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虎斑不虎搬

    雖然我不是哲學專業的,但透過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讓我接觸到了哲學,我的回答是很有必要!

    每次學習過後,都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人認識,讓我的生活有了一些進步和變化。所以我來從個人經驗談談哲學對人生的影響。

    哲學對於我,是一個探討人生意義的方法。馮友蘭先生曾說過,“哲學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讀哲學就是讀哲人對人生的反思;是與哲學家的對話。這種對話是一個人思想成長的過程,培養和修正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過程。

    曾經我以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每個人都有;哲學就其最廣泛的意義而言,每個人(包括文盲)都有。那麼我們還有必要學習其他人的哲學嗎?

    在透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我非常肯定地說:非常有必要。

    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經常有意或者無意地被我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所左右著。例如:對待金錢,對待成功,對待失敗。社會上有無數種方式,但並不是每一種都是恰當的。有些人在面對失敗的時候,自卑,然後自報自棄,最終被這個社會淘汰。但有些人則愈戰愈勇,不僅僅成功地戰勝了失敗,還把失敗當成了自己人生的一種財富。

    而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生下來就具有良好的三觀的。這些至關重要的東西都是在後天不斷地打磨不斷地變化才能健康成長的。

    我們若想要完善我們自己的三觀,那麼我們就需要參照,對比,我們希望有正確的三觀來引導我們,讓我們發現自己的問題,並加以改正。而我們發現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侷限於自己的“哲學”,被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鎖鏈束縛著,我們如何能夠真正去反省、去思考?因此,哲學的意義或許就是在於提供個體之外的關於人生之反思的參照。

    馬克思主義哲學便是其中很好的參照物。哲學講的是道理,而往往很多人都對所謂大道理有著排斥心理,往往有人會抱著厭惡的情緒。

    平時的生活中,人們對普遍的真理充滿的褻瀆,現在的很多人往往不注重道理中的真正含義,而是大多數時候當做調侃和強詞奪理的憑藉。所以我覺得我們是需要一個完整的思想的體系的,讓一個健全的人格指引著我們的生活。現在的大學生,身體不夠健康,心理更是處於不佳的狀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所以我們需要哲學,需要健全自己,強大自己的心靈,讓心靈旺盛起來。

    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我們現在需要的哲學。具體做到,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我們行為的指導,在思想上堅持馬克思主義,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抵制不良思想,不良文化的侵襲,培養自己的愛國熱情,投身於對生活的創造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打破舊的操作模式快速推廣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