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14647984108

    《恐龍無處不在》的段落結構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說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說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說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援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說明內容,結束全文。

    《被壓扁的沙子》的段落結構全文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關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問題,目前存在的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第2和第3自然段先後舉了兩個例子提出了關於“撞擊說”和“火山說”這兩種觀點。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透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支援“撞擊說”。

    這部分分四層。

    第一層(第5、6自然段),說明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我們以後也許還會遇到這種情況,因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證據來驗證這兩種理論。

    第二層(第7至第10自然段),說明1961年一位蘇聯科學家發現了“斯石英”,並且介紹了它的性質,為下文佐證“撞擊說”奠定了基礎。

    第三層(第11至第13自然段),說明斯石英不僅可以在實驗室製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過它們只出現在沙子被強烈擠壓的地方。由此推斷撞擊是可以產生斯石英的。事實也證明,火山噴發是不會產生斯石英的,從而進一步佐證了“撞擊說”。

    第四層(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透過亞里桑那大學的約翰·F·麥克霍恩和幾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岩層的例子,進一步證明“在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活動。”從而得出“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的結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說大家喜歡的看的動漫,在留下你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