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崔老師會計學

    戀愛是所有人先天俱來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但是戀愛也是需要有很大的責任。所以有時想談戀愛,又有點懼怕戀愛。

  • 2 # 豆雨聲來

    每個人都會想要談戀愛啊,要不然又怎麼會有所謂的“早戀”的問題呢?這說明我們從青春期開始就很想和異性相處了。

    那時候,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就覺得那個人哪兒都好。女生可能會在日記上寫的全是他的名字,男生可能天天跑去女生的樓下等著她一起上學。好像為了喜歡一個人做什麼都可以。

    中國有梁山伯與祝英臺,賈寶玉和林黛玉,西方更是有羅蜜歐與朱麗葉。

    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中,在青春期這個發展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自我整合和確定自己在社會中的性別,防止角色混亂;在成年早期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親密關係和避免孤獨感。

    可是這些對現在青少年來說是被禁止的。在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還在上學,而且還面臨著高考。面對著學業的壓力,還有父母對“早戀”的禁止和抗拒,他們是沒辦法去談戀愛的。

    等到終於大學畢業,剛剛找到工作,父母就開始天天催著談戀愛、結婚。

    殊不知,他們從沒有談戀愛的經驗,甚至沒有什麼和異性相處的經驗,根本就不知道怎麼談戀愛。

    首先,如果是自己認識的異性,他們可能會因為不知道怎麼和異性聊話題,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對異性的好感,甚至會產生自卑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足夠好而產生退卻的念頭。

    其次,如果是相親認識的異性,那就更糟糕了。因為他們已經成年,看待感情已經相對理智,不再是憑著一頭熱血往前衝的少男少女。所以他們看到的是對方的外在條件,身高、長相、學歷、家世、房、車、職業前景等等……都成了他們衡量對方的標準。

    可是愛情是不應該有標準的,被這樣衡量來衡量去,那談的還是戀愛嗎?所以當然會抗拒。

    時光不能倒流,我們也不可能重活一回,難道我們就沒有辦法談戀愛了麼?

    當然不是,談戀愛就像其他許多知識一樣,是可以學習的。每個人都有愛的能力,但如何去愛卻是需要學習的。

    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時,就可以從身邊的異性好友或同事開始,瞭解他們喜歡的話題,接納他們與己不同的觀點和想法,察覺他們的情緒變化。這不僅能提升我們的人際關係,在遇到真愛喜歡的那個他(她)時,也能增加我們的自信啊。

    在相親的時候,也不要總是衡量對方的各種“條件”,不要讓這些眼睛可以看見的條條框框阻礙我們的心靈。

    因為愛情不是條條框框,而是兩顆真誠的心碰撞出的火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什麼好看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