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六說大片
-
2 # 2哥ok影視劇推薦
其實,郭敬明真的是生意人裡最會寫書的了。《小時代》系列不知道影響了多少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它無區別地向所有人投放了愛馬仕、古馳、路易威登等奢侈品初啟蒙,也把叛逆、鬥毆、拜金、炫富、墮胎等等所有青春的可能性都囊括進了“小時代”三個字裡。
所以,《小時代》的電影一上映,不少年輕的觀眾趨之若鶩,去複習自己的青春時代;網上罵聲一片,但是郭敬明包月熱搜榜。
《小時代》算是郭敬明最出名的系列了,而且整個電影系列的選角真的還是相當用心了。電影裡的人物至少對原著的還原程度能達到75%以上,而且整個鏡頭和畫面看起來還是比較有質感的。據說郭敬明獻出了自己不少的私人物品拍這部電影。即便這樣,非專業科班出身、翻拍自己本就飽受爭議作品的郭敬明,幾乎整個《小時代》系列的豆瓣評分就沒上過5分。
作為《小時代》裡面最好的一部:《小時代4:靈魂盡頭》。前面所有累積的矛盾都統統爆發又迴歸平和了,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場華麗的塑料姐妹情終於要迎來完美結局的時候。
整個電影畫面就這樣全部黑了下來,隱約還能聽到爆炸的聲音,是的,所有人都在這場大火中喪生了,在這場聚會上的所有人,除了林蕭。很多觀眾和書迷都在猜測這場爆炸發生的原因,有人認為這只是一場單純的意外,但是也有人覺得這是陸燒放的火,為了保護林蕭,他的名字已經有很直接地暗示了。現在這個還沒有明確的答案,我們暫且把這段情節歸咎於意外,但是最後出現的場景才更加耐人尋味。
身穿黑衣的林蕭回到了四個人曾經的房子裡,其他三人姍姍來遲,都是清一色的白衣,四個人還是約定每年在“特殊的一天”見面,這不得不讓人產生聯想,她們全都死了嗎?其實我更傾向於所有人都走了,甚至林蕭也沒有剩下。其他人都死於爆炸,而林蕭死於自殺,兩邊人物黑白顏色的衣物對比象徵著天堂與地獄。這裡的劇情分析只能說是個人之間,這只是這部電影裡值得品味的一段,更經典的鏡頭還是在最後,整個俯視的視角重溫四部電影畫面,完全還原所有的經典鏡頭,據說是完全重拍的,但是場景一絲不差。
這裡可以解讀成林蕭自殺見到姐妹後,靈魂漂浮觀看完了自己的人生走馬燈。而整整四部的電影就是林蕭這個人一生的回憶,這也剛好印證了《小時代4》的名稱:靈魂盡頭。
《小時代4》可以說是完全昇華了前面三部的情節,甚至讓人感覺有些細思極恐,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了《小時代》系列作品的深度,不禁讓人有些對郭敬明刮目相看。不管《小時代》電影如何,它都是一代年輕人的記憶。
-
3 # 快跑233
就像郭敬明對李誠儒老師說的“存在既合理”“你可以不喜歡他,但你不能不允許別人喜歡他”,郭敬明更像一個演說家,商人,哲學家而不是一名導演。
從他在節目上對錶演的點評看出,在《小時代4》中的演員演技不行,導演只會給你畫餅講道理,講哲學而沒有告訴你應該怎麼怎麼演,除非演技爐火純青的演員知道怎麼去演繹好一個角色。
《小時代4》是一部商業片,一部為圈錢而上映的商業片,導演沒有演技如何去指導演員表演呢,就是可憐還有這麼多人去看,也說明“存在既合理”還是有很大道理啊。
-
4 # 三七二十一Mei
《小時代》系列電影,我感覺是在詆譭我的審美和三觀,咬牙都看不下去。圖都不想配,拍毫無營養的電影,不是在薅羊毛,就是在找存在感。
-
5 # 好久不見不如懷念
是小時代4.0版,與工業4.0成鮮明對照,指望他們無法強國。為啥要強國那?我們只想過好自己精緻的日子,這就是本部電影告訴我們的…也不能說不對,畢竟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都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誰在負重前行那?
回覆列表
觀影體驗:
其實,一開始,我是拿這部電影當喜劇來看的,笑點何在?男性角色演得作,作到讓人不禁笑場。男人們各種酷炫狂拽屌炸天的眼神,微笑,舉止都透露著一股濃濃的城鄉結合部風情,彷彿在說:24K,純帥。
看到癌症手術那段,放映廳的氣氛開始變得詭異,各種啜泣,各種抽紙巾。前後左右的女生不停地抹眼睛,看得出來她們真的很感動,看得出來她們真的很單純。因為演員們只要滴點眼藥水,做一個悲傷的表情,配上煽情的音樂,就能勾出少女的眼淚。
好吧,我已經很努力剋制自己的笑意了,完全不知道淚點何在,老子也是陪各種妹子看過四部小時代的人了,第四部絕逼是這個系列裡劇情最爛,演的最差的一部了。全程齣戲的表情,加上楊冪招牌式的跟笑似的哭臉,完全沒有代入感啊。話說我以為,能看哭的還是去貼吧吧,真的,那裡的人會給你擁抱的。我有“我以為的自由”,不同意可以不看,但請不要激動。
個人感覺,小時代系列帶給社會的影響是消極的。小四無疑很努力,演員們很辛苦,這一點我很肯定,但是努力和辛苦不能抹平電影帶給中國電影的負面影響,因為多數導演和演員都很辛苦和努力,要看辛苦和努力的方向,小時代的方向從主流價值觀判斷就是錯的。
小時代這部電影,開了一個不好的頭,結果就是各種名人都來拍電影圈錢了。當然我肯定名人導演們很認真很努力,但是改變不了他們利用自身名氣圈錢這一動機。別跟說我每個名人都有一個電影導演夢,假不假?
當然我也不是說小四是第一個名人跨界當導演的,所謂開這個頭,是說小時代形成了粉絲觀影的現象,並且票房很高。所以後來就出現各種咳咳咳咳咳咳咳的電影,比如後會有期啦,給青春啦,什麼石楠花開啦。
你讓正牌導演們怎麼想?拍電影賺錢怎麼到他們這些名人手裡就那麼容易嘞?因為現在無腦粉絲太多了。
有些人說這本書是你的青春?
我就呵呵了,那“也許”是因為你長得醜,至少今早坐我邊上老哭的都醜,不是女女來看就是一個人來看,反正沒男朋友。長得醜中學就不能談戀愛,長得醜還腦殘也就不讀書,不讀書就去讀什麼小時代了。這就是你所謂的“青春”?
老子的青春在談戀愛,在好好學習,特麼哪有空看什麼腦殘小時代。小時代是你的青春?你看出什麼地方有共鳴了?你開賓士?你住別墅?你穿禮服?真有共鳴的會看這本書?
最後,請不要對號入座,我只說有些人,並且開頭用了“也許”。
小時代這種電影讓部分少女變得更加腦殘,降低了她們對於電影的審美標準。放映廳的智商都被拉低了,影院不放好電影,出於現實不得不放小時代這種爛片簡直就是恥辱。我相信很多人去看小時代是被迫的,因為不看就與近期輿論脫節,好吧,不怪你們,都是被逼的。不過這也是恥辱,所有人都身處囚徒困境,但假如我們都不去看,問題也就沒有了,因為話題只存在於腦殘群體中,正常的你與你正常的交際圈自然也與小時代毫無瓜葛。
手機打字,後半段邏輯略顯紊亂,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