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杉媽陪娃
-
2 # 久久影史館
小孩已經五歲多了,在我的記憶當中,我沒有批評過孩子,我一般都是鼓勵,比如他吃飯很慢,吃飯時間不集中精力。吃完後我會告訴他,你今天很棒不過下次再快一點就更好了,他會很高興,等下次吃飯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寶寶上次答應媽媽要吃快一點點的噢,他就會很快吃完了。不拖拉了。所以我覺得孩子應該要多鼓勵鼓勵他,這樣他會很樂意去嘗試,去做,要是一味的批評他,他會產生膽怯的心理,做事畏手畏腳,不敢去嘗試。
-
3 # 範閒不是我
鼓勵要多於批評,即使是批評也要先揚後抑,寓批評於鼓勵之中。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的,也都會聽得出弦外之音的。批評孩子確實需要很強的藝術性。
鼓勵和批評都應該適量,不能以多少去衡量。鼓勵和批評是要分場合的,如果孩子故意去做錯一些事情,就要給予批評,要告訴孩子哪裡做錯了,為什麼做錯了,應該怎麼做,不是隻進行簡單的批評就可以的。對於做錯事後還要加以引導,批評要對事不對人,不要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等標籤。
對於膽小、不是孩子故意做錯的、孩子還不熟悉的領域等等情況,應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以免孩子不敢去嘗試新的東西。不管是鼓勵還是批評都應該注意方式,引導為主,告訴孩子對與錯很重要。
給大家舉一個我的親身經歷,我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有一天我看到孩子一個人拿著盛涼開水的杯子正在往她的奶杯子裡倒水,灑的桌面上全是水。大家說這個時候是該批評孩子不能亂倒水還是鼓勵她學會自己倒水,很明顯置身事外的媽媽可能會選擇鼓勵她。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只看到孩子亂倒水的表象,不知道她為什麼這麼做。
我第一時間是有點生氣的,但我很快冷靜問孩子:“你怎麼自己在倒水,並且有點灑了是不是?”(注意這裡我只是描述一個事實,沒有針對孩子本人。)
孩子說:“我想學習自己倒水,對不起媽媽,我把水倒灑啦?”
原來孩子只是想學會一個新本領。我的孩子是一個特別會認錯的孩子。我趕緊說:“寶貝下次可以讓媽媽先教你一下好嗎?那現在媽媽就來教你倒水好不好?”
在我的多次指導之下,孩子目前已經成功掌握了倒水方法,每晚充奶都是她自己倒涼開水,自己加奶粉攪拌(開始也是奶粉灑出來一片)。當然,為了孩子的安全,我還告訴她不可以自己一個人加開水,她很聽話,從此我們配合的非常好。
多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透過溝通、觀察並找出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心理。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考慮,或許你家的批評就會越來越少,歡樂越來越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