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琨
-
2 # 影子修行日記
當人在沒有“認識自己”之前都是在騙自己。
這個“認識自己”是蘇格拉底的“認識自己”,也可以說是禪宗的“開悟”,只有在發現自己的“覺知”之後,人才不會繼續騙自己。我們來看看人是怎麼騙自己的:
每個人都知道怎麼會成功,成功的案例被寫成了一本一本的書,當我們在書中汲取到經驗後,我們能成功嗎?大多數人還是會繼續平庸。因為,書中提到的需要付出的努力對於平庸的人來說根本做不到,也無法堅持。為什麼那些曾經很流行的勵志話語都被人慢慢的稱為“心靈雞湯”,因為只能騙騙自己,讓自己好像變成了很“厲害”的人,其實啥也不是。
人在沒認識自己之前,總是會在外界找“東西”,找一個可以滿足自己心中所想的“東西”,這個“東西”叫做“藉口”。
失敗了,會不斷的找尋“原因”,來說明不是自己的“原因”;有時候嘴上說自己的“原因”,心裡又希望別人能反駁自己;成功了,嘴上說著“僥倖”,心裡又多麼的想讓別人對自己多幾分誇讚;有時候“成功”並不是自己的成果,也說是自己的成果,滿足著一文不值的虛榮……
在沒有認識到自己之前,一切都是渾渾噩噩的,被虛榮、自尊、讚賞、譴責、喜悅、悲傷等等情緒控制著行為,一切都是既定好的,我虛榮,喜歡讚賞,我就一定會想方設法的讓自己獲得名利,獲得關注;我自尊,我就一定會想方設法維護自尊,不惜代價讓自己不會“身敗名裂”。
然而,一切行為的原因無非就是要滿足自己的虛榮,自尊,從客觀角度來看,這些並不重要,但是深陷對貪的執取,對嗔的厭離,誰又能知道自己當下在為什麼而“拼命”?誰又能知道自己在欺騙自己?畢竟騙子永遠覺得自己在騙別人,而不知道他是在用信任來換取利益,到頭來,到底是誰在騙誰。
所以人想要做到不自欺欺人,首先要做到“覺知”。
覺知自己每一時的想法,每一刻的情緒,每一分的行為,每一秒的念頭,覺知自己的內在。
只有那樣,才能在自己得意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傲慢在滋長;在失意的時候,發現自己原來很堅強;在成功的時候,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成功;在失敗的時候,知道自己又為什麼會失敗。
對於自己的一切都瞭然於胸,自己還能騙的了自己嗎?就好比你知道了騙子的一切,騙子還能騙的了你嗎?
-
3 # 天南地白849
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是被失敗滄落的人欺騙,成功的人不在乎金錢只在乎外表誘惑:又到成功的人失敗告終了;這就是人的反面。風水輪流轉,人心在變、時代在變:止終人心不足蛇吞象。
回覆列表
是否能坦誠的面對自己與成功和失敗無關,與自己的人生態度有關係。人要做自己的朋友,能夠做到每天和自己的內心真誠的對話。人生只有一次,混混沌沌也是人生,但清清爽爽才無負於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