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帕西卡
-
2 # 胡文元
有良心才有誠信,這是不變的真理。
做人要實實在在,不能不講信用,不講道德。
良心屬於道德的範疇,要知恩,感恩,懂得回饋,這就是良心。
講良心就是懂回報,這是一種合作,也是一種社會的文明的互動。
-
3 # 呂洞賓
在公共場合有許多如下的場景,視窗前排隊買票,公共汽車上給老人和抱孩子的婦女讓座,兩車相遇禮讓三先,這都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有文化有教養。
在一個群體裡,進門讓別人先進,座位先讓別人就座,這都表現了人的涵養。如果有某種工作,對每個人沒什麼利益關係,都會謙虛地讓給別人,時常是謙虛地說別人都比自己有水平,誰幹都會比自己幹得好,自己水平能力有限,那種謙虛是真誠的。按說,這樣的正人君子,在一起共事不會發生任何矛盾,然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
假如有一種利益,事關人的生存或者與生存的環境好與壞有關係,而這種利益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那麼情況就大不一樣了,誰都不再謙虛,也不再沉默,而是強調自己是多麼地有能力,多麼地有水平,擺出自己許多條在工作中的豐功偉績,極力說服上下左右,把這種利益給自己,只有自己才有資格得到這種利益,甚至不擇手段拿到手。
前面所述的小謙讓雖然有虛偽的成份,但終究是一種教養的體現,是我們人類需要的,但它不是人的真正本質,後述的行為才是人的真正本質,表現形式也就赤裸裸。
有些在小事上不謙虛也不謙讓的人,看上去沒有文化沒有教養,但在大事上卻表現出人類的優秀一面,在利益面前不好意思,抹不下臉,甘願吃虧,這種人都社會地位低下,或者處在邊緣化,不是謙讓,是自卑;而社會地位高的人,在小事上謙虛謙讓,明白助人為樂會讓別人愉快,能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能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更明白在這種小事上得與失與自己的生存沒有關係,何樂而不為呢!這叫智慧。
依我看做人的根本有以下幾點,
做人要有原則,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個人要有自己所堅持的底線和原則。要對的起自己,更要對得起別人。做人要誠信,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誠信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個人只有誠信,真誠,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活在這個世界上才會快樂做人要有擔當,對一件事,對一些人要有責任感,要有擔當,要去做那些你不得不去做,不得不去承擔的事情。而良心呢?有句話說的好。
人在做,天在看,做人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誠信,感恩,善良,正直,都是做人要有良心的一種表現。還是那句話,不管做人還是做事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