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51089407

    是這張嗎,第一版人民幣伍千元牧馬圖,正面蒙古包上面有蒙古二字,反面蒙古文之間有5000阿拉伯數字。第一版人民幣用的紙張是棉杆做的紙,細看幣面凹凸不平,手感像布一樣棉絨絨的。

  • 2 # 收藏界小資

    伍仟圓的“蒙古包”與壹萬圓的“牧馬圖”被稱為是“雙至尊”。較早資料記載,伍仟圓“蒙古包”存世量僅有100張左右,可以說是非常罕見,價值僅次於壹萬元牧馬圖,全品幾乎沒有出現,拍賣市場只出現過九品,其它多為六七品,即使九品價格也在大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價格區間還是很大的,畢竟和收藏者的心理有著很大關係。

    當時中國的紙幣防偽技術並不先進,但是在蒙文中存在暗記,是一個“人”字,蒙古包頂有“蒙古”二字,這就是大家識別真偽的最有效依據,如果是真幣種,這個暗記非常的清晰,假幣是比較模糊的,也是缺乏立體感的。當時紙張的質量並不是十分的精良,但也決定了其特殊性,因為蒙古包所採用的紙張有毛茸感,由於紙的特質,紅色印章和數字可以透底,那麼是真幣,否則就是假幣。(個人拙見)

  • 3 # 醉夢殘秋

    五千元蒙古包和萬元牧馬圖、萬元駱駝隊、五百元瞻德城一起被稱為第一套人民幣四大天王,收藏和經濟價值極高。

    那麼五千元蒙古包非真品是否有收藏和經濟價值呢?收藏價值不好界定,只能說你要是喜歡的話對你而言就有收藏價值,很多人去收藏一些錢幣郵票珍品的紀念券、紀念張(其實就是複製品),不就是因為原版真品收藏不起嘛(真品價格太高)。

    然後除了喜不喜歡這條參考之外的,如鑑賞價值、研究價值、紀念價值等方面,複製品肯定都是沒有的,你拿一件現代化工藝仿製的舊物件去欣賞(鑑賞舊物件不就是看他的歷史感麼,新仿件哪有這種歷史厚重感。舉個網路笑話來說就是西周的物件你上週仿出來的,欣賞起來能有感覺麼);研究更別提了,拿著仿製品難道要研究最新的工藝技術麼?畢竟不是原始的印鈔紙和油墨,以及技術,肯定無法透過複製品去研究以前那個時代的情況;紀念,都不是原版的物件紀念個啥啊,難道紀念最新仿製品美工技術和原版之差異?

    再來說說非真品五千元蒙古包的經濟價值,就是投資價值,能否值錢。說實話以第一套人民幣的防偽(主要靠暗記)和印刷技術(紙張油墨低劣),以現代美工技術來仿製,只能說太容易了。

    值錢就別想了,包括印鈔紙、金銀箔、各種絲綢絹帛類等材質的複製品。你喜歡的話對你而言有收藏價值,但是想靠它賺錢是不現實的。勉強算是工藝禮品吧,收藏品都算不上。

  • 4 # 使用者8198111120611

    第一套人民幣:發現一套有暗記。另外一套沒有暗記。第一套人民幣難說清楚(留到現在的)。貳拾壹廠生産,當時物資困難。留做記念、真好、假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純銀和925銀哪個容易折斷?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