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78515294

    不同機構費用也不一樣,我家寶寶在茂楷,每年10萬左右,但不同年齡段收費也不一樣,不知道現在多少了,可以聯絡他們問一下

  • 2 # Allpsych

    只要你還有其他辦法,我不建議這麼小的孩子上日託早教班,原因如下:

    第一,關於安全依戀,如果沒有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可能會對孩子之後的人格發展,產生影響。

    依戀是嬰兒和其照顧者 (一般為母親)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美國心理學家安斯沃思和威特1969年提出“陌生情境測驗”。提出了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和反抗型依戀等幾種型別。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將個體的人格發展分為八個階段,其中第一個階段為嬰兒期,其主要的任務就是,獲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這個信任感,可以理解為安全的依戀關係,如果嬰兒得不到一致的關懷,或者生理上情緒上收到虐待,他們將會把世界看作是不安全的,認為其不值得信任,這種基本的信任和不信任通常會伴隨一生。

    第二,關於客體永久性,它是指兒童理解了物體是作為獨立實體而存在的,即使個體不能知覺到物體的存在,它們仍然是存在的。比如,玩具被蓋住,嬰兒就會認為玩具沒有了,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只有到了大約18個月時,嬰兒才能以基本成熟的形式對消失的玩具進行心理表徵。

    這意味著,如果你的孩子年齡還小,如果你離開他去上班,孩子可能認為你消失了,他還認識不到,你下班還會回來,這對孩子的心理傷害非常大。

    第三,關於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焦慮會引起孩子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冒、發燒、肚子疼等等。

    分離焦慮是孩子離開母親時出現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最親近的人從視線中消失了,孩子會一下子不安起來:媽媽在哪裡?我要找媽媽!孩子會用喊叫、哭鬧來表達自己的焦慮,呼喚媽媽的出現。大部分孩子從七八個月起,就會明顯表現出這種分離焦慮,有些孩子甚至更早。

    分離焦慮的出現,與孩子的不安全感有關。由於焦慮中的孩子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尋找親人上。有時,他們甚至表現出不吃、不喝、不玩,這些平時最能引起親近的人關注的行為,成了他用來呼喚親人的一種方法。當然,其他的活動可能就進入不了他們的視線了。

    綜上,如果你還有其他的備選方案,我不建議你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送他去託管。

  • 3 # 水晶裡的魚kk

    不寫那麼多長的觀點,有時間有精力最好自己帶,也不要老人幫忙帶,除非你真的忙不過來,哪怕辛苦一點,因為頭三年孩子養成好習慣很重要,有的老人帶和自己帶真的不一樣,孩子長大就是長大了,你在想陪他們幾年估計他們都會嫌你煩了,所以不建議那麼小上託管所,自己親力親為最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反轉很大震撼人心的電影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