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非畫旅途

    我們知道芥子園畫譜是初學者最好的臨本,那麼初學者怎麼才能更好的利用芥子園畫譜畫好蘭花呢?

    一、畫蘭花撇葉最重要,所以先談撇葉發。

    撇葉法需要從起手一筆學起,起法有釘頭、鼠尾、螳肚(螳螂肚)等等。二筆交叉之處呈鳳眼之狀。三筆相交需要從鳳眼中穿過。四筆、五筆要成組的畫折葉,根部聚攏,形狀好似魚頭。叢蘭葉子較多,俯仰有致方覺生動,蘭葉紛紛披下但不可以重疊。還要明白蘭葉與蕙葉有所不同在於:蘭葉纖細、柔順,而蕙葉粗挺、勁健。

    兩叢交錯:凡是畫兩叢蘭花互動的,一定分清楚主賓關係,兩者之間相互照應。選擇構圖的空處畫花。根畔的小葉子又叫釘頭,不能加太多。勤加練習自然也就熟能生巧了。

    右發五筆互動:三筆起手式都是從左向右的順勢畫法,因為對於初學者來說比較順手。這裡再講右起逆勢撇葉法,是為了方便後學者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個。凡是畫蘭花根部都要注意攢聚之法,即便數十根葉子也不能平均分佈,更不能雜亂。墨色濃淡適宜,穿插有序,運用有法。

    二筆攢根鯽魚頭,三筆攢根鯽魚頭,三筆破鳳眼。凡是畫蘭草撇葉,切記不可以筆筆粗細一致。用筆要鬆動靈活,甚至不妨若斷若續,意到筆不到。筆線有時粗如螳螂肚,有時細如鼠尾,輕重合適,得心應手。

    只要用心揣摩芥子園畫譜,細心臨摹,假以時日,每個書畫愛好者都會畫好蘭花的。

  • 2 # 妙在丹青

    這個問題以前有朋友問過我。我再解答一遍。《芥子園》很經典。成書於清康雍年間。是國畫藝術傳承過程中的一本經典畫譜,沒有受到西畫理論的影響,非常珍貴。二十世紀的國畫教育受西畫末流的衝擊,國畫的傳承早已變得模糊不清。而《芥子園》的存在,讓廣大藝術愛好者找到了中國畫學習的橋樑。二百多年的歷史,很多大師都是受益於《芥子園》的啟蒙。所以,初學者首先要重視《芥子園》的啟蒙價值,瞭解成書背景,熟悉書內的繪畫理論體系。尤其是《芥子園》的蘭譜。要從畫法源流、撇葉式、雙鉤葉式、撇葉倒垂式、寫花式、點心式、雙鉤花式、畫蘭諸法等內容,循序漸進,逐一練習攻破,諳熟於心。千萬不要浮躁輕視每一部分的學習。實際上,《芥子園》的學習,是一法通,萬法通。對提升國畫的理解水平大有幫助。

    當然,《芥子園》作為古代的書籍畫譜,限於印刷工藝技術的侷限。它的筆墨韻味、濃淡乾溼等等的變化,往往不能充分呈現,所以初學者還需多揣摩近現代名家的一些畫蘭作品,相互印證,加深理解,方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比如鄭板橋、吳昌碩、白蕉、張大千等人的蘭花,可以詳細瞭解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項分佈數學期望和方差公式?