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方地圓的123
-
2 # 鳳凰花兒開
是的。真的是狼來了。
科學界普遍人為,當前的全球氣候變暖跟人類活動存在關聯。人類應當對當前的全球氣候變暖負重任。
本來,全球氣候變化是正常的。在歷史上,存在比當前氣溫高的時期,也存在比當前氣溫低的時期,人類也都捱過來了,為什麼對當前的全球氣候變暖如此憂心忡忡呢?
1、我們害怕蝴蝶效應,害怕不正常的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可預知災難。歷史上的全球氣候變化是正常變化。已經發現的不正常的氣候變化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而現在的氣候變化是不正常的。例如,導致恐龍滅絕的氣候變化就是一種不正常的氣候變化。
2、人類的適應能力在降低。科技越發達,人類的適應能力越低。這是科技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因為人類適應不利環境的能力被科技取代了。例如,遠古人類依靠叢林生活,你現在還能在叢林生活嗎?
3、我們對氣候的自我調節能力知之甚少。如果是負反饋還好,如果是正反饋呢?也許一點點的氣溫上升,帶來的結果就是災難性的。
4、最令人恐懼的就是未知。我們什麼都不知道,還是穩妥的好。
5、當然,全球氣候變暖在有歷史記載的歷史中,是好事情。中國的強大時期總是伴隨著氣候溫暖期,衰落受欺負的時期,總是伴隨著寒冷期。雖然那時的經濟基礎是農業,跟氣候存在關聯性,現在是工業社會,工業生產跟氣候沒有關係,意淫一下偉大的復興又有何不可呢。
過去350多年以來地球確實是在變暖,但這是在一次冷週期之後的變暖,就此預測未來氣候劇烈變暖沒有充分依據。英國諾桑比亞大學(Northumbria University)教授 Valentina Zharkov 也在 2015 年釋出的研究中警告,太陽活動從 2020 年至 2050 年間,就可能進入類似“蒙德極小期”的時期,造成全球性的低溫與糧食減產,再次進入“小冰河期”,且太陽表面活動可能在 2030 年代減少 60%,到達急速下降的巔峰。上一次太陽活動最急速下降的時期,是在 1645 年至 1715 年間,該時期被稱為“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太陽活動極小期的時間維持了 70 年之久,在這段期間內,太陽黑子的數量非常稀少,相較於正常可觀測到 40,000 至 50,000 顆太陽黑子,只觀察到 50 顆左右的太陽黑子,且“蒙德極小期”剛好處於“小冰河期(1550 年至 1770 年間)”中最冷的一段時間,當時地球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全球性的糧食減產、導致饑荒,且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甚至因此而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