痛的折磨,也會出現焦慮的問題
在我們生活中,面對生活中的很多困難和問題,我們都會出現焦慮的情緒,短時間的焦慮情緒對我們影響不大,長時間的焦慮情緒得不到好的處理,積累太久就容易發展成焦慮症。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
3 # 步風遠說情感
人之所以會患有焦慮症,其實是不安全的表現,總是擔心禍到自己頭上,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生怕給自己惹麻煩。
克服焦慮症,不太容易,但是不能不克服。
我原來就有嚴重的焦慮症,一度到了不敢出門。
不過,我把自己治好了。
朋友們讓我看醫生,我沒去,我從事醫學行業,自己又研究心理的,不指望別人,我自己能治好。
其實人的焦慮,是因為內心有兩個我,一個害怕,一個無所謂。兩個我在作鬥爭,看誰能贏。
原來我在沒有做事情之前,另一個膽小的我,已經開始害怕了,這個時候杞人憂天的感覺就產生了,那種焦慮感也來了。
我就用另一個真正的我,正常的我去控制另一個我,告訴自己,認真、大膽的去做,沒什麼的,別人都可以,我也行。
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我現在完全好了。
慢慢忘記另一個我,讓本我正常一些,很快就正常了。當然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只要熬過去,就會見到彩虹。
-
4 # 張新偉從容面對生活
其實看到你提的這個問題,你應該是遇到了很大的困擾,我自己當前也遇到了很大的困擾,什麼是焦慮、什麼是抑鬱,也許只有經歷的人才知道。心理上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來興趣,自己還不知道怎麼了,不願意說話,總想離人多的地方遠點,不知道未來在哪裡,每天都很煩悶。身體上也不舒服,總覺著自己得病了,可是經歷了一系列的檢查,檢查結果確都是正常的,沒有器質性的病變,但是自己的感覺很奇怪,就是覺著渾身不舒服,有時候胸悶、有時候頭疼、苦悶久了有時候哭都哭不出來,蠻無奈的。
我自己目前正在經歷中,無盡的焦慮中、抑鬱中、至於為什麼,也許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生活的壓力、職場的壓力、往往目前的處境跟自己預期的有些差別,而有沒有想到比較好的改善的辦法,只有無盡的焦慮和鬱悶,久了心理就出現了問題,身體和精神都跟著出現了問題,主要是應該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覺著有價值的,讓自己真正興奮起來、高興起來,有能讓自己快樂的東西,加油
-
5 # 博睿迪
從焦慮的源起來說,有心因性焦慮和現實事件引發的焦慮。
從焦慮的類別來說,
一般性焦慮,這個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生,是一種刺激我們儘快完成某些事件,或認真對待某些重要事件的動力,和高強度焦慮的作用正好相反。
高強度焦慮,或者是嚴重焦慮。會導致人體的內分泌紊亂,自主神經系統失調。表現為軀體症狀明顯,行為拖延。
莫名焦慮,從表面上看是沒有具體的事件引發,也探索不出心因性的因果關係。往往是有自動思維模式中的不合理模式形成,由於是自動思維模式,當事人無法察覺,因此就形成了莫名焦慮。
怎麼判斷是不是焦慮症:
1.影響自主行為能力。生活,學習受到嚴重影響。
2.影響社交,幾乎喪失社交功能。
3.上述影響一年以上。
通過這三點,基本可以判斷有焦慮症的可能。配合量表檢查,基本可以確定是否有焦慮症。
-
6 # 雁過無痕2020
焦慮情緒人人有,沒有症,焦慮可以產生各種奇葩軀體症狀和失眠,人人不同,但並沒有病,內心變了,軀體症狀自然消失!
有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朋友,當前對於你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貼在你身上的各種“症”和“病”的標籤趕快撕掉。
你的所有負面情緒世界上每個活人都有,就如同呼吸,要說是病,那每個人都有病。就如同吃飯症、睡覺症一樣可笑。既然是正常的,就不需要解決,也解決不了,除非把生命解決掉。你們就是個正常人,和別人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心理和精神問題就是個偽命題,去解決心理問題這就是問題本身,這是個可怕陷阱,一旦掉進去,自己渾然不覺,連跳出來的意識都沒有。
我們和一般人又有何不同呢,區別是別人有了負面情緒沒有陷進去,我們不但陷進去了而不知是陷阱,當然也就不知道要跳出來,更別談如何跳了,只能無辜地苦苦掙扎。
因此,有了負面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別陷進去。陷進去了也別怕,只要知道是個陷阱,不需要解決什麼,只需要跳出來就啥事沒有了。有人說:“我跳不出來啊”。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陷阱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陷阱的原理,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掉進來的。你連陷阱都看不見,那當然就不知道如何跳出來的。如果知道了這些,反其道而行,自可跳出來。
陷阱在哪呢?在於我們內心的各種執著和慾望,自己它給自己編了一張張無形大網,把自己牢牢束縛住,並在解決以為是自己心理問題原因的各種現實問題過程中,網越織越密,直至自己動彈不得。倘若反其道行之,唯有放下各種執著和慾望,放下對任何問題的解決,再燃能從陷阱中徹底走出來。這就是迷途知返。
有人非要問我具體方法。並沒有什麼具體方法。我們的內心無時無處不在。內心的問題不能靠外在的方法解決。我們還是吃飯、睡覺、工作、學習、生活,該幹啥幹啥,既然沒有病當然也只能該幹啥幹啥,否則還有其它需要乾的嗎?但這時的該幹啥幹啥和以前是截然不同的。現在吃飯時只想吃飯,睡覺時只想睡覺,工作就是工作。學習就是學習,安住於當下,既不後悔過去,也不恐懼未來就可以了。
傳統心理學由於不明白心理問題是怎麼回事,不明就裡,針對表面的各種負面情緒和生理反應科學系統地發明了很多看起來很科學、很高明、很高大上的各種“症”和“病”,讓人眼花繚亂,不由得讚歎心理學的偉大與高明。為了高明,傳統心理學家還精心設計了各種量表,顯得無比精確和科學,讓人深信不疑。然而,這真是可笑之極。我們的內心居然可以這樣精確和不變。任何一個所謂正常人,有負面情緒時,都會給貼上一個標籤。
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傳統心理學家告訴大家:“這不但是個病,而且一輩子好不了,必須終生服藥”。這個結論不知道把多少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我們一旦深信這個結論,就會認命,就會放棄自己,就會行屍走肉般度過一生。這真是莫大的悲哀。
要知道,我們的一切都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歸因於外在,而我們又改變不了外在,那除了絕望還能有什麼?同理,如果我們把所謂心理問題的原因歸於外在,認為是由於遺傳、家庭、環境、疾病、金錢、別人或某一件事等造成,如果這些外在問題能夠改變還好(其實即便改變也無濟於事),假如改變不了,那你除了絕望還能有什麼。
要知道,我們的內心掌控權就在我們自己手裡,開不開心,抑不抑鬱,焦不焦慮是我們自己決定的。自己的心態只能自己去改變。同樣的問題可以不同的心態去應對。假如我們不願意去改變,那誰也沒有辦法。
我們的內心與外界沒有任何關係,和生理也沒有任何關係,相反生理變化是由我們內心變化所引起的。如果我們把原因歸於外在,那我們就失去了自己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權,就會聽天由命,就會隨波逐流,是對自己的完全不負責任,是把自己交給了別人,仍由別人宰割。
然而,你的內心只能自己去改變,別人動不了絲毫。如果希望靠讓人改變自己內心,那簡直是天方夜譚。腿在自己身上,別人只能告訴你方向,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邁。邁一步是一步,不邁就在原地。
我不是說我們大家過去不努力,恰恰相反,而是大家太努力了,可以說是竭盡全力,用盡了各種手段和方法,甚至努力幾十年,但就是走不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大家把方向搞反了,沒有找到原因,南轅北轍了,結果是越努力越嚴重,還不如啥也不幹。
看似苦海茫茫,其實岸就在身後,就在跟前,一回頭,一轉身就是。我們只要現在開始停止釋放負能量,並開始釋放正能量。這一念的轉變你就已經好了,你就已經回頭了,你就已經轉變方向了,堅持下去就好了。那麼,什麼是正能量呢?正能量就是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都是無我利他,我的文章裡說的太多了,我就不在詳述了。
心理和精神問題本來是由於錯誤的思維模式造成的。然而,我們在解決它過程中還是用舊有的思維模式去解決。這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錯上加錯,雪上加霜,越陷越深。這也是心理和精神問題很難走出來的原因。反向反了啊!我們必須從改變舊有思維模式入手,而舊有思維模式是由於錯誤的觀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造成的。這才是問題的根源。明白了這個道理,從改變觀念入手,心理問題自然就不見了。其實,何止是心理問題,人生中的所有問題都是這樣的。有人說,改變思維模式太難了。你還沒有改,怎麼就知道難了?其實,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難。只要我們建立起新的思維習慣,舊有的自然就不見了。
有心理和精神問題的朋友,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情況,首先你一定要明白,你本身除了快樂並沒有一絲痛苦,這才是真正的你。無論你此時面臨什麼樣令人絕望的現實問題,比如重大疾病或重大經濟問題,你都應該是快樂的。無論你此時的內心多麼痛苦,多麼絕望,多麼擺脫不了各種負面想法,那些念頭死死多麼纏住你不放。請一定要相信我,這些都不是真的,無論再真實都不是真的。那是你自己給自己創造的幻象。再痛苦再絕望再特殊的都不是你,也不屬於你。既然不是你,就毫不客氣把痛苦拋棄掉,就像一件舊衣服一樣拋棄掉。沒有拋棄不掉的。一旦拋棄掉了,你只剩下快樂。
不要以為這很難,難是因為你不相信我,所以也不願意去做。你一做,就會發現它就是一個紙老虎。黑暗看起來再可怕,但遇到光明,哪怕一絲光明,都會立即消失。
至於如何去做,我說的太多了。對於自己頭腦裡源源不斷萌生的各種讓自己不舒服的念頭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理不理在不理,千萬不要和它對抗和去解決它,就是不理。只要去理了,就是在滋養它,就是在被它拖走。
負面思維非常狡猾,神出鬼沒,千變萬化,軟硬皆施,千萬不能上當跟它走。
我們一方面不理會負能量,另一方面還要釋放正能量。能量是所有問題最深層次的原因。我們現在的這個狀態,就是因為缺乏正氣,缺乏正能量所造成的。我們要想得到正能量,就必須先要釋放正能量。就像如果我們希望在秋天收穫果實,就必須在春天播下種子。這是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正能量時戰勝一切的真正利器。它就是光明,沒有它戰勝不了的黑暗。我們只管釋放正能量,毫不理會負能量就行。思維越少越好。思維越多,障礙就越多,負能量就越多。
我們的生活不需要任何改變,我們只需積極投入到工作學習中,以奉獻之心對待工作和家人,熱心幫助他人。化怨恨為感恩,化擔心為祝福,一念之間我們的未來就已改變。
如果我們現在實在沒一絲力量,分分鐘被負能量揪扯著,已經耗盡了力氣,也要堅決不理這些,這也不是真的。真正的你生機勃勃。你可以只管發一些正能量的願望,希望別人不要有自己的痛苦。正能量的力量非常大,很快自己就能感受到。內心會平靜下來。
-
7 # 覺醒人生2020
朋友,你好,心理精神問題產生的根源是什麼?內心充滿了負能量(錯誤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就會糾纏來宇宙人生中更多的負能量來障礙自己,導致思維和情緒不受自己的控制,總是往負面的方向去想,從而加劇內心的痛苦,內心的痛苦又再次加重軀體症狀,這才是目前所有得心理問題的根源。所以想徹底解決心理問題唯一的方向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相信你在生活中能發現那些內心非常正能量的人,每天都是很開心快樂的,那種快樂並不是物質生活條件有多好,而是內在精神力的散發。我們有時間可以多去做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會的正能量的事,當我們把內心開啟,將自己的愛釋放給這個世界,我們就是愛本身,就是正能量體,那些負面情緒自然而然就跟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我們的內心自然充滿喜悅、快樂。說得再多也沒用,關鍵是自己真正去實踐,當你真正體會到了你才能更加相信,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前行。越去實踐越快樂,進入到正能量迴圈的道路上,人生將充滿健康、快樂、幸福!
我是經歷過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痛苦的人,慶幸的是我遇到了能徹底走出來的方向(超心理學-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目前已經有好幾百人徹底走出來了,不管症狀有多麼嚴重,多麼難以忍受的痛苦,時間有多長,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可以徹底治癒。我所指的方向絕對是正確,就看你們肯不肯相信了,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正確的道路,因為心理問題真的真的可以徹底解決。一旦錯過了正確的方向,在這個錯誤觀念滿天飛的時代,想再遇到正確的方法真的太難太難了,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心理問題的人一直走不出來了。祝所有處在心理困苦中的人們早日擺脫痛苦。願全世界所有心理問題的人都能早日找到正確的方向,早日擺脫困苦,獲得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
-
8 # 羅桂田心理諮詢
在以前的焦慮症患者的"治療"的方式方法中,吃藥應該是不二選擇,因為沒有其他的方式方法。我們看到的現象有很多很多患者就是反反覆覆時好時壞,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有的患者都要受十幾年的痛苦、痛苦不堪,還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自從我們國家有了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服務這個工作,讓焦慮症的徹底解決出現另一條思路,有了徹底解決問題的不用吃藥的方式方法。
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正確了,徹底解決問題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徹底解決問題需要的時間也不需要太多。
現在我們看有心理問題的人越來越多,同樣有"焦慮症“症狀狀態的人也是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看,當今社會,物質文明足夠發達。資訊傳遞異常迅速。東西方文化文明衝突日益嚴重。人們的生活節奏繁忙又煩亂。讓人們很難靜下心來學習、思考、生活,這些都是導致焦慮、情緒,"焦慮症"症狀狀態多發的因素和外部原因。
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目標"很難通過學習成長而確立,很多很多人因為學習成長不足,而智慧水平不夠高,就造成的"焦慮情緒""焦慮症"症狀狀態的內因。
焦慮症狀態就像一個正在游泳的人,掉進了自己無法游出來的漩渦,那個情況下是痛苦不堪的,不能自拔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真正感覺到其他人內心深處的痛苦,真正的“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焦慮症患者還是採用藥物"治療""焦慮症"的,我們也同時看到了症狀狀態反反覆覆的問題存在。
"焦慮症"症狀的根源來自於一個人從小到大的成長不足,人格成長過程中存在一些這樣那樣的缺失(缺陷)。
表現在:認知、思想有一些偏差、不合理 。性格特點有一定程度的“固執”“”執著”,不同程度的“追求完美”,從小到大養成的不正確的思維思考邏輯習慣。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學習成長不足,讓智慧水平相對比較低(注意聰明不是智慧)。
由於智慧水平相對較低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自己處理不了事情,在得不到有效幫助的情況下,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形成各種"焦慮症"症狀狀態。
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恰到好處的愛”,讓自己缺乏“安全感”,得不到有效的家庭或者社會幫助,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解決不了事情、問題,是產生"焦慮症"症狀狀態的“誘因”。
試想一下,一個智慧水平很高的人,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他都會處理,都可以想辦法解決問題。她(他)是否可以"焦慮"得"焦慮症"?
運用藥物是否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智慧水平呢?現階段是否有提高一個人智慧水平的藥物?我沒有聽到過。
可以選擇的解決"焦慮症"問題的方案:
1:多去幾個正規醫院裡的心理科,尋找水平高的心理醫生(心理專家),確定問題的性質與程度。以心理學訓練為主,藥物為輔,可以解決問題。(單純依靠藥物治療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有可能會讓問題反反覆覆)。
2:尋找正規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幫助,尋找水平高的心理諮詢師幫助指導訓練,通過學習成長改變,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可以徹底解決心理問題,徹底解決問題以後所有的症狀狀態還不會復發。
3:注意一下,這些訓練、學習、成長、改變都需要一個過程,學習一段時間,需要不要著急慢慢來,著急是解決問題的障礙。
-
9 # 5分鐘心理
人為什麼會患焦慮症?焦慮症有哪些症狀?患有焦慮症的因素達到部分共識的有,1、患者有焦慮症的家族史;2、患者兒童期或青春期焦慮症病史,比如早年就比較害羞,或接受了一些不良教育的方式;3、應激性生活事件或創傷事件,其中包括患者受虐等;4、女性,未婚、離異、喪偶、教育程度低、失業低收入等;5、共病精神障礙,尤其是抑鬱症;6、既實性事件發生帶來的衝擊或刺激,感覺到自己的所作所為低於所要達到的預期等。
-
10 # 心之所向雅緻所歸
當你迷茫的時候,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當你對某些事某些人感到無所適從的時候,內心就會慌亂焦慮,疫情期間我就有這種焦慮情緒,並且感覺到自己就要崩潰了的樣子,當我諮詢老師的時候我才明白,是因為我心無定所,我的心無處安放,是因為想的太多,不能夠靜下心來認真的問問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當我這樣去做的時候,當我把該放下都放下的時候,我感覺心有地方住了。我的心穩住了,當心有住所的時候,就會平靜下來,用心的去做你想做的事的時候,都不會有焦慮情緒來干擾了。
回覆列表
有時候我們也會用“焦慮”這個詞語來描述無法排解、長期的緊張和憂鬱,以及莫名的恐慌。其實,“焦慮”是一種以長期的極度憂慮和持續恐懼為主要特點的複雜情緒狀態。煩躁不安、疲勞、集中注意力困難、肌肉緊張、睡眠困擾……這些都是焦慮的表現。
沒有特殊原因引發的焦慮,或對日常事件的過度焦慮反應,被稱為廣泛性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是泛化的,沒有特定誘因。
當焦慮情緒成為持續性或發作性出現莫名其妙的恐懼,害怕緊張和不安時,我們往往會擔心自己會失去控制,有的人甚至會擔心自己可能會突然暈倒或發瘋。有的人會同時伴有抑鬱症狀,對目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和樂趣。有的來訪者前來進行諮詢,一方面是為了減輕負面情緒對自己的傷害,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提高自信心。而有的來訪者由於出現了持續的恐懼和害怕,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態,也會前來進行諮詢。當焦慮變得難以忍受,並對日常生活產生有害影響時,就需要有人幫忙來對付它。
有特殊原因引發的焦慮,被界定為恐怖症。例如廣場恐怖症和蜘蛛恐怖症就是常見的兩種恐怖症。
當我們面對真正的恐懼時,會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全身出汗,急切地想逃離,有時感到窒息,有生命危險。恐怖症給人的身心造成巨大的痛苦折磨。人們常說對某件事有恐怖症,其實只是描述普通的害怕和顫抖。其實,恐怖症的患者可能會陷入痛苦的折磨,無法自我解脫。平日裡,普通人給的建議完全不起作用。如果我們身邊的人真的患有恐怖症,慶幸的是,對於某個具體事物的恐怖症,我們可以和專家一起設定清晰的目標,對其進行改善。逃避無濟於事,積極地尋求幫助很重要。
焦慮之所以如此複雜,原因之一就在於其主觀性。焦慮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如今,00後的焦慮往往關於學業、孤獨和攀比;90後的焦慮離不開追求快速成功時的懷疑和迷茫;80後的焦慮的是原來在風雨中的“自由”成為了“妥協”;年長者把焦慮用身體疾病表達了出來……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師認為,因為我們有很多進行選擇的自由,並最終為自己的行為擔當責任,因此焦慮事實上是不可避免的。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的,焦慮的“奧祕”就在於人們的主觀性。哲學主義哲學家讓·羅伯·薩特說過,“我們註定受自由之苦,並必須為塑造我們的本質而作出選擇。”如果我們已經意識到和焦慮相關的事件和觀念,我們可以採取行動,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些,心裡好過一些。快速行動、積極改變事情的狀態以及我們的觀念,會對緩解焦慮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我們無法自行梳理焦慮發生前後自身的狀態,或者無法理解當下的情況,不妨做以下幾件事情:
1、和現實生活中狀態很好、正能量的朋友表達我們的情況,通過交談獲得積極的訊息、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拆除侷限我們思維的牆。
2、融入到關愛自己、積極向上的團體當中。通過團體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助,啟發我們採取新的、積極的行動,破除舊的思維、修正侷限自身的行為。
3、尋找這方面的專家,進行一對一的諮詢和專業的幫助,以便我們為自己的人生做出負責任的擔當。
生活很美好,我們每個人都值得愛與被愛。最後,願您人生的旅途一路好情緒!祝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